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急辞10天

劳动法急辞10天

发布时间: 2025-10-18 19:10:01

⑴ 员工有事急辞职劳动法

所谓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时间内解除合同。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一、用人单位有法定过错急辞工
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过错,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其中,按第三十八条(一)至(六)款规定解除合同应当什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按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之时一次结清工资,并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急辞工
在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情形下,劳动者急辞工的,向用人单位提出急辞工申请的,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可以拒绝,但不得在同意的情形下扣工资;劳动者直接通知用人单位急辞工的,或者提出申请被拒绝之后擅自离职的,是为违法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出勤结清工资,但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结清工资与赔偿损失应分别计算,合并结算。
用人单位应主张赔偿损失的,应当对损失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部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
劳部发〔1996〕354号

18.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承担赔偿责任。

⑵ 劳动法关于急辞的规定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因此,《劳动法》规定的急辞为30天之内。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一、辞职离职的一般程序为
1、提前提交辞职请求,员工主管与辞职员工积极沟通
2、辞职申请表经各级领导签署意见审批
3、员工辞职申请获准,办理离职移交手续。
二、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形:
1、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2、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三、劳动法有没有规定急辞要扣员工工资的
1、未经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急辞工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
2、劳动者有上班提供劳动,就享有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急辞工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存在克扣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⑶ 关于急辞工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呢

劳动法中没有急辞工的说法。

一、关于辞职时间:

1、试用期内提前天。

2、试用期过后的正式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如果与单位协商好的话,可以在协商好的时间内辞职。

二、劳动法中对辞职的规定: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8)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10)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1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1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的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5)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劳动法急辞10天扩展阅读: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有两种形式:

1、赔偿损失的方法,即约定由违约一方赔偿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

2、约定违约金,采用这种方式应当注意根据职工一方承受能力来约定具体金额,不要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形。

另外,所谓违约,不是一般性的违约,而是指比较严重的违约,造成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如职工违约离职,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合同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合同

⑷ 劳动法中关于急辞都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知脊法中关于急辞的规定是劳动者身体不适不能胜任此工作时可以提前办理离职。劳动者想辞职走人,只需要主动与单位协商一致即可,如果单位不同意劳动者辞职,劳动者坚持要辞职,则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通知完经过30天劳动者就可以自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搭昌渗十日以迅腊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⑸ 劳动法中关于急辞都有哪些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有权立即离职并要求支付剩余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书面离职申请后,无需等待用人单位批准即可离职。对于试用期员工,则需提前3天书面提出离职申请。

若劳动者未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申请,且用人单位不存在违法行为,直接提交辞职信后走人,则可能构成违法。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需承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招聘费用。但在支付相应损失后,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劳动者在离职前与用人单位充分沟通,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劳动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书面离职申请、工资单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热点内容
2016年劳动法基本工资 发布:2025-10-18 21:30:53 浏览:169
公司章程中规定总法律顾问职责 发布:2025-10-18 21:29:34 浏览:830
行政法案例分析3000字 发布:2025-10-18 21:14:16 浏览:962
深圳法官职业化改革 发布:2025-10-18 21:11:58 浏览:95
公司工会国家有法律规定吗 发布:2025-10-18 21:06:46 浏览:742
残疾人犯罪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8 20:53:08 浏览:362
从法规角度讲使用无线电发射设 发布:2025-10-18 20:48:26 浏览:992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内容 发布:2025-10-18 20:43:37 浏览:608
婚姻法修订历程 发布:2025-10-18 20:43:35 浏览:343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发布:2025-10-18 20:41:55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