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调整主要对象是

劳动法调整主要对象是

发布时间: 2025-10-16 02:57:30

A. 简述《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关兆兄系,即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法》并不调整一切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而只是调整其中一部分关系,即在实现集体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除了调整劳动关系以外,还调整与劳动关系密滑正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包括:(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2)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3)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4)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族让袭;(5)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

B. 002哪些人适用《劳动法》——《企业劳动关系实务操作300问》求答案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这里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一般称为职工或员工,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者包括:
1)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间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4)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注释:1. 聘用制: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受聘人拟任工作岗位或职务一般通过竞争取得,确定的形式可以签定聘任合同,也可以签订聘约,或颁发聘书,也可以签订目标责任书。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对某一职工既要通过聘用制确定基本人事关系,又要通过聘任明确具体岗位职务。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度的区别:区别一,本质不同,聘用制是企业自身的用人制度,而人事代理制是社会人事管理制度;区别二,主体不同,聘用制的主体是企业与劳动者,而人事代理制的主体包括人事代理机构、企业与劳动者;区别三,协调对象不同,聘用制协调的是劳动关系,而人事代理制协调的是人事关系; 区别四,主管部门不同,聘用制是主管部门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而人事代理制的主管部门是人事部门。

C.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劳动关系。所谓劳动关系闭敏仿,是指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轿纤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拿稿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D. 劳动法调整对象包括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对象包括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对象包括以下几点:
(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
(2)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包括劳动行政关系、社会保险关系、劳动市场服务关系、劳动团体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作用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作用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确认了劳动者所应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如劳动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民主管理权等,并为这些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切实的物质保障。劳动法对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规定了特别的措施。通过最低工资制、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等规定,为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最低保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自主用人权,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最优化组合成为可能,并规定了劳动合同制度,平等地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保持劳动关系的相对稳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社会的安定团结起着重要作用。劳动法通过促进就业、举办社会保障事业、处理劳动争议以及其他方面的机制,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E. 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是指什么

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颁布的《关于 确定劳动关系 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对“劳动关系成立”的界定做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 ,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F. 什么是我国劳动法调整对象

1、劳动法调整对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内)和劳动者之间形成容的劳动关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热点内容
工伤管理条例2014全文 发布:2025-10-16 05:25:59 浏览:582
看守所执法条例 发布:2025-10-16 05:21:36 浏览:813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发布:2025-10-16 05:12:25 浏览:780
秦皇岛书法学校 发布:2025-10-16 05:10:10 浏览:630
民事诉讼法第59条第2款 发布:2025-10-16 04:58:53 浏览:108
私了签订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16 04:35:45 浏览:490
劳动法住房补贴 发布:2025-10-16 04:24:53 浏览:61
韩金英内在小孩解道德经 发布:2025-10-16 04:23:14 浏览:415
道德与法治下教学设计 发布:2025-10-16 04:22:29 浏览:710
法院交个税 发布:2025-10-16 04:21:51 浏览: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