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2017第四章

劳动法2017第四章

发布时间: 2025-10-10 14:38:53

劳动法对婚假的规定

法律主观:

2017《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新劳动法婚假规定是一个指导性的规定,具体适用起来则根据《计划生育条例》中的详细规定。婚假工资: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法律客观:

新劳动法没有相关规定,新劳动法是<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94年到现在都在用新劳动法知识他的补充.第四章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劳动耐灶法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下面的.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派启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昌羡扮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Ⅱ 化工厂里上班时间不能带手机有这样的规定吗

员工在生产车间上班时因带手机的事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因此起了劳动争议。本文以一则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为基础,对此提出观点。

一、本案当事人

1、申诉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邱某,男

2、被申诉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某音箱(深圳)有限公司

二、原告的诉讼请求:

2017年1月20日,某公司向法院起诉,请求:

1、某公司无须支付邱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人民币93600元;

2、诉讼费由邱某承担。

三、原告的上诉请求:某公司不服,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请求:

1、撤销一审法院的判决;

2、诉讼费由邱某承担。

四、劳动者作为本案的被告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了申诉。

五、本案的抗诉机关: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六、抗诉机关的理由:二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理由如下:

(一)“禁止员工携带手机进入车间”否则“予以开除”的规定,程序上存在瑕疵,依法不能直接适用。

(二)从某公司“禁止员工携带手机进入车间”否则“予以开除”的规定本身看,具有明显不合理的情形。某公司“禁止携带手机”否则“予以开除”的规定,相当于把普通行为、日常行为列入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滥用了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权。

(三)某公司作出“禁止携带手机进入车间”的严苛要求,即使有一定的管理需要,但因剥夺了劳动者即时通讯权,已经超出了常规意义上的保密要求和保密义务,某公司既未给予相应补偿,亦未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解决好员工通讯特别是重大、危急时刻应急通讯的需要,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

(四)某公司以邱某“罢工、怠工或鼓励他人怠工”为由对邱某作辞退处理,缺乏证据证明。《开除通知书》载明某公司依据《员工厂规手册》对“罢工、怠工或鼓励他人怠工”的规定对邱某作开除处理,但审查某公司提交的事发现场视频光盘,邱某在某公司的集中检查、处理过程中有辩解、说明的行为,但其行为没有超过合理程度影响某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车间管理,属于对处罚的合理申辩。

七、本案的基本事实:

1、邱某于2008年2月18日入职,工作岗位为调试机器技术人员,月薪5200元。双方于2014年6月5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2016年6月22日及2016年9月6日,某公司分别发出通知,基于其与客户签订保密合理防止产品技术外泄、避免影响工作以及车间管理,规定员工禁止携带手机进入车间,如有携带手机的,上班前必须交于各班组长存在保安室储物柜以待下班领回,有违上述规定予以开除。邱某确认收到上述通知,并且在2016年9月6日的通知上签名。

3、2016年11月21日,某公司在例行巡线检查时发现邱某携带手机。某公司认为邱某在工作时间违规私带手机进入车间,被发现后仍强词狡辩,喧哗谩骂怠工,毫无悔改之心,根据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第二项和公司厂规5.11.6第E项“罢工、怠工或鼓励他人怠工(予以开除)”,对邱某作开除处理。

4、邱某于2016年11月24日申请劳动仲裁,请求某公司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110000元。深圳市宝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8日作出深圳宝劳人仲案[2016]某某号仲裁裁决书,裁决:一、某公司于本文书生效之日起五日内一次性支付邱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人民币93600元;二、驳回某公司的其他申请请求。

八、本案的争议焦点为:某公司是否应支付邱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2倍赔偿金。

九、法院裁判结果:

1、一审法院:2017年4月14日作出(2017)粤某某民初某某号民事判决:

一、某音箱(深圳)有限公司需支付邱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93600元;

二、驳回某音箱(深圳)有限公司的诉讼全部请求。本案受理费5元,由某音箱(深圳)有限公司负担。某公司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则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二审法院:2017年11月6日作出(2017)粤某某民终某某号民事判决:

