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第53条第3款

民事诉讼法第53条第3款

发布时间: 2025-10-13 10:42:14

1. 被告提出管辖区异议一般多久法院会下裁定

被告提出管辖区异议的人民法院会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裁定,管辖区异议是指案件当事对受诉法院是否具有本案的管辖权所提出的质疑,人民法院经审查确定具有管辖权的可以驳回其申请。
法律分析
当事人如果对人民法院的裁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级人民法院会在收到其上诉的在30日内给出结果。管辖权异议应在答辩期间内提出,人民法院经审查不具有管辖权的,应将该案件移送给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在七日内确定是否立案,如果原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对此案件没有管辖权的,不能受理。提起诉讼必须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同一诉讼案件具有多个被告住所地的、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原告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 自认的法律规定

“自认”,是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事实与证据审查确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诉讼结果,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在诉讼中有意或无意的“自认”裤亮行为。
本文从民诉法司法解释、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等两个方面解释: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了“自认”的法定情形、不适用自认局蔽的规定、以及对自认不予确认等三种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二条:
(1)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2)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
(3)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了“六种”自认类型,以及“六种”评价是否构成自认的标准,本文以下做详细解析:
(一)“六种”自认类型ziren
(1)主动陈述:《若干规定》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2)书面承认:《若干规定》第三条: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3)视为承认:《若干规定》第四条: 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4)代理自认:《若干规定》第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
(5)共同自认:《若干规定》第六条: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其他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的,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自认。
(6)法院决定:《若干规定》第七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承认的,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构成自认。
( 二)评价是否构成自认的标准/“六种”自认的排除标准
(1)《若干规定》第五条:当事人在场对诉讼代理人的自认明确否认的,不视为自认。
(2)《若干规定》第六条: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的自认,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他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的,不发生自认的效力。
(3)《若干规定》桐纯州第七条: 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承认的,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构成自认。
(4)《若干规定》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依职权取证)的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的规定。
自认的事实与已经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三、“自认的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销自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的;
(二)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
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的,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
“自认”,是免除对方举证责任和己方证明义务的重要方式,是严重影响诉讼程序和诉讼结果的法律性行为,在诉讼过程中,无论发言或者提交书面资料,都务必要谨慎对待“自认”,以免造成出乎意料的诉讼后果。
附: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第二项至第五项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第六项、第七项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热点内容
道德19章 发布:2025-10-13 13:16:46 浏览:282
父母首付新婚姻法2016 发布:2025-10-13 13:16:34 浏览:633
王国辉律师 发布:2025-10-13 13:09:47 浏览:345
我国行政的立法体制 发布:2025-10-13 13:05:33 浏览:525
法官爱上 发布:2025-10-13 12:46:52 浏览:736
投标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13 12:42:30 浏览:583
公司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3 12:23:02 浏览:40
城乡清洁条例 发布:2025-10-13 12:11:25 浏览:697
广东省东莞劳动法 发布:2025-10-13 12:11:20 浏览:310
如何正确理解法治理念 发布:2025-10-13 12:10:43 浏览: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