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情节显著轻微

刑事诉讼法情节显著轻微

发布时间: 2021-01-21 06:37:49

① 情节显著轻微 不认为是犯罪为何不终止审理,而宣告无罪

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认定是通过审理以后才能得出的结论。如果不进行审理怎么能够得出不认为不是犯罪啊。所以,不能终止审理,只有审理以后才能宣告无罪。

② 决定书上。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和刑诉法15条1项都有。这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吗

如果在调查期间,遭到了羁押,最后无罪释放,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③ 犯罪情节轻微与情节显著轻微有什么区别

1、法律定性不同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犯罪情节包括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犯罪情节是否轻微,应该结合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综合评定,量刑情节对犯罪轻重起着调节器的作用。

2、法律后果不同

刑法》第三十七条【非刑罚性处置措施、职业禁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诉讼法情节显著轻微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④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该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这句话该公安,检察院

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在刑诉法总则中,这句话适用于公检法三机关,认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这一司法、执法行为,发生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哪个阶段,就由哪个机关适用这一条。

⑤ 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要怎么理解啊

  •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处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是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和标准。

  • 刑诉法第15条第(一)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作为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宣告无罪的情形。

  • 犯罪构成要件:

    四要件说是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从苏联学习过来的。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法系的产物。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一犯罪构成理论模式虽然存在陈旧、机械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a.说明某种犯罪危害了什么样利益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客体。犯罪总是侵害了一定利益的。故意杀人罪侵害了人的生命权,故意伤害罪侵害了人的健康权,盗窃罪侵害了公私财物所有权,等等,诸如此类。犯罪所侵害的利益实质都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因此,犯罪客体就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在刑法中,不侵害任何社会关系的犯罪是不存在的,因此,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要件。

    b.说明犯罪是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什么样的行为,使客体受到什么样危害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首先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没有危害行为,就没有构成犯罪的前提。其次,是指危害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不管具体的犯罪行为表现形式如何复杂或具体的危害结果表现形式如何,他们都是犯罪构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c.说明犯罪是由什么样的人所实施的要件,在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犯罪的主体情况尽管千差万别,但作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处都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犯罪,也应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

d.说明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主观心理状态的要件,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两种形式,即故意和过失。每种犯罪都必须具有一定形式的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则不构成犯罪。

⑥ 检察院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吗

是的。
法定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酌定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从刑事诉讼法规定看,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依照刑法规定,以下几种情形可以适用这种不起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刑法》第10条)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刑法》第22条)
(3)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刑法》第20-21条)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刑法》第22条)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刑法》第24条)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刑法》第27条)
(7)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刑法》第28条)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67条、第68条)。
证据不足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⑦ 选什么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应作出的决定是()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应作出的决定是C 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15条 第一款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的标准是

具体罪名的标准不一样 要看你问哪条罪了

⑨ 危害行为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免于处分

一、《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专罪。”
二、《刑事属诉讼法》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因此,完整的表述应当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请特别注意,不能说免于处分,免于处分的前提是有罪。而不认为是犯罪,其本身就是无罪的。这二种表述有严格的区别,意义完全不同。

⑩ 认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适用刑罚。“犯罪情节轻微”是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认定,还是必须要法律条文规定

认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适用刑罚。“犯罪情节轻微”是由法院根版据具体案情认定的。

根据《中权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10)刑事诉讼法情节显著轻微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热点内容
北京法院事业 发布:2025-10-04 02:26:47 浏览:690
法院执行信息网 发布:2025-10-04 02:21:37 浏览:850
道德经说的是什么 发布:2025-10-04 02:02:13 浏览:95
广州走私律师 发布:2025-10-04 01:58:30 浏览:471
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发布:2025-10-04 01:58:09 浏览:407
社会道德缺失的事例 发布:2025-10-04 01:49:18 浏览:86
轮胎店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4 01:33:43 浏览:355
民法通则赠与 发布:2025-10-04 01:01:35 浏览:484
2014年法律服务工作计划 发布:2025-10-04 00:59:42 浏览:258
劳动法违法常识 发布:2025-10-04 00:32:12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