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加班
⑴ 新劳动法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新劳动法下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工作日加班:
- 计算标准: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加班工资。
- 支付比例: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计算。
- 示例:如果某员工的劳动合同规定其小时工资为20元,那么其工作日加班的小时工资应为20元×150%=30元。
休息日加班:
- 计算标准: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加班工资。
- 支付比例: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计算。
- 示例:若某员工劳动合同规定的日工资为200元,那么其休息日加班的日工资应为200元×200%=400元;若按小时计算,则小时工资需根据日工资除以8小时得出,再乘以200%。
法定节假日加班:
- 计算标准: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支付加班工资。
- 支付比例: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计算。
- 示例:若某员工劳动合同规定的日工资为200元,那么其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日工资应为200元×300%=600元;同样,小时工资的计算方式需根据日工资除以8小时得出,再乘以300%。
注意:在计算加班工资时,应确保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小时工资或日工资标准,以便准确计算。同时,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劳动法的规定,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⑵ 2023深圳《劳动法》加班费是如何计算的
1. 根据我国《劳动法》,员工在平日加班时可获得1.5倍工资的补偿。计算公式为:基础工资 ÷ 21.75天 ÷ 8小时 × 1.5倍 × 加班小时数。
2. 员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后,可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天数根据工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龄1-10年的员工享有5天带薪年假;工龄10-20年的员工享有10天带薪年假;工龄20年以上的员工享有15天带薪年假。
3. 员工因病或非因工受伤享有医疗期待遇,医疗期的长度取决于员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从3个月至24个月不等。
4. 对于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员工,每工作满1年可折算为3个月的连续工龄,相当于1.5个月的缴费年限。
5. 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员工,每工作1年可折算为6个月的连续工龄,相当于3个月的缴费年限。
6. 在某些情况下,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7.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相关规定执行。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8. 休假时间6个月以内,工龄不同,病假工资发放比例不同:工龄少于两年按正常工资的60%发放;工龄在两年以上、四年以下按70%发放;工龄在四年以上、六年以下按80%发放;工龄在六年以上、八年以下按90%发放;工龄八年以上等于正常工资。
9. 病假时间在6个月以上,工龄少于一年按正常工资的40%发放;工龄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按50%发放;工龄三年以上按60%发放。
10. 病假工资计算公式为:(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11. 社会工作中普遍存在加班现象,尽管《劳动法》规定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但实际工作中加班难以避免,因此加班费的支付也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