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十七条款
⑴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段对协解补偿金如何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段对协解补偿金计算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⑵ 违反中华人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十七条
劳动部《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已经废止,不再执行。其中第十七条是对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罚规定,现按《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执行。
劳动部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已于2010年11月1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7号废止)
劳部发〔1994〕532号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应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除责令其补交所欠款额外,可以按每日加收所欠款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收入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⑶ 劳动法第一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专及其效力】订属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条文注释】
本条所指的“法律、行政法规”,既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也包括以后颁布实施的法律、行政法规;既包括劳动法律、法规,也包括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的订立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主要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和劳动合同的内容都必须合法。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若订立时某一条款依据的法律、法规在此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中作了修改,导致该部分内容与新出台的新法律、法规不一致时,该条款的内容并不违法,但是,要根据新的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变更。
⑷ 劳动法总则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解释】本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以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的事项。
《劳动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及其效力】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条文注释】
本条所指的“法律、行政法规”,既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也包括以后颁布实施的法律、行政法规;既包括劳动法律、法规,也包括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的订立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主要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和劳动合同的内容都必须合法。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若订立时某一条款依据的法律、法规在此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中作了修改,导致该部分内容与新出台的新法律、法规不一致时,该条款的内容并不违法,但是,要根据新的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变更。
⑸ 怎么理解《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最好有详尽的解释.
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专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属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二层意思:
1、2008年1月1日前订立且在2008年1月1日后合同还末到期的,继续按原合同履行。
2、订立劳动合同的次数要从2008年1月1日后订的计算。
⑹ 劳动法第17条,我违反了吗
你还没有毕业,你们之间的关系不使用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⑺ 新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不适用与08年1月1日以后签订的劳动合同吧
公司的说法荒唐,你的理解也不咋的。
你已经在公司连续工作超过12年,符合《回劳动合同法》第十答四条第二款第一项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只要你愿意,公司必须与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是公司发善心、施舍你。
因此,公司出尔反尔在8月14日突然通知说不再续签,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你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要么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要么要求公司承担支付《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二倍的赔偿金的法律责任,且需要支付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⑻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回的名称答、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⑼ 公司给我们签的劳动合同没有包含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内容
十七条的中的事项属于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内容,劳动合同不具备前述内容属于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
⑽ 劳动合同没有具有以下条款,按照劳动法第17条属于违法吗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你所指的“工龄工资补贴金”,在《劳动合同法》中叫经济补偿金版,合同到期不权续签并不一定有经济补偿金,具体分为三种情况,一、合同到期后,单位在不低于原待遇的情况下,假如个人提出不再续定的,无经济补偿金;二、合同到期,单位提出不续定的,有经济补偿金;三、合同到期后,单位降低以前的待遇,个人可以拒绝续签,并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你的情况可以得到5个月的应发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希望我的答案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