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上面有职工体检的规定
『壹』 劳动法关于职工退休体检规定
除了有职业病危害的工种岗位外,其它的岗位并没有硬性要体检的规定的。
『贰』 劳动法是否有员工体检的规定
劳动法中有关于特定员工体检的规定。
一、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
- 定期健康检查要求:根据《劳动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是为了保障这些员工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因职业危害导致的健康问题。
二、未成年工
- 健康检查规定:同样在《劳动法》第六十五条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未成年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职业危害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为重要。
三、一般员工
- 非强制性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般的员工,劳动法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对其进行健康检查。这意味着,除非用人单位出于自身管理需要或员工福利考虑,否则没有法律义务为一般员工安排体检。
综上所述,劳动法中关于员工体检的规定主要针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和未成年工,而对于一般员工则没有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员工体检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职业特点和健康需求,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叁』 职业病体检,劳动法上有规定是说要几年一次
未有明确的次数规定,但规定应在上岗前、期间和离岗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六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二)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五)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第七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二)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三)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的;
(六)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
(七)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八)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
(九)拒绝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
(十)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和职业病病人的医疗、生活保障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