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第59条第2款

民事诉讼法第59条第2款

发布时间: 2025-10-16 04:58:53

❶ 想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的详细内容是什么谢谢!

第五十九条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版的授权委托书权。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满意请您采纳,谢谢!

❷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59条是什么意思

该条是关于如何确定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的规定。

《新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九条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当事人。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

(2)民事诉讼法第59条第2款扩展阅读:

新民事诉讼发中原告和被告的诉讼行为能力规定:

诉讼行为能力,又称为诉讼能力,是指当事人可以亲自实施诉讼行为,并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诉讼法上的资格。

有诉讼权利能力但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虽然也可以成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但却不能亲自实施诉讼行为,而只能通过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代为实施诉讼行为。

有诉讼权利能力但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实际上只有公民,因为公民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在存续时间上,可能会不一致,而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分类上,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采用两分法:有诉讼行为能力和无诉讼行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则采用三分法: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在民事诉讼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才有诉讼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没有诉讼行为能力。

由于诉讼行为能力是当事人可以亲自为诉讼行为的资格,因此如果当事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其所为的诉讼行为或者针对其所为的诉讼行为都是无效诉讼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合同法就是债法 发布:2025-10-16 07:29:38 浏览:417
党内法规工作要求 发布:2025-10-16 07:25:49 浏览:348
劳动法薪资发放规定6 发布:2025-10-16 07:17:10 浏览:281
幼儿园在劳动法范围内吗 发布:2025-10-16 07:05:27 浏览:19
劳动法兼具平等性与隶属性 发布:2025-10-16 07:04:04 浏览:921
税收行政法规包括 发布:2025-10-16 07:03:21 浏览:163
晨会规范条例 发布:2025-10-16 06:54:55 浏览:875
农村司法站 发布:2025-10-16 06:52:51 浏览:489
河北政法干警民法学总成绩 发布:2025-10-16 06:45:20 浏览:153
诉讼法是规范国家什么指定 发布:2025-10-16 06:31:54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