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鉴定人意见

民事诉讼法鉴定人意见

发布时间: 2021-01-18 04:56:39

① 民事诉讼法司法鉴定是否强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显然,依据该条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不与对方当事人协商的前提下,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的做法是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鉴定规定的。
具体原因如下:
1、不管是作为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还是作为实体法的民法,对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应予以保护。因此,原告不与对方协商鉴定机构并自行委托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书,剥夺了对方当事人选定鉴定机构发表意见的权利,且该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委托,未经过法院指定,其鉴定的程序正当性大大降低。
2、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机构,其送鉴材料未经对方进行质证,难免当事人冒用顶替,弄虚作假,其送鉴材料的真实性无法确定,继而依据未经质证的送鉴材料作出的鉴定意见的采信度大大降低。

当然,不排除当事人在不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自行委托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意见书,被对方当事人对该鉴定意见认可的情形,此时,应视为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在双方当事人对该鉴定意见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形下,法院可以采纳该意见书。
希望,我的解答能给你提供些许参考~~

② 民事诉讼法第78条鉴定人是单位派其他人的可以吗

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的鉴定人是指作出鉴定的人,鉴定单位指派鉴定人以外的版其他人,是不可以的,权因为法院要求鉴定人到庭,是解释作出鉴定的理由,解答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提出的异议。其他人不了解鉴定内容和依据,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③ 所有的物证都需要通过司法鉴定转化为鉴定意见吗

》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出版313-314页,转自民事法律参考

这里必须要强调,在民事诉讼活动中,鉴定意见这种证据类型,必然是指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人所出具的,当事人自行委托或者其他机关委托的,不在此列……也就是说,鉴定人只有是接受人民法院委托,通过科学方法对委托的专门性问题所出具的鉴定意见才是《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所确定的八类证据中的鉴定意见……

据上所述,关于当事人自行向相关鉴定机构委托所得的鉴定意见,其性质仅是一份书面证据材料,并非民事诉讼证据所指的鉴定意见。在该类证据的认定上,一般可以采用对私文书证的审查认定规则。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络,对于理解上述观点有所助益,可作参考

司法鉴定意见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一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2016修订)》第二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规则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七)鉴定意见...”

单方鉴定意见能否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种类中的“鉴定意见”而使用?

作者的观点是否定的。鉴定意见之所以能够作为证据且是“高等级”证据使用,关键在于它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鉴定科学性有赖于司法鉴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本文不予赘述。而鉴定公正性的关键,在于鉴定人要基于中立立场对有关问题作出结论性陈述,也即鉴定意见必须具备价值中立性。而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恰恰破坏了这种价值中立性,此种情形下,鉴定人似是受雇于一方当事人,尽管其鉴定结论在客观上可能不利于委托方当事人,但在主观上鉴定人却因委托方当事人之需并支付费用而为之鉴定,鉴定人和委托方当事人似是形成了一种聘用合同关系。在此情况下如果采信鉴定意见,势必会使对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也使对方当事人容易产生对鉴定人的不信任,导致重新鉴定增多,进而导致司法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加之绝大多数法官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多为形式审,尚不具备对鉴定的专门性问题做实质审查的能力,鉴定程序的瑕疵会让法官在鉴定意见的适用上陷入两难境地。况且,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在第七十六条已经赋予了当事人申请启动鉴定程序的权利,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已经没有了程序权利救济上的必要性。综上,应当将当事人单方委托的司法鉴定意见排除在民事诉讼证据种类中的“鉴定意见”之外。

单方鉴定意见能否作为民事诉讼证据而使用?

作者的观点亦是否定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在以上证据种类中,只有书证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形式上和鉴定意见具有可类比性。单方委托的鉴定意见能否作为书证或者证人证言而使用呢?作者的观点依然是否定的。因为书证和证人证言是对案件情况的客观记载或者陈述,而单方鉴定意见则是鉴定人通过其自身知识对专门性问题所作的主观结论性陈述,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作者认为,单方鉴定意见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当类似于《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其功能和目的只是受一方当事人之要求并辅助其就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因而单方鉴定意见并不能作为一种证据,因此也就无法作为法院定案的依据。它的作用在于便于对申请方诉求的理解和反驳对方的事实主张及证明。因此,由单方申请鉴定而发生的费用亦不能认定为诉讼费用进而由败诉方承担,而应比照专家辅助人制度,由申请方负担相应的费用。

