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对安全卫生的规定

劳动法中对安全卫生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1-21 20:00:36

1. 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定是那些

ABCD
《劳动法》
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专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属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题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国家建立伤亡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2. 在劳动法中关于职工安全卫生设施的投入有关规定

劳动法中没有
安全生产投入制度中有

三、编制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确定项目,落实资金、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安全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与投入时间等)。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
2、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项目范围应包括:
2.1 安全技术: 以防止火灾、爆炸、工伤等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回收处理、通风降温等。
2.2隐患整改项目
2.3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资金;
2.4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的人员、时间投入。
2.5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
2.6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职工保健的费用。
2.7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服装、安全帽、安全手套、防护眼罩、防尘、防毒口罩等)费用以及各种用品的使用年限;
2.8保健费的发放:保健费(个人) = 职工体检费用 + 职业病预防费用 + 消暑饮料费用。
四、应急救援投入
五、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
应急救援设施(如防火墙、安全通道、消防用具、抢险救灾的工程设施及器具、警示标志、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联络器材、抢险救灾车辆、围堤、回收装置等)、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
六、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
七、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
八、参与应急救援及演练人数、时间投入。
九、安全宣传教育投入。
十、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
十一、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
十二、安全专题板报(或报纸)、宣传栏、安全宣传稿件、传单等费用。
十三、日常安全管理投入。
十四、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应包括安全员(兼职和专职)人数、安全员的工资、津贴和办公支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建立及运行维护费用。
十五、安全奖励基金投入 。
安全奖励基金应分为安全先进集体和安全先进个人的奖励,对其进行定期奖励。对突发事件的先进集体或个人可单独进行奖励。

3.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以下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D.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实行提前退休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不是说可以要求劳动者提前退休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动法》对劳动者的规定。A提高职业技能,B执行劳动安全卫生

B执行劳动安全卫生

5. 劳动法卫生安全制度的基本内容

劳动法卫复生安全制度的制基本内容: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6.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

1、宪法: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第43条,48条均有规定。

2、刑法:刑法第115条规定“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113条(交通)114、187条均有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的内容”。

3、劳动保护基本法:由于目前,我国暂时没有建立《职业安全卫生法》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起到了劳动安全卫生领域的基本法作用,也是我国制定各项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法律的依据。

4、劳动保护专项法:是针对特定的安全生产领域和特定保护对象而制订的单项法律,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劳动保护行政法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由国务院发布

6、各部门发布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如劳动部《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违反的行政处罚办法》、《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防护用品规定》。

7、劳动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各地方不同。

8、安全及卫生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作业场所分级标准。

9、其他要求:指产业实施规范与政府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

(6)劳动法中对安全卫生的规定扩展阅读:

法律制度内容:

1.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制度。

2.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高温、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对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措施主要有:

(1)上岗前培训。未成年工上岗,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2)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3)提供适合未成年工身体发育的生产工具等。

(4)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职业安全卫生法

7.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的,有什么后果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违反劳动法的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专3种:
(1)行政责任。是指属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的领导或职工违反劳动法、企业内部劳动规章而引起的在行政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民事责任。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或双方的约定,而导致其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第11条的规定,违反劳动法的民事责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违反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另一种是侵害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权利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等。
(3)刑事责任。是指行为违反了刑法规定,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情节和后果严重,已构成犯罪的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凡是违反劳动法情节严重,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8. 以下属于《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A、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制度、规程和标准。
B、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C、经过专门培训后劳动者就可从事特种作业

9.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该符合怎样的标准

根据《劳动法》第53条的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关于本条的理解,根据《劳动法条文说明》第46条的规定,《劳动法》第53条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主要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如:女工卫生室、更衣室、饮水设施等)。《劳动法》第53条中,“国家规定的标准”主要指劳动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

10. 《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不为求赏,愿源意帮忙!

正确的答案应当为:A、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 D、同时投产和使用。

《劳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这就是所谓的“三同时”原则。

以上意见,供参考!

热点内容
申请法律援助要工资 发布:2025-10-03 22:20:23 浏览:203
南大经济法拟录取 发布:2025-10-03 22:20:11 浏览:826
初级经济法中的税率会给吗 发布:2025-10-03 22:20:01 浏览:2
劳动法不提前通知的经济补偿金 发布:2025-10-03 22:19:26 浏览:946
学校的规章制度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10-03 22:07:34 浏览:768
民事诉讼法简答题汇总 发布:2025-10-03 22:02:42 浏览:976
法院法律监督 发布:2025-10-03 21:51:43 浏览:182
关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演讲 发布:2025-10-03 21:46:38 浏览:776
河南西华法院 发布:2025-10-03 21:42:14 浏览:92
婚姻法是基本法吗 发布:2025-10-03 21:37:08 浏览: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