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岗位设置
『壹』 公务员、参公单位、事业编制这三个有什么区别哪个最好呢
没有最好之说,只有适合之说,下面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参公的各自的简介,大家可以自行区别一下。
1、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政府机关的正式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各级地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政治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2、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以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对、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政府招待所、政府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政府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3、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贰』 事业编制可以有几种途径转为行政编
事业编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转为行政编制:
1 参加公务员考试
每年我国都有国考和省考的考试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人员,那么必须不在事业单位的服务期之内经过单位同意才可以参加考试。
2 优秀提拔
这一类是指符合一些条件的精英人群,尤其是稀缺型的高科技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打算考公务员,必须是不在事业单位服务期限内,并且要经过单位同意。
3 公选
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党政机关内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领导职务。公开选拔面向社会进行,而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进行。
(2)劳动法关于岗位设置扩展阅读:
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实施范围
1. 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叁』 用工单位外包与派遣员工是劳动法上面定义的临时工吗单位设置临时工岗位的要求是什么,有时限吗
还是不同的 至少说临时工还是跟单位有合同 已完成某一定量的合同,外包以及派遣跟专单位基属本没有关系。一般说的临时工,在普通企业来说 就是钟点工,或者 刚好有个项目or活动需要临时请点人,在事业单位的临时工主要是跟正式工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没有编制和福利 薪资待遇不同,但是事业单位的外包 派遣 是跟事业单位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员工来的。也不会存在10年无固定合同之类的。
『肆』 人力资源管理要学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既要考虑组织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强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支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核心机构,承担一系列充分激发人才潜能的工作流程,除了招聘,还包括员工的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包括工资、医保、社保等),甚至整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塑造。
在本科阶段,学校会开设相关专业课会帮助学生了解以上各个环节,并安排实习,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学生还须学习企业运作的规律,接触一些财经类课程。同时,相关法律、心理学、统计学等知识这个专业也有所涉及。
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所交叉,两个专业非常相似。不过同样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偏重学习和人打交道,行政管理则偏重学习管物,如办公设备、办公场所、车辆、会务、前台等。
考证的话主要考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师。
(4)劳动法关于岗位设置扩展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八大模块或者六大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管理。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核心思想所在,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伍』 全勤奖是怎么定义的是指一个月一天不拉的上下来吗公休包括在内吗
全勤奖是公司给员工的一种奖励、一种福利,是为了鼓励努力工作、为公司尽心尽力的员工的,结合公司实际,而且全勤奖并不是工资的一部分。全勤奖不得限制正常休假天数。且全勤奖不属于正常工资范畴之内的钱款。为更好地促进公司管理工作,特别加强岗位纪律,提高公司运营的稳定性及确保完成各项业务任务,特修订全勤奖制度。
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均未对全勤奖设置强制性规定,这完全是一种公司内部的奖惩管理制度。一般当月在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内未出现任何请假、迟到、早退及旷工情况者,公司给予全勤奖。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全勤奖的详细说明最好是写入劳动合同中。
(5)劳动法关于岗位设置扩展阅读:
全勤奖的制度:
a. 当月未出现任何迟到、早退、请假、旷工者,公司给予全勤奖。
b. 当月无论请事假或病假(不计时),均扣除本月100%全勤奖。
c. 当月旷工一次即扣除100%全勤奖。
d. 若员工未能按公司要求加班者,均扣除本月100%全勤奖。
f. (迟到加早退) 时间累计超过5分钟(包含5分钟)者,均扣除本月100%全勤奖。
g. 新员工在试用期内没有全勤奖。
h. 全勤奖压后2个月发放(如,3月份的全勤奖于4月份的工资里发放)。另,提交《离职申请书》者,未发放的全勤奖不再发放。
以上均由考勤卡和其他考勤方法计,按公司上班时间(包括加班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