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关于月平均工资计算

劳动法关于月平均工资计算

发布时间: 2021-01-16 04:22:43

⑴ 新劳动法月平均工资包括哪些

劳动法规中计算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生育津贴、工伤津贴等的月平均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⑵ 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时,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1、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2、合理,因为用人单位有权利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因此这样计算平均工资没有问题。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如下: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如下: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劳动法关于月平均工资计算扩展阅读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⑶ 劳动法中关于日工资的计算方法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内情况下的工资计容算)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3)劳动法关于月平均工资计算扩展阅读: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⑷ 按劳动法规定企业员工月工资一个月应按多少天计算

21.75天。全年计365天,共有104个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正常计薪),故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4)劳动法关于月平均工资计算扩展阅读:

制度计薪日是指计算薪酬的有效天数,每周两天双休不计入薪酬计算天数,法定节假日可计入薪酬计算天数。年计薪日为365-104(每周2天双休)=261天,平均每月制度计薪日为21.75天。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⑸ 劳动法中关于解除合同的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应该不包括试用期工资吧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包括试用期。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权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各种补贴、津贴、加班费、奖金。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支付;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合同前十二个月按日历月数计算,包含试用期的照样计算在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年限不超过十二年。

热点内容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释义 发布:2025-10-05 18:49:18 浏览:573
最新劳动法的工资标准 发布:2025-10-05 18:47:49 浏览:481
微在道德经 发布:2025-10-05 18:34:43 浏览:470
河北大学法律硕士复试 发布:2025-10-05 18:28:58 浏览:747
甘政法法学就业 发布:2025-10-05 18:18:55 浏览:971
现行婚姻法是 发布:2025-10-05 17:49:23 浏览:316
14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解析 发布:2025-10-05 17:47:17 浏览:979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发布:2025-10-05 17:35:33 浏览:659
张洪峰律师 发布:2025-10-05 17:19:01 浏览:51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和三十八条如何适用 发布:2025-10-05 17:17:21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