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市行政法规与省法规不一致

市行政法规与省法规不一致

发布时间: 2021-01-15 05:23:41

⑴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

1、范围不同

法律抄法规、行政法规和袭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

2、制定人不同

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

3、适用对象不同

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1)市行政法规与省法规不一致扩展阅读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立法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员会,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规定等,也是经济法的来源。

⑵ 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发生冲突是应该怎样解决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版规、规章。 同权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⑶ 省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规吗

没有地方性行政法规这个说法,省政府只能制定政府规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六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第九十条 第二款规定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因此,法规之间相互抵触时应以谁为准,必须按程序办理 。 综上所述: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即为有效。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由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即为有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由省长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⑷ 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地方性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应当适用( )的规定 A、宪法 B、法律 C、地方性法规 D、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有效性评级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水平的有效性,行政法版规和规章的位置在权该国的法律规范体系。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的

B.法律效力后的“宪法”中,高于行政法规和法规

C.行政法规凌驾于当地的法律和法规

D.地方性法规相同的效果比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五省的有效性成立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规则之间

F.部门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内有同样的效果范围之内的目的

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国务院的意见。

国务院应适用当地的法律和法规的,应当决定在它适用的地方性法规;

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交本次常委会全国人大裁决。

⑸ 国发文件与行政法规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不是法律而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属于规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质,在实施过程中与法律的效力一致,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应当把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同法律一样列为法律依据。在判决主文中援引行政法规时,应当与法律一样使用“依照...

⑹ 当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冲突时,怎么解决,来法律专业人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九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五条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第八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第八十七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一)超越权限的;

(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

(三)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

(四)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

(五)违背法定程序的。

第八十八条 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六)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七)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⑺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规章相抵触怎么办

行政法规级别比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高,按行政法规办。立法法有具体规定

⑻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您所问的是否是如下问题:

在不与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 BCD)。

A.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

B.省、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D.省会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解析]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7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立法法第63条对此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4个月内予以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⑼ 求解辨析题(省级人大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单行条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⑽ 行政法规和法律不一致时怎么办

  1. 按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处理
  2. 如果是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处理就有点不太一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就分这两种记忆。

热点内容
中国司法图片 发布:2025-10-06 01:05:26 浏览:94
有关依法治国的调研报告 发布:2025-10-06 01:01:50 浏览:503
搜狗五笔输入法官方下载2014 发布:2025-10-06 00:13:52 浏览:876
下两级法院 发布:2025-10-06 00:00:15 浏览:784
仁怀道德模范 发布:2025-10-06 00:00:06 浏览:252
国际经济法封闭式保留 发布:2025-10-05 23:41:23 浏览:47
九江法院龚 发布:2025-10-05 23:26:33 浏览:844
行政法规对于虚假材料的规定 发布:2025-10-05 23:19:37 浏览:431
律师的职业形象 发布:2025-10-05 23:04:39 浏览:340
英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5 23:03:08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