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1-15 09:39:32

①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可以不经调解,直接申请仲裁

中国的复法律是柔性处理制,劳动法也不例外,是先调解后仲裁,调解有一方不同意也是不可以的,但是这不是必然程序。你可以直接不同意调解这样也必然走到仲裁的程序了,所以是可以直接仲裁的。另外,劳动仲裁一般都是经济补偿或者赔偿,调解结果肯定是个人少得,企业少付出。仲裁就不一样了,是按照法律条文规定来的,会很明确,所以,个人要提前咨询应得部分,看看调解结果相距多少,再进行仲裁,还有调解结果是双方同意并签字,所以不可上诉,仲裁是只要一方对结果不服,可以继续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②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在什么期间从事国家

《劳动法》关于女职工从事劳动法规
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专护。未成年工是指年属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③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制度
第一章 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
由于我国的劳动法律规范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规定的比
较原则,对哪些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哪些不是劳动争议案件没有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有些具体的解释也是散见于劳动部门的答复或者规章,所以操作起来不容易掌握。例如:
《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就《劳动法》调整的劳动争议的范围概括划分为三类: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的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二是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各类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三是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的争议。
一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种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6日公布,以下简称〔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解释(一)》第一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共包括三大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8月14日公布,以下简称〔《解释》二〕)又补充规定了几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具体情况。例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回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转移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以上两个司法解释应当是人民法院认定一个劳动争议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依据。尤其是这两个司法解释将当前出现的很多新类型劳动争议案件归纳到受理案件的范围,适当扩大了劳动法原来狭窄、抽象的调整范围,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根据《解释》(一)(二)的规定,可以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具体归纳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4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9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
10根据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
11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等处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确有错误的;
12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以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赔偿金、培训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给付数额不当的;
13用人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给付劳动者工资性住房补贴所产生的争议;
14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应否支付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争议;
15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请求用人单位返回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的争议;
16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为其建立社会保险关系而造成损失,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此所受损失的争议;
17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
18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
19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
20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
21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
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

④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的相关规定,什么情

劳动法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专三十属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⑤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正确答案为:D选项
答案解析:
《劳动法》第65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内进行健康检查”容。这是劳动法对用人单位使用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规定,除此之外,对于退休职工、其他在职职工及女职工,都没有此类规定。因此,本题干中只有D选项符合题干要求,是正确选项;其他A、B、C选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⑥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之一,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是,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版紧急处理的;
(二权)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⑦ 根据我国宪法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者的劳动权包括

法律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宪法》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⑧ 根据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规定,下列哪项正确的是

A错误,和解协来议无源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错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D错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那个:“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一般,是作出即生效的

⑨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说明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的主要内容。

按《劳动法》规抄定,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⑩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是:依法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版请调解,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是在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通过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纠纷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不伤感情,有利于团结。国家提倡和支持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采取自行协商的方式解决发生的争议。

热点内容
中国司法图片 发布:2025-10-06 01:05:26 浏览:94
有关依法治国的调研报告 发布:2025-10-06 01:01:50 浏览:503
搜狗五笔输入法官方下载2014 发布:2025-10-06 00:13:52 浏览:876
下两级法院 发布:2025-10-06 00:00:15 浏览:784
仁怀道德模范 发布:2025-10-06 00:00:06 浏览:252
国际经济法封闭式保留 发布:2025-10-05 23:41:23 浏览:47
九江法院龚 发布:2025-10-05 23:26:33 浏览:844
行政法规对于虚假材料的规定 发布:2025-10-05 23:19:37 浏览:431
律师的职业形象 发布:2025-10-05 23:04:39 浏览:340
英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5 23:03:08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