经济特区行政法规
㈠ 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哪些
经济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宪法中的经济法规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中的经济法规范是经济法的重要渊源,主要涉及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所有权、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战略等基本原则。
二、经济法部门法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本身的法律法规是经济法的直接渊源。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这些法律具体规定了经济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行政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行政法规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的经济法相关规范同样属于经济法的渊源。此外,经济特区在特定区域内的特殊法规,由于其特有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也对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四、地方性法规和经济合同各地方为了实施国家经济法而制定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之一。另外,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合同,作为经济法的实际运用和重要体现,同样构成了经济法渊源的一部分。这些合同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的经济权利和义务,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法律依据。
㈡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2019修正)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下简称综合执法),是指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相对集中行使有关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处罚权,对有关违法行为统一实施行政执法的行为。
第三条 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内的综合执法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市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市综合执法部门)是综合执法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区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区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综合执法。街道城管和综合执法队(以下简称街道执法队)以区综合执法部门的名义开展综合执法。
第五条 教育、公安、生态环境、住房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及其他部门(以下统称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综合执法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六条 综合执法部门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管理与疏导、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配合综合执法,发现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制止或者举报。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协助综合执法。
第二章 职责范围和管辖
第八条 纳入综合执法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属于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二)与市容管理密切相关且属于现场易于判断、不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检测手段即可定性的事项。
第九条 综合执法的职责范围包括:(一)根据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对违反城市容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和灯光夜景设施、爱国卫生、养犬等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二)根据林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对违反林业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三)根据道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对擅自占用城市市政道路、人行道等设置非交通设施、摆摊设点、销售商品的行为进行查处;(四)根据户外广告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对违法设置户外广告设施的行为进行查处;(五)根据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对未经批准焚烧固体废弃物的行为进行查处;(六)根据畜禽屠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对私设屠宰场、非法屠宰畜禽的行为进行查处;(七)根据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对未经批准在室外进行营业性演出的行为进行查处;(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决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市综合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的决定,研究制定全市综合执法的规章制度、管理目标、考核标准和年度工作任务,并组织检查落实;(二)办理全市跨区案件、重大或者复杂案件以及市人民政府交办的案件;(三)指导、检查、监督区综合执法部门开展工作,对区综合执法部门进行考核,根据工作需要统一组织区综合执法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四)加强综合执法部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综合执法人员素质。
第十一条 区综合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的决定,落实完成有关综合执法的具体要求和任务;(二)办理本行政区域内跨街道的案件、重大、复杂案件或者市综合执法部门以及区人民政府交办的案件;(三)指导、检查、监督街道执法队的执法业务,对街道执法队进行业务考评;(四)参加市综合执法部门组织的执法活动。根据工作需要统一组织街道执法队开展执法活动。
第十二条 街道执法队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的决定,履行综合执法的具体职责;(二)配合、协助市、区综合执法部门组织的综合执法活动;(三)依法处理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的违法行为;(四)办理区综合执法部门交办的案件。
㈢ 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设定行政处罚 有依据
经济特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能设定行政处罚,经济特区人民代表专大会和人民代表属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条文所列举的可以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的有: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根据《立法法》63条第4款,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
(1)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2)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
(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搞法律的人都知道,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是两码事
㈣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有什么区别
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具特点,相互区别。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分为基本法律与非基本法律,效力次于宪法。广义上的法律概念则包括狭义法律、法规与规章,覆盖所有有约束力的规范。
法规则进一步细分为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治法规与经济特区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效力仅次于法律。地方法规由省级、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效力次于行政法规,省级法规高于市级,人大法规优于常委会法规。自治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包括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针对经济特区。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是法律体系中效力层级最低的规范。
至于制度,其定义相对模糊,但通常指社会的游戏规则,涉及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特征。制度是人为设定的规则,旨在决定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而言之,制度涵盖了法律、法规与规章等正式规则,以及非正式的约束与实施方式,共同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
㈤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八十一条
第八十一条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经济特区法规卜者睁的效力的规定。
一、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优先适用效力。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是一种特殊的地方立法。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其中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性法规,虽然它也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但它可以变通法律、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民事诉讼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8部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变通或者补充法律的规定,截止到1998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209个,对法律作出变通和补充规定的64个,内容包括婚姻、继承、资源开发、计划生育、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以及土地、森林、草原管理等。本法第六十六条进一步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由此可见,嫌明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二、经济特区法规的优先适用效力
经济特区法规是经济特区所在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制定的。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全国人大先后授权广东、福建、海南和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省、市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经济特区法规。经济特区法规遵循宪法的规定,在不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特区法规享有的权限比一般地方性法规的权限要大,它可以变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将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具体化,在改革开放方面作出探索试验性规定,起立法“试验田”的作用。这是授权制定经济特区法型岁规的目的所在。因此,对其所作的变通规定,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它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四个特区市除享有经济特区法规制定权以外,本法还规定它可以制定一般性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能变通法律、行政法规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其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