④ 民事诉讼法第78条鉴定人是单位派其他人的可以吗

民事诉讼法第抄78条规定的袭鉴定人是指作出鉴定的人,鉴定单位指派鉴定人以外的其他人,是不可以的,因为法院要求鉴定人到庭,是解释作出鉴定的理由,解答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提出的异议。其他人不了解鉴定内容和依据,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⑤ 民事诉讼法对鉴定的有关规定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鉴定的相关规定,如符合法定条件,可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

第二十九条 原告或者第三人有证据或者有正当理由表明被告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可能有错误,在举证期限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部门或者鉴定人不具有相应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

第三十一条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委托或者指定的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

(一)鉴定的内容;

(二)鉴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

(三)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四)鉴定的过程;

(五)明确的鉴定结论;

(六)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七)鉴定人及鉴定部门签名盖章。

前款内容欠缺或者鉴定结论不明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部门予以说明、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⑥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但鉴定人拒不出庭

如果人民抄法院依法通知鉴定人出庭袭,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⑦ 民事诉讼法,关于各方当事人鉴定的协议,如何解辩

司法鉴定机构【释义】:司法鉴定机构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版专门性问题,接受司权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通则》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证明委托鉴定的可以是个人(当事人),并不是必须由办案单位委托。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不违反法律。
“该鉴定是由理争律师事务所委托的,而不是由办案部门委托的”,不符合重新鉴定的法定条件。
更多精彩内容来源哈尔找滨律师 http://china.findlaw.cn/haerbin

⑧ 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鉴定的时间只能在一审做吗

是的,一审没有申请鉴定,二审不予审理此项内容,可以另案起诉。

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8)民事诉讼法鉴定人意见扩展阅读:

司法鉴定的步骤:

1、委托阶段。这是司法鉴定程序开启阶段。委托人应向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司法鉴定委托书,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要求出具委托书。

委托人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材料要真实、完整、充分;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否则,鉴定出的结论会被法庭和其他当事人质疑甚至被重新鉴定。

2、受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司法鉴定机构要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审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否属于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2)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是否合法;

(3)鉴定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充分。对符合上述要求的鉴定委托,予以受理,作出受理的决定并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

3、鉴定阶段。该阶段中,司法鉴定机构指定或者选择本机构中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二名司法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名;对不同的鉴定事项有不同的鉴定方式。

4、补充鉴定阶段。这个阶段的发生是根据委托人的请求进行的,主要原因是:委托人增加新的鉴定要求的;委托人发现委托的鉴定事项有遗漏的;委托人在鉴定过程中又提供或者补充了新的鉴定材料的;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

⑨ 鉴定意见在(民事为诉讼法)修改以前被称为

“鉴定意见抄”在《民事为诉讼法》修改以前被称为“鉴定结论”。


新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强化了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

司法鉴定在民事诉讼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民事诉讼法对鉴定结论的修改,我国证据制度日趋完善。并且通过完善一系列制度来还原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

比如:证据经双方当事人质证才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为了更全面地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新民事诉讼法一方面规定了鉴定人出庭制度,一方面还增设了专家辅助人制度,这在客观上平衡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实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对抗;

同时,为了便利当事人完成应承担的举证责任,新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启动司法鉴定的申请权,体现了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新民事诉讼法对鉴定意见及其适用的一系列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⑩ 民事诉讼法 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出具的专业意见是否是一种法定证据种类

一、鉴定意见(结论)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是指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称之为鉴定意见。《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七)鉴定意见;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二、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1、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2、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参与专业问题之外的法庭审理活动。三、鉴定人拒绝出庭的,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热点内容
政党法治化 发布:2025-10-05 03:36:17 浏览:82
立法人常 发布:2025-10-05 03:31:50 浏览:344
法律援助经费自查报告2015 发布:2025-10-05 03:30:00 浏览:79
投标授权人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10-05 03:27:49 浏览:618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汇编 发布:2025-10-05 02:25:53 浏览:47
法院通告书 发布:2025-10-05 02:24:17 浏览:378
邮政职业道德 发布:2025-10-05 02:23:33 浏览:515
简述行政法主体6 发布:2025-10-05 02:15:43 浏览:426
2017民法热点案例 发布:2025-10-05 02:14:09 浏览:878
转继承司法解释 发布:2025-10-05 02:05:08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