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公司法与劳动法

公司法与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5-09-07 04:53:57

『壹』 劳动法的竞业限制和公司法的竞业禁止

法律主观:

竞业禁止,又称为竞业回避、竞业避让,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措施,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 在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并禁止员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业务竞争单位,限制并禁止员工在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包括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脊肆哪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业务单位任职; 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1)竞业禁止的人员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际上限于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并不适用于每个劳动者。 (2)竞业禁止的地域范围:竞业禁止协议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权,因此不能任意扩大竞业限制的范围,原则上,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应当以能够与用雹闹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竞业禁止期限:根据《 劳动合同法 》的规定,樱码竞业禁止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4)竞业禁止补偿:竞业禁止限制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由于受到协议的限制,劳动者的就业范围大幅缩小,甚至于失业,因此对劳动者进行补偿成为必要。法律没有规定补偿的具体标准,实践中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5)违约责任: 约定劳动者 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法律没有对违约金的标准作出规定,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贰』 劳动法和公司法冲突怎么办

一、如果劳动合同中的条款与劳动法或公司法相冲突,无效的条款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二、劳动者有权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的第30天结束时,劳动合同即告解除。这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无需用人单位的同意。
三、如果用人单位以招聘不到替代人员为由拒绝支付工资或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应得的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四、申请劳动仲裁的步骤如下:
1. 前往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立案时需要携带:仲裁申请书两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各两份,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部分地区不要求提供)。
2. 提交材料后,仲裁委员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立案,并给予双方举证和答辩的时间。随后进行开庭审理,仲裁委员会将尝试调解双方纠纷。如果调解失败,仲裁委员会将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案件通常在60天内结案。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 申请劳动仲裁的过程中,劳动者可以选择不聘请当地律师亲自处理。
4. 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继续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以上是在企业合同与劳动合同法之间存在冲突时,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希望这些信息能提供帮助。

『叁』 公司法和劳动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公司法和劳动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和法律是否明确划定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肆』 公司法和劳动法哪个大

公司法竞业禁止原则是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经理)不得在公司外为自己或为他人经营与公司存在竞争的行业活动。劳动法竞业禁止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掌握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超过2年),不能到与原用人单位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经业务。做这种约定的同时,用人单位应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否则,该约定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山东省开发区条例 发布:2025-09-07 09:09:31 浏览:139
简述法律责任种类 发布:2025-09-07 09:09:30 浏览:959
法治对于银行职员的重要性 发布:2025-09-07 09:08:59 浏览:652
诉讼法博士点 发布:2025-09-07 08:51:04 浏览:97
用法治思维解决学校绩效 发布:2025-09-07 08:50:27 浏览:931
单位篮球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07 08:50:21 浏览:882
人民法院评估机构 发布:2025-09-07 08:32:50 浏览:620
依法治国是基本国策吗 发布:2025-09-07 08:26:21 浏览:487
2014司法考试劳动法 发布:2025-09-07 08:22:48 浏览:343
昌平法律援助中心电话 发布:2025-09-07 07:44:11 浏览: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