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44条内容
『壹』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内容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专;
(二属)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贰』 新劳动法44条的内容
劳动法第44条内容规定以下内容: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1.5倍的加班费;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2倍的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3倍的加班费。
(一)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各尽所能"是"按劳分配"的前提,调整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首先,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可以"尽其所能"。对于尚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来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用人单位,从而使劳动力与生产晌前资料进行具体的结合;对已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来说,为本人、也为社会劳动,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其次,对用人单位来说,应该不断改进劳动组织宴册清,调整和改善劳动者的分工和协作形式,使劳动者的"所能"尽量地发挥。最后,对国家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鼓励和保障劳动者"尽其所能"。
"按劳分配"是调整分配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原则,它要求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工资制度的改革,将使国家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集中化决策向分散发展。由于经营情况、设备条件、自然环境等不同,造成企业间经济效益不同,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企业间只能按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联系起来。按分配只能在企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的实现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按劳分配的量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价值规律通过商品价值与价格的波动,决定着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如果市场上供求平衡,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按劳分配就能正常地实现;如果供求不平衡,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按劳分配就可能超额实现或者不能充分得到实现。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分配姿纤依据的劳动量,不能是个别劳动量,而应该是以企业实现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依据,而且按劳分配是从整个社会的长期趋势来说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叁』 劳动法第44条内容
劳动法第44条内容规定以下内容: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1.5倍的加班费;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2倍的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3倍的加班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肆』 劳动法第44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4条,若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1.5倍的加班费。
2.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无法安排补休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2倍的加班费。
3. 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时,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3倍的加班费。
4.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及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涉及工会、雇主、雇员之间的关系,并保障各方权利与义务。
5. 劳动法内容包括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劳动就业政策、录用职工规定、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集体合同签订与执行、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安全技术规程等。
6.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超出部分应支付150%的平时工资作为加班费,且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
7. 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平等就业、选择职业、获得劳动薪酬、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休息、社会保险福利、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具体规定了在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加班费标准。
『伍』 劳动法第44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敬雹资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
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
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亮衫帆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干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5、对裁决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塌逗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