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公司规定和劳动法冲突

公司规定和劳动法冲突

发布时间: 2021-01-17 12:44:43

① 和 劳动法 冲突的 合同 有效力吗

广东胡律师
你这个情况不是保密协议或培训的话,单位要求你支付违约金的条款是无效的。

② 公司规定加班时间与劳动法冲突时以什么为准

以劳动法为准。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③ 我公司行政奖惩制度中,涉及到罚款项,是否和新劳动法有冲突在新劳动法的范畴内,如何合理设置公司奖惩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只有行政执法机关才能对违法者采内取罚款容等强制措施。而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公司的奖惩制度上,“惩”的制度可以通过绩效考评来实现,可以以影响晋升,影响评优,影响加工资为惩罚形式,但不能以经济处罚来实现。

④ 公司规章制度与劳动法有冲突的时候如何解决

如果你直接离职,拖欠的工资应当支付给你,虽然规章制度有规定,但该专规定是无效的,同时公属司要引用规章制度的话,至少应当证明该制度内容合法,并进行了适当的公示,你知晓该制度的存在,并同意遵守等,否则公司不得直接引用制度规定。但同时你直接离职后公司不向你支付拖欠工资的可能性较大,你可能需要通过诉讼才能实现,但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较大,建议你再考虑一下 。

⑤ 公司的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法有冲突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违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条,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⑥ 员工手册与劳动法冲突怎么办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只规定了寒暑假、事假、病假达到一定条件不能休年休假,产假内不在《容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的不能享受年休假之列,所以单位的《员工手册》中关于缺勤超过15天不能享受年假的规定的违法的,排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无效的。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 20 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2 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3 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 20 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4 个月以上的。

⑦ 公司规章制度与劳动法冲突怎么办

应以劳动法为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七条至第九十条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公司的规章制度。

第八十七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八十八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九条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九十条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7)公司规定和劳动法冲突扩展阅读:

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情形

针对同一事项或适用对象,不同位阶的法规性文件都对其作出规定且是在下位法的规定与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时,才能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适用规则,否则这个规则不能予以适用。

什么情况下下位法与上位法规定的“不一致”或“相抵触”呢?

在《立法法》中,对相同位阶(或者准相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其使用的法律用语是‘不一致’,对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使用的是‘相抵触’。“不一致”与“相抵触”是什么关系?

“不一致”表示法律规范规定的区别,这种区别有两种:一种是法律法规允许的区别,是法律规范合法性的判断,例如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对法律、法规的变通规定这种变通规定就是法律法规允许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能够被司法适用。

其依据《立法法》第81条的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再如根据授权制定的经济法规,也可以对上位法作出变通规定,并且这种变通规定能被司法机关优先适用,“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可以看出,这种不一致是有国家授权法的许可,也只有在此前提下下位法才能优先适用。

另外一种“不一致”是指法律法规不允许的区别,这是法律规范不合法的判断依据,是无效的,不能被司法机关适用。这种“不一致”也就是不同位阶法律规范之间的“相抵触”,这可以从《立法法》第7条、第63条、第64条、第78条、第88条、第90条、第91条规定中看出。

司法实践中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规则时,它所指的“不一致”强调的是“相抵触”。《立法法》中的“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指的就是“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情形”。

因此准确地讲,适用于不同法律位阶的规定不一致时,就是指不同法律位阶法律规范的相抵触、相冲突。

⑧ 劳动法与地方性法规冲突怎么解决

地方性法规规定的产假少于90天的与全国性法规相抵触,属于无效,应以全国性的法规为准。版地方性法权规规定的产假高于90天的(比如100天)与全国性法规不抵触,以地方性法规为准。关键看地方性法规是否与全国性法规相抵触。全国性法规明令禁止的,地方性法规不得规定,全国性法规没有禁止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

⑨ 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与新劳动法规定有冲突怎么办

1、有约束力。
2、约定与法定有冲突,以法定为准。但是《劳动合同法》也规定了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离开公司时的相关规定,脱密期、竞业限制等。

⑩ 新劳动法和企业制度处罚有冲突怎么办

以法为准。

热点内容
道德经exe 发布:2025-10-05 10:03:50 浏览:12
歌颂道德的诗 发布:2025-10-05 09:49:15 浏览:846
劳动法上陪产假天数 发布:2025-10-05 09:38:15 浏览:81
委托代理道德风险 发布:2025-10-05 09:23:16 浏览:792
收据视频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5 09:17:01 浏览:301
会计中级经济法重点 发布:2025-10-05 09:09:09 浏览:479
经济法对个人生活影响 发布:2025-10-05 09:00:44 浏览:266
2017微商法律法规最新 发布:2025-10-05 08:41:17 浏览:129
隐瞒部分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5 08:40:35 浏览:72
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方案 发布:2025-10-05 08:27:20 浏览: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