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最低就业年龄

劳动法最低就业年龄

发布时间: 2025-09-01 02:02:16

劳动法对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员工聘用有何要求

16周岁以下是童工,16周岁以上,现在可以聘用了。没有什么特殊的法律规定。
建议:虽然没版有权法律规定不能用童工,但最好还是少用,以免引起纠纷;如果工作岗位确实需要的话,也尽量避免为其安排高危险和繁重的工作(岁数小,知识少,自我保护意识差让其做危险工作,也比正常的成年人危险系数增大了几倍);

Ⅱ 年满16岁 未满18岁工作算违法吗

不违法。根据我国有关招工制度规定,未成年工是指16周岁至18周岁的少年工人,也就是说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十六岁;也就是说,年满16岁未满18岁参加工作不算违法。但还属于未成年人,企业应该在安排工作任务时,不能安排重体力劳动岗位。
法律分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18岁以下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年满18周岁且精神健康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考虑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现状,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不到16岁的才是童工。16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法律上称为未成年工,能够正常聘用,但是有些特殊的保护限定。禁止从事一定范围的劳动工作。这是国家法律对低龄未成年人的重点保护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Ⅲ 符合国家就业年龄到多少岁

符合国家就业年龄一般是年满16周岁以上

具体解释如下

  •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明确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受教育权利,确保他们不会因为过早进入职场而错过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 特殊行业规定:虽然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是就业的最低年龄要求,但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在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意味着,在这些特殊行业中,可能存在未满16周岁但符合特定条件的未成年人就业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就业年龄与工作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年满16周岁,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环境也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某些高强度、高风险或对身体有特殊要求的职业可能不适合未成年人从事。因此,在选择工作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综上所述,符合国家就业年龄一般是年满16周岁以上,但具体就业情况还需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进行具体分析。

Ⅳ 在校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法律分析:在读大学生无法成为《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通常又被称为职工、雇员等。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只有在满足了年龄、健康、智力、行为自由等方面的要求后才能成为劳动法主体,即劳动者。

在我国,最低就业年龄规定为十六周岁,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为文艺工作者;

运动员和艺徒外,任何单位都不得与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发生劳动关系。

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对于在读大学生而言,一般观点认为,在校学生在行为自由方面受限,一般不得成为招工对象,仅在寒、暑假期间可被招为兼职工作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热点内容
新劳动法关于产检假 发布:2025-09-01 06:47:14 浏览:523
教师需要具备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9-01 06:46:32 浏览:204
我国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发布:2025-09-01 06:28:13 浏览:256
海商法中特别提款权的定义 发布:2025-09-01 06:26:48 浏览:596
道德和平论 发布:2025-09-01 06:17:17 浏览:663
法院可以向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9-01 06:08:42 浏览:705
胶州法院网址 发布:2025-09-01 05:55:56 浏览:165
人事争议仲裁条例 发布:2025-09-01 05:51:07 浏览:822
法官讲法律 发布:2025-09-01 05:51:05 浏览:79
合同法修改的意见 发布:2025-09-01 05:36:53 浏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