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律师讲解劳动法

律师讲解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1-01-17 22:29:57

劳动法律师免费咨询电话

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拨打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电话,可以就劳动争议的相关问题可以进行免费咨询,如果不知道电话的话,拨打114查询。

② 劳动法律师怎么收费

律师费是指律师向法律事务委托人收取服务费用。收费标准是根据案件类型、地区,采取按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③ 劳动法律师请进!!!!

你可以直接走,理来由是:
(一)没源有签订劳动合同,你只要找到证据证明你是该单位的员工,你可以获得一年之内双倍工资的补偿,另外,超过一年不签订合同,视为你与单位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没有给你买社会保险,是你可以直接走的原因,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没有给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你还可以要求单位给你补缴,不补缴,向地方劳动局投诉;
(三)没有节假日,你可以向单位催要加班费。

④ 劳动法律师在线咨询

双倍工资也是工资,属抄于劳动报酬之范畴,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规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4款就是第4个自然段。

⑤ 劳动法律师的前途在哪里

做劳动法律师这十年,感慨比较多。但是对于前景的憧憬,从未丧失过。 一、内部建设的前途:团队还是独立律师?很多人以为,团队是律师的前途。这一种看法自然没错。但是很多事情会因人而异。 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我发现独立律师一年服务十五个顾问单位,创收七十万左右。而律师团队,平均服务的顾问单位,远远比不上独立律师,平均创收,也远远比不上独立律师。这就让人费思量,团队的价值在哪里?如果没有团队,只有一个个的独立律师,所有的独立律师,加起来的价值,岂非比团队要好很多?这就产生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团队化,一种是独立律师化。这两种选择,到底哪一种好呢? 只有一种情况下,团队的价值才会大于独立律师,即团队足够大,产生的衍生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负责人的不稳定性,分产生曲折。二、业务的前景顾问单位与案件代理不是劳动法业务的前途。这两块业务,在未来都会不温不火地发展,为律师所提供不了太多的利润。劳动法律师的发展,有两个前途。一个是全国布局,服务大公司。另一个是抓衍生项目,纵向发展服务产品。 就前者而言,在全国一线城市和部分生产型企业密集的二三线城市,设立办事处或者分所,提高所整体性的竞争力,对于业务的发展,会有比较好的影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律师所,需要思考的是,律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比如我要在上海设立分所,必然要考虑上海的市场开拓问题,必然要考虑上海的业务组成、拓展、承办、升华各种事项。而在这个过程中,北京所的律师,甚至北京所的合伙人,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需要从北京派个合伙人去上海吗?又如何协调上海的新开拓者与北京所之间的关系呢? 就后者而言,劳动法业务的衍生产品,比如劳务派遣、人事代理、人力资源项目、招聘与培训业务,这些都与劳动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专业律师,为这些项目的开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开发,是可能衍生出这些产品服务的。而对于这些产品的开发、销售、服务,又与律师之间如何分享?如何分配利益呢?律师在这些事务中,价值又在哪里呢?总是有那么多的疑问,解决不了。甚至不了了之。

⑥ 劳动法的律师有什么职责和前途吗

当律师你首先要把司法证考出,然后去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以上,才有资格成为律师,劳动法只是一部分。

⑦ 劳动法律师

看书没有用,要读懂法律的真正含义,做出正确解释 。你只背出来有用吗。
例如:<劳动合同法>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解读它:”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可理解它是劳动法的深化、细化,体现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它是由劳动法派生出来的;
“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它调整的关系,每个法律都是在调整社会关系。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是它的立法的偏重于保护劳动者和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平等主体,但是有了这样的规定,它在具体制定上,就相对存在不平等的规定,所以,可以说劳动合同法中,用工单位与劳动者是平等的。劳动者有实际用工中可能体现出与用人单位不平等,但在立法上则劳动者的权利高于用人单位。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这里体现在当今社会的需要制定本法.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以前没有这种得法的,所以,本法体现了适用这个时期的法律.
他们介绍的书上能写出这些东西吗,对法律的解释,是出自个人对法律理解程度和深度,包括他的法学功力.可不是通过个司法考试,就说自已懂法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真正的法学家,他们有时都记不住法条,但他一但看到法条就能做出最合理\最正确的解释.
仅供参考!

⑧ 劳动法律师在线咨询

请你马上回公司上班!要走也要办好手续再走!!
理由是:
一、你们只是口头宣布放假,而且时间那么长,万一到时领导不承认宣布放假的事,说是你擅自离开,算是旷工,那你就悲惨了,因为到时你不一定拿到领导宣布放假的证据啊!
二、因是企业方面原因,你办理各种手续再走的话,你可以得到经济补偿,如你不办理手续再走,你不但可能得不到经济补偿,还有可能违约而赔偿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关于经济补偿,法律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九条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热点内容
齐市中级法院 发布:2025-10-05 06:01:01 浏览:644
延川律师 发布:2025-10-05 05:57:25 浏览:430
空调工坠亡后的法律赔偿责任 发布:2025-10-05 05:53:36 浏览:416
根据婚姻法第42条 发布:2025-10-05 05:47:05 浏览:279
民事诉讼法解释415 发布:2025-10-05 05:37:41 浏览:512
于歌律师 发布:2025-10-05 05:25:41 浏览:210
中拍平台司法 发布:2025-10-05 05:25:33 浏览:873
联合建房司法解释 发布:2025-10-05 05:24:10 浏览:92
胡志泽律师 发布:2025-10-05 05:15:15 浏览:454
行政法的行政是指 发布:2025-10-05 05:14:35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