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具体行政行为废止

行政法具体行政行为废止

发布时间: 2025-08-26 13:21:49

『壹』 《行政法》------ 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原理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要件

 主体违法 1、无权限。2、纵向越权。3.横向越权(事物越权)4.地域越权

事实依据违法

 1、事实不清、证据不足;2、证据不真实;3、证据无关联;4、非法手段获取证据 法律依据违法 1.将行为人合法的行为认定为违法行为;2. 应适用甲法,却适用了乙法; 3.应适用甲法的某些条款,却适用了甲法的其他条款;4. 适用了尚未生效或已经失效的法律、法规;5.适用了被处理行为地以外的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

程序违法 违反法律规定行政行为需要遵守的步骤、顺序、方式与时限 明显不合理 1.不正当的考虑;2.故意延迟和不作为。3.不一致的解释和反复无常 注意:明显不合理又被称为显失公正、滥用职权、畸轻畸重 注意 以上五要素均符合法律要求,具体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反之,任一要素违法,均构成违法

 二、具体行政行为效力 拘束力 一经生效即产生 行政相对人应服从和遵守;行政主体不得随意改变或撤销;其他机关和社会主体应尊重 确定力 争议期过后产生 行政行为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再不得更改的效力 执行力 履行期过后产生 使用国家强制力实现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义务安排

 三、具体行政行为的无效和可撤销。

 (一)行政行为的无效 1、条件: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且重大违法: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依据;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 2、法律后果:实体法上--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确定无效;相对人不受拘束。程序法上---利害关系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主张无效;有权机关可以在任何时候宣告无效 注意:有权机关包括:行政机关自身、上级机关、法院、被越权机关。

(二)行政行为的可撤销 1、条件:具体行政行为一般违法 2、法律后果:实体法上---撤销前行为合法有效;撤销后溯及既往失去效力;程序法上---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其和复议期内向有权机关(行政机关自身、上级机关、法院、被越权机关)申请撤销。带来的损失可获得赔偿,但因当事人行贿、瞒报等自身违法而导致被撤销不赔偿。

 【关联法条】《行政许可法》第69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第78条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第79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具体行政行为的废止

 (一)条件:行为合法,但情况变化了∶ 1.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已经修改、废止或撤销;2.行政行为所根据的客观事实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或已经不复存在;3 行政行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已经实现,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二)法律后果:1. 被废止的行政行为,自废止之日起丧失效力;2.造成损失的,给予必要的补偿 (三)补偿程序1.由行政机关先行处理,行政机关不予答复或当事人不服补偿决定的可以复议或诉讼;2.法院审理行政许可补偿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具体程序参照行政赔偿的调解(《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16 条) (四)补偿标准1. 法定标准∶单行法对补偿标准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实际损失标准∶单行法没有规定的,一般在实际损失范围内确定补偿数额。 3.实际投入标准∶特许被撤回的,一般按照当事人实际投入的损失确定补偿数额(《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15条)

五、行政行为违法性传染

【关联法条】《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 作为被诉行政许可行为基础的其他行政决定或者文书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三)超越职权; (四)其他重大明显违法情形。

『贰』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是行政法中重要的概念。当行政行为存在重大违法情形时,行政相对方可申请国家权力机关宣布行为无效,或由国家权力机关依职权宣布。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或明显的违法情形,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其职权范围,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决定,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导致犯罪,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一旦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行政主体从行政相对方获取的一切利益必须返还,相对方所承担的所有义务也将取消。此外,如果行政行为导致了实际损失,行政主体还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行政行为撤销则是指在合法要件有瑕疵或不适当的情况下,使行政行为失去效力。撤销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其效力可追溯至行为作出之日。若撤销是由于行政主体的过错,并且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追溯效力,则行政主体需赔偿相对方的实际损失。若撤销是由相对方或双方的过错引起,撤销的效力通常追溯至行为作出之日,过错方需按其过错程度承担责任。

行政行为的废止则是在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被修改、废止或撤销后,依据这些法律文件作出的行政行为因失去依据而自动失效。废止的情形还包括因客观情况的重大变化,行政行为继续存在将损害公共利益,并可能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带来财产损失。行政行为完成原定目标后,即使废止后行政主体不再收回已给予的权益,相对方也不再承担履行义务的责任。

『叁』 行政行为撤销、无效、废止的法律后果

一、行来政行为被宣布无效源后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还相对方;
(二)所施以相对方的一切义务应予取消;
(三)给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应予赔偿。
二、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二)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为行政主体过错引起的,并且依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撤销的效力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那么,由此造成相对方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三)行政行为被撤销是由相对方的过错引起的,或由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撤销的效力通常应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过错方各依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行政行为废止的法律后果:
被废止的具体行政行为,自废止之日起丧失效力。原则上,具体行政行为废止之前给予当事人的利益、好处不再收回;当事人也不能对已履行的义务要求补偿。如果废止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失,或者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正,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受到损失的当事人以必要的补偿。

