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的举证责任倒置
A. 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原告所提出的特定事实主张(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由被告就该事实主张承担否定其成立的举证责任,否则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因,即被告(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自己行为合法性的原因是:
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是依法行政原则的应有内涵。依法行政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不仅要实体合法,而且程序也应合法。被告有充分的举证能力。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符合大陆法系“主张消极事实的人不负举证责任”的原理。行政诉讼的诉讼标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还有立法政策上的考量和行政导向方面的意义。行政诉讼要解决的问题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从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即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出发,摆在立法者面前的惟一合理的选择是设置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推定原则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所具有的行政导向方面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使其严格遵守“先取证,后裁决”的程序规则,以充分实现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 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B. 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被告举证能力优于原告:
- 被告作为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的国家机构,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最清楚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并掌握和控制着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全部证据。
- 原告通常只掌握和控制着对自己有利情况的一些证据,尤其在特定情况下,原告几乎没有举证能力。
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执法原则:
-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前,应充分收集相关证据,并根据已查清的现有事实对照相关法律作出裁决。
- 当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被诉至法院时,应当能够有充分的事实材料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是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基础。
平衡不平等法律地位的需要:
-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法律地位本就不平等,被告通常具有更强的权力和资源。
- 实行证明责任倒置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这种不平等,确保诉讼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重点内容: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主要原因在于被告的举证能力优势、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执法原则,以及平衡原告和被告之间不平等法律地位的需要。
C.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
在行政诉讼中,若被告需证明其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将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该原则意味着举证责任根据通常规则本应由特定方承担,但可通过明文规定的方式转移至他方。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D. 行政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是怎样的
在行政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是被告必须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举证。以下是关于这一情形的具体说明:
1. 举证责任倒置的定义:举证责任倒置意味着,按照一般规则本应由一方当事人承担的举证责任,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可以转移到另一方当事人身上。
2. 法律依据: 具体的法律依据来自《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该条文明确指出,被告对于其作出的行政行为具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该行为的证据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
3.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情况: 在行政诉讼中,当涉及被告作出的行政行为时,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适用。 被告需要承担提供行政行为相关证据的责任,以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 举证不能的后果: 如果被告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将被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这可能导致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不利后果,如行政行为被撤销或确认违法等。
5. 特殊情况: 如果被诉行政行为涉及到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时第三人提供证据的情况将不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范围内。 这种情况下,第三人可能需要自行承担举证责任,以证明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行为的影响。
综上所述,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旨在确保公正和公平的诉讼过程,保护各方在法律面前的权利得到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