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0条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0条

发布时间: 2025-09-05 17:22:23

1. 民事诉讼法200条的二项第五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五款,规定了当事人的申请情形。当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因当事人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而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法院未进行调查收集时,法院应进行再审。
此款规定的背景是,确保在法律程序中,所有需要的证据都能得到公正的审查与收集。当事人基于客观限制,无法自行获取关键证据,因此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这表明了证据对案件判决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条款,法律旨在保护当事人权益,确保公平审判。若法院未能履行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责,可能影响判决的公正性。因此,满足第五款条件时,法院应重新审视案件,以确保基于完整证据做出裁决。
此条款的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新证据、基本事实证据缺失、伪造证据、未经质证证据、因客观原因无法收集证据、法律适用错误、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参加诉讼、剥夺辩论权利、缺席判决、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法律文书撤销或变更、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等多方面情况。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再审条件,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和案件的公正裁决。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保护当事人权益、维护法律公正性的重视。

2. 民事诉讼法200条再审规定

法律分析:
1、一审二审都败诉了不能再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2、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就是终身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不服二审判决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199、200条的规定按要求申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3. 民诉法第200条全文(民诉法第200条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法》第200条全文如下

第二百零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1.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 这意味着,如果在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发现了新的、之前未提交的证据,且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原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那么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2.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 如果原判决或裁定所认定的事实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即证据不足或证据链不完整,那么这样的判决或裁定可能存在问题,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3.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 如果主要证据被证明是伪造的,那么基于这些证据作出的判决或裁定自然无效,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
  4.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 证据应当经过双方当事人的质证,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主要证据未经质证即被采纳,那么这样的判决或裁定可能存在问题。
  5. 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时,可以书面申请法院调查收集。如果法院未履行这一职责,导致案件事实认定不清,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6.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如果原判决或裁定在适用法律上存在明显错误,如法律适用不当或法律条款引用错误,那么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
  7.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 审判组织的组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且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必须回避。如果这两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判决或裁定的合法性将受到质疑。
  8.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如果未遵守这一规定,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非自身原因未参加诉讼,那么判决或裁定的有效性将受到挑战。
  9.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法院违反了法律规定,剥夺了当事人的辩论权利,那么这样的判决或裁定可能存在问题。
  10.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 法院应当在开庭前传票传唤当事人。如果未经传票传唤即作出缺席判决,那么这样的判决将违反法定程序。
  11.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 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原判决或裁定遗漏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超出了诉讼请求的范围,那么这样的判决或裁定将存在问题。
  12.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 如果据以作出原判决或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那么原判决或裁定的基础将不复存在,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

理解与适用

  • 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应当仔细对照上述情形,确保自己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
  • 法院在审查再审申请时,也应当严格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审查,确保再审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 再审程序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但也应当避免滥用再审程序,以免影响司法效率和公信力。

4.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十三)项情形必须是该法官有处理决定吗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必须有证据,由本院院长批准或者上级法院批准再审。本级法院没有这个权力。

5. 民事诉讼法200条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6. 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如下: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民事诉讼对证据质证的注意事项包括什么
1、质证准备。收到对方的证据后,应当与当事人紧密沟通,就对方提交的证据形成质证观点,主要围绕证据的三性。同时有否证据可以反驳对方的这些证据;同时有否证据可以反驳对方的这些证据。同时,对于复杂的案件,还是要求逐一对对方的证据提出的质证意见形成文字,类似于证据清单一样,以便开庭过程中有所准备,在庭审后可以根据庭审情况的变化作修正,在提交代理词中一并提交给法庭;
2、质证技巧。总的一个原则是围绕着“三性”进行。首先要听清楚对方在提供这些证据所要证明的内容。紧紧围绕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开展开质、辩、验、判。逐一识别、判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评议、判决】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第二百零一条
【法院对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处理】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热点内容
最新劳动法工资算法 发布:2025-09-05 22:33:28 浏览:936
骂中国会是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5 22:30:24 浏览:858
我国刑法诉讼 发布:2025-09-05 22:23:19 浏览:311
民法典正式实施后现行的 发布:2025-09-05 22:23:13 浏览:234
规章制度是严点好 发布:2025-09-05 22:22:06 浏览:219
道德讲堂措施 发布:2025-09-05 22:21:17 浏览:791
做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2025-09-05 22:21:15 浏览:404
刑法司考谁讲的好 发布:2025-09-05 22:07:38 浏览:987
法治行政法 发布:2025-09-05 22:01:11 浏览:118
温州经济律师 发布:2025-09-05 21:59:45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