『肆』 行政行为撤销废止无效的区别

行政行为撤销废止无效的区别如下:
行政行为撤销是指行政行为自成立时起无效,通过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销决定后使其失去法律效力。它不同于行政行为的无效,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而可撤销的行政行为只有在被撤销后才失去效力。行政行为废止是指使行政行为自废止时起无效,所加以相对人的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人造成的一切损失,均应赔偿。废止前的行政行为仍然有效。
行政行为无效是指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行政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是:行政相对人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从相对人处所获取的一切(如罚没款物)均应返还给相对人,所加以相对人的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人造成的一切损失,均应赔偿。
在实践中,对于不同的行政行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例如,对于违法的行政行为可能会被撤销或者无效;对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的行政行为可能会被废止。因此,在处理行政纠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应该采取何种法律措施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行政行为的撤销、废止和无效是三种不同的法律后果,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应该采取何种法律措施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七十条
作出的行政行为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明显不当的,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门撤销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撤销和废止是行政法中常见的两种行政权力行使方式,二者在效力和法律后果上存在显著区别。

『伍』 2020法考备考考点【行政法】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状态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状态

根据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判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即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合法要件):

①行使行政职权的主体合法;

②合乎法定职权范围;

③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确凿;

④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⑤符合法定程序;

⑥不滥用职权;

⑦无明显不当。行政机关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以上条件就是合法的,将得到司法审查机关或者行政复议机关的支持。否则就构成违法,将被确认无效、被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无效、撤销和废止,是终止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重要原因。

1.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有重大和明显的法律缺陷

如果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有严重和明显的法律缺陷,这种违法达到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的常识性理解都可以明显看出的程度,那么它就是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

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表现为许多具体情形,不能作一次性穷尽列举。但是如果一个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如下情形,就可以构成无效的理由:

(1)要求从事将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例如,命令违法侵入公民住宅、发行非法出版物、捕杀珍稀濒危动物并达到违反刑事法律的程度。

(2)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例如,许可当地企业制作、销售传播淫秽内容的光盘。

(3)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或者要求从事客观上不可能实施的行为。例如,根据没有查证的材料给予一个无辜的公民以治安处罚。

《行政诉讼法》第75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具体行政行为无效的后果:

(1)在实体上,自始无效,无拘束力。

(2)在程序上,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可随时主张无效。

(3)在处理后果上,被确定无效后,应尽可能恢复至原状态。

2.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

构成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性违法或明显不当。《行政诉讼法》第70条确立了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基本标准。(广义的撤销包括撤回)

【关联法条】《行政诉讼法》第70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

(1)在实体上,被撤销的效力可以溯及至行政行为成立之日;

(2)在程序上,必须经法定程序,经有权机关撤销;

(3)在处理后果上,能够恢复原状态的应恢复至原状态,造成损失的赔偿。

3.具体行政行为的废止

废止是行政机关依职权使具体行政行为丧失法律效力的行为。废止的理由和条件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继续保持其效力的必要。废止的条件中没有违法或者明显不适当的因素,是废止区别于无效和可撤销制度的主要方面。

被废止的具体行政行为,自废止之日起丧失效力。原则上,具体行政行为废止之前给予当事人的利益、好处不再收回;当事人也不能对已履行的义务要求补偿。如果废止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失,或者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正,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受到损失的当事人以必要的补偿。

具体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通常有:

(1)依据变化

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已经为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如果继续维持效力,将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抵触,所以必须废止原具体行政行为。

(2)情势变更

具体行政行为所根据的客观事实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已经不复存在,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已经没有事实根据,需要废止原来的具体行政行为。

(3)目的实现

具体行政行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已经实现,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试题】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9年·卷二·第80题)(ACD)

A.与抽象行政行为不同,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生效

B.行政强制执行是实现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力的制度保障

C.未经送达领受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

D.因废止具体行政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国家应当给予赔偿

热点内容
大成律师事务所创始人 发布:2025-08-26 17:06:02 浏览: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运输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26 17:00:14 浏览:2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8-26 16:53:27 浏览:409
取消代理人资格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6 16:52:27 浏览:169
深圳大学2020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6 16:51:36 浏览:321
基层党组织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6 16:49:24 浏览:279
怎么法治机关 发布:2025-08-26 16:49:11 浏览:996
道德行为理论 发布:2025-08-26 16:35:54 浏览:2
灞桥区律师 发布:2025-08-26 16:34:59 浏览:157
110法律咨询管理员 发布:2025-08-26 15:51:46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