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实施后正式工临时工
A. 劳动法是哪一年取消临时工认定工龄
临时工工龄为啥不能认定为退休工龄?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版在实权行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之前,按照国家规定可以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为缴费年限。国家有关文件对临时工工龄计算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临时工、合同工、副业工、轮换工、亦工亦农人员(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按计划招收的临时人员)在原单位被招、转、顶替为固定工后,其在本单位最后一次当临时工的连续工作时间,可以与被招、转、顶替为固定工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招、转、顶替到其他单位为固定工后,工龄只能从招、转、顶替之日起计算。这一政策的要点是强调了临时工必须在本单位招、转、顶替为固定工后,其临时工工龄可计算为连续工龄。您1972年至1991年在水利水电某工程局临时工工作期间的工龄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因此,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也就不能视同为缴费年限。
B. 新劳动法对临时工的条例
可以申请补偿的,劳动法中没有“临时工”这词了,统一都是为“劳动者”,并应当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已工作14年,在07年才签订正式合同,学校方面明显违规,老师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向学校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而且学校方面也存在违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劳动法实施后正式工临时工扩展阅读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C. 新劳动法对临时工的有关规定
具体规定如下: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3)劳动法实施后正式工临时工扩展阅读
临时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临时工,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弊端。临时用工不稳定,随时有可能被解雇,劳动者权益难以维护;不上保险,出了工伤无人负责;同工不同酬、用工双轨制,不利于社会公平公正和谐稳定。
对企业而言,雇用临时工看似减少了用工成本,但每雇用一次临时工,就意味着需要从头开始培训,无形中增加了培训成本;加上临时工多数都是非熟练工,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对企业长久发展显然不利。
另一方面,临时工容易成为相关方面推脱责任的渠道,这些事确实有可能是临时工干的,因为他们没有长期意识,难以推动社会进步。
D. 新劳动法关于临时工问题的规定
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从用工时计算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一得低于本单位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E. 劳动法新规临时工要与正式工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一直是政府提的口号,但并没有很好地实施。
同时,同工版同酬也不具备可操权作性。
一般情况,企业是这么操作的
同一岗位,岗位工资是一样的,考核工资基数是一样的,但是考核兑现就不一样了。
临时工和正式工,主要存在于央企国企,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未来国企也会废除的。
F. 在一国企做了十年的临时工后转为正式工。那十年的工龄算吗劳动法对此有怎样的规定
既然算那这十年没给投养老保险怎么办?
G. 新劳动法对临时工有什么好处吗
新修劳动合同来法 明确规定自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H. 劳动法对临时用工是如何规定的临时工有哪些权益
劳动法出台没有明条规定正式、临时区分之说,该法律适用所有参加劳动人群,临时工只不过是某些单位的招聘方式,如果出现违反劳动法之规定,照样遵照该法。
I. 《劳动法》规定:多少年的合同工可以转为正式工
1、现在没有临时工、正式工的区分了,只要在单位从业,都是合同制职工,只有有固定期回限和无固定期限之分答,有固定期限又有合同期长短之分。
2、都是劳动合同制职工,但多数单位还保留着原“正式工”和“临时工”的观念和潜规则,主要表现在:薪酬待遇不同、保险福利不同、可上岗位不同等。
3、《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颁布后,少数单位开于意识到这种潜规则的法律风险,也开始在逐步调整制度,通过各种考试、考核消除这些差别;但多数单位还在我行我素,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4、要打破这种潜规则,主要靠劳动者本身要有法律意识,拿起法律武器,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维权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看薪酬待遇。是否与同岗位的“正式工”同酬,绩效考核的差异除外,薪酬是否存在绝大差距。
二是看保险福利。国家规定的五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是否建全,是否与正式工同等水平;单位的各种福利是否一视同仁。
三是看上岗权利。与你同学历、同专业、同资历者所从事的岗位是否对你等有所限制。
如果三个方面都没有差别,你也就算是“正式工”了,否则,行使你的合法权利。
J. 新劳动法规定今起,临时工与正式工同薪同酬,你们单位实施了吗
我们单位同一个岗位2种开资,我们劳务工比正事工少开两千多,干的活都一样,甚至比正式工还累,这种事该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