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第8条

行政诉讼法第8条

发布时间: 2021-01-16 10:05:28

1.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是什么意思

你好,其法条内容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释义:本条是对复议期间和对复议不服的起诉期间的规定。本条规定公民、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这里的两个月期间是一般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具体复议期限的,一律按两个月的期间执行。如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的期间执行。有关行政机关应按相关规定的复议期间作出决定。申请人不服复议裁决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在法律或者法规规定的复议期间内不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应当遵守两个十五日的期间规定。只有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例外。复议期间和起诉期间的计算办法,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按照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复议期间或起诉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复议期间或起诉期间不因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而发生中断。从这一点上说,复议期间或起诉期间是不变期间。

2.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行政诉讼法
由中源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3. 请网友帮忙解释《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处”,解释得越详细越好。

属于法律时效的问题,另有规定除外的意思是其他法律特殊时效优先普通时效,有其他法规出现依据特殊的法规。
关于行政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散见于《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以及各部门行政法中,由于其中期限之长短千差万别,立法理论及司法实务因此也从未象民法那样做种类划分。笔者参照我国民法通则,试图将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划分为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三种,并依是否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作一划分。

一、普通诉讼时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特殊诉讼时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其中有15日(邮政法、统计法、水污染防治法、药品管理法等)、30日(渔业法、森林法、土管法等)。

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其中有5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30日(海关法)、3个月(专利法)。

三、最长诉讼时效:由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期限很短,不利于行政相对人顺利地行使权利,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3月10日施行的《若干解释》中,将行政诉讼最长时效分为两种
一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即第41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即第4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这里的2年、20年和5年是对行政相对人起诉权的最长保护期限。

4.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专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属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5. 2015年5月1日实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条文如下:

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这条法律规定是由于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机关比较强势,从公平原则出发减免了原告举证责任

6. 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内容请解释一下。

新行政诉讼法的三十八条规定的是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按照行政诉讼的一般举证原则,应当是被告即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的,即行政机关应当自证无过失。
第三十八条赋予了原告提出证据证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过失的权利,并且即使原告提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过失,也不能免除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
欢迎追问。

7. 《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有:强制扣留,强制搜查,强制隔离,强制治疗,强行回驱答散等。行政拘留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一个结果,而不是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第二款之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7)行政诉讼法第8条扩展阅读:

行政强制措施的特点:

(1)暂时性。行政强制措施采取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事实,人身自由和财产权的限制只具有临时性,待事实清楚后,再作出相应处理。

(2)强制性。即行政强制措施是通过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和方法,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以下五条: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网络

8. 如抗诉还是违反《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四)哪又该怎么办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没有(四)项规定。该条的内容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9. 《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内容是什么

第十八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0. 行政诉讼法怎么解释第八十一条第一款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只有二十七条,没有第八十一条。

热点内容
现行婚姻法是 发布:2025-10-05 17:49:23 浏览:316
14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解析 发布:2025-10-05 17:47:17 浏览:979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发布:2025-10-05 17:35:33 浏览:659
张洪峰律师 发布:2025-10-05 17:19:01 浏览:51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和三十八条如何适用 发布:2025-10-05 17:17:21 浏览:66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山西 发布:2025-10-05 17:16:48 浏览:772
规章制度修订必要性 发布:2025-10-05 16:55:15 浏览:944
婚姻法限定离婚次数 发布:2025-10-05 16:55:14 浏览:534
乐清市法院院长 发布:2025-10-05 16:43:19 浏览:814
上海崇明律师 发布:2025-10-05 16:42:39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