一、撤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2017)粤某某民初某某号民事判决;

二、某音箱(深圳)有限公司无需支付邱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本案一、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5元,由邱某负担。

3、再审法院:维持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粤某某民终某某号民事判决。

Ⅲ 婚假包括周末吗 婚假国家规定2017

对于上班族要结婚来说,婚假十分重要。婚假是否会包含周末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婚假是否包括周末的消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婚假包括周末
原因:

根据婚假的国家规定,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所以如果婚假比较长的,会包含周末。婚假需一次性使用完。除了公司有特别照顾外,按照规定,如周五请婚假,则周一需回公司上班。
婚假国家新规定
新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根据2016最新的《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婚假什么时候可以休
婚假从开始给单位请假不上班开始算,与领结婚证和办喜酒没关系。比如:领结婚证没请假,而办喜酒又是在周末,那么就不算婚假。

注意:

很多单位都会制定出一个有效期限,有三个月的、有半年的、有一年的、还有领取结婚证当年的 各单位制定的有效期限不是统一的,这也就说明了法律上根本没有规定有效期限。

建议:

如果从来没听单位说过婚假在多久内请是有效的,过期不补,那么就要力争,因为法律上没有有效期的说法。如果一早就知道了这项规矩,那就是单位的守则了,只能遵守。
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二婚婚假规定
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不少单位对婚假的时间和婚假的工资支付有自己的“土政策”,因此不少网民询问,国家和上海市对此是否有统一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但可以制定本单位的 规章制度 ,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政策”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土政策”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单位赔偿损失。

在婚假的问题上,虽然国家对职工的休息、休假有规定,《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确定了: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但并未明确规定工资计发的标准。因此在婚假的工资发放标准上,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全国的统一规定。但是上海市从去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 》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规定。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猜你感兴趣:

1.劳动法规定婚假多少天

2.北京婚假规定

3.北京市婚假最新规定

4.中国各省婚假时间一览表

5.上海婚假新规定

Ⅳ 2017年新劳动法规定旷工怎么处理

一、对于矿工问题那不是劳动法规所能量化规定的,那是有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所规定的。

二、只要其中规定矿工一天就为严重违纪的,那么单位就可以合法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内容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Ⅳ 什么是指在扣除法定节日后规定的工作时间

  • 2017年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规定

  •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 《劳动法请假工资规定》

  •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 适用法定工作时间对象

  • 国家实行劳动者从全年日历时间365天中扣除52个星期的公休日104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1天,全年应工作250天,每月平均工作20.83天,每天工作8小时。按此推算,每个月平均应工作约167小时。不得超过上述规定限额工时制度。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法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

  • 企业应当放假的节日如下:

  • 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以下节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放假:(一)新年(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四)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五)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六)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Ⅵ 按国家劳动法规定,请事假一天需要扣多少工资

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

我国《劳动法》及法规对事假工资无具体规定,对病假工资在劳动部《关于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性质而实行不同的制度,企业中的工人由于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一般在事假期间不发工资;

企业中的行政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请事假每个季度在两个工作日以内的,照发工资,超过两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天数不发工资。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因此扣除事假工资的最高限,是劳动者的月工资÷21.75×事假天数。

拓展资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热点内容
以行政法规分为 发布:2025-10-10 23:03:03 浏览:499
唐帅律师 发布:2025-10-10 22:54:18 浏览:82
2018轻二经济法谁 发布:2025-10-10 22:50:38 浏览:571
劳动法周末休息 发布:2025-10-10 22:10:51 浏览:245
沂南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10 22:10:42 浏览:380
名词解释管理道德 发布:2025-10-10 22:08:32 浏览:95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24条 发布:2025-10-10 22:01:28 浏览:172
行政法司考题2016 发布:2025-10-10 21:38:56 浏览:739
劳动法读书笔记800 发布:2025-10-10 21:28:12 浏览:903
司法鉴定专家 发布:2025-10-10 21:03:23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