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

发布时间: 2025-10-12 21:46:25

劳动法第38条规定详解

1.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确保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2. 如果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并且无法安排补休,则应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
3.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法律客观: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Ⅱ 劳动法第38条辞职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法第38条的规定,辞职赔偿标准如下:
1.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用人单位应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双倍赔偿。
2. 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赔偿。
3. 工作年限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赔偿。
辞职报告提交后,劳动者可以在一个月后离职。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应结清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递交辞职报告后,劳动者可以离职的情况包括:
1. 试用期内离职:员工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提交离职申请,三天后可办理离职手续。
2. 试用期外离职:员工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提交离职申请,一个月后可办理离职手续。
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履行的程序包括:
1. 递交解除申请书。
2. 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并报主管审批。
3. 通知所在部门及职工办理工作交接并交回工具设备等。
4. 有关部门与职工办理结算工资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Ⅲ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的补偿标准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的补偿标准是: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如果工作时间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
3、如果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计算,但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给予补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例如强行给员工“放假”)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例如过了约定时间还未发放工资的,劳动者有加班行为却没有加班应得到的报酬等)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例如没有缴纳或者缴纳的金额少于国家所规定的金额的,都属于没有为工作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例如规定没有通过单位同意不能离职等)综上所述:劳动法第38条也是针对提供离职的相关规定,但按照第38条的规定离职时比较特殊的,是因为公司没有支付报酬或者没有缴社保或者是通过暴力的这种形式,强迫劳动者进行劳动等已经侵犯到基本合法权益的行为,当时马上就离职了,公司也要正常的结算工资,而且其中有很多的做法都是需要对员工进行赔偿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Ⅳ 违反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赔偿

1. 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如果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 休息日保障:用人单位需确保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这一规定下的休息日又称为公休假日,是劳动者完成一个工作周后的法定休息时间。
3. 工作时间规定:国家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超时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4.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
- 若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可能需承担用人单位因招聘和培训而产生的费用。
- 若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赔偿费用。
-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劳动者需承担赔偿责任。
- 其他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赔偿责任。
5.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
- 造成工资收入损失的,需支付劳动者应得工资及25%的赔偿费用。
- 造成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照国家规定补足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 造成工伤的,需支付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 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需支付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 其他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赔偿费用。
6. 举报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方法:
- 劳动者可直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以促使企业改正。
- 请求当地或相关工会帮助,工会应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并进行监督。
-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热点内容
行政诉讼法何海波pdf 发布:2025-10-13 00:19:12 浏览:699
法治在我心中讲座讲稿 发布:2025-10-13 00:08:40 浏览:737
经济法特征专业性 发布:2025-10-13 00:08:37 浏览:965
行政诉讼法二审上诉 发布:2025-10-13 00:07:01 浏览:745
聘用法律顾问项目招标文件 发布:2025-10-12 23:43:47 浏览:146
清华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好考 发布:2025-10-12 23:39:25 浏览:436
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流程 发布:2025-10-12 23:27:37 浏览:844
生命与道德规则的作文 发布:2025-10-12 23:24:49 浏览:808
我国法治内容 发布:2025-10-12 23:24:42 浏览:400
合同约定能不能违反部门规章 发布:2025-10-12 23:21:32 浏览: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