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雇员

劳动法雇员

发布时间: 2021-01-22 13:27:40

1. 雇佣关系受劳动法保护吗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参考资料),只要符合这内三个条件,就成容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你和用人单位之间明显构成劳动关系,如果仲裁结果下来了,如果对你不利,要在法定期限内起诉。

2. 劳动法规定在一个单位工作多少年算长期雇员

按照《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满一年的,视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如下几个事项:
1.“连续订立两次”是从《劳动合同法》实行之日即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2.用人单位第三次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a.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为,用人单位第三次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可以拒绝与该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但若用人单位同意与该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除非该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第三次续订各地有不同的解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则认为,除非劳动者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第三次必须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且除非该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下列几种: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会终止:
1.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或达到退休年龄的;
2.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3.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4.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2.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7.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0.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 劳动法适合个人雇佣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4. 劳动法中,雇员的定义

属于,他们都领工资啊

5. 突然改雇员工用劳动法怎么维权

如果对用工单位改雇员工的相关做法有异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依据劳动法并提供相关证据进行维权。或可以通过司法诉讼到法院起诉维权,供参考。

6. 劳动法中关于用人单位用工有几种方式

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形式。目前用工形式一般有三种:

1、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2、承揽合同关系。

承揽关系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合同法》第251条规定了承揽合同,以及相关章节又分别规定了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 、居间合同。

3、雇佣关系。

雇佣合同,我国法律没有进行规定。“即受雇人于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内,为雇佣人服劳务,雇佣人负担给付报酬的契约”。

(6)劳动法雇员扩展阅读:

劳动用工的误区

误区一

规章制度出台后即能约束员工。

企业都知道,可以制定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经营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于是几乎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的需要出台了大大小小或繁或简的规章制度。

许多企业认为当然可以,因为制定规章制度是法律赋予企业的权利,是用工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但正确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法律赋予企业此项权利的同时,为了防止此项权利的滥用导致员工合法权益受损而设定了相应的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主要包括三项:

①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合法,即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能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等相违背;

②规章制度要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即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要经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至少是职工代表同意;

③规章制度要向员工公示,即规章制度出台后要公开告知员工。法律同时规定,以上三项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条件,则其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的裁判依据。而实践中此类有问题的规章制度比比皆是,这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误区二:

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只需签试用期合同,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

企业可以对新进员工设定试用期,许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占据主动,防止被“套牢”,往往同试用期内的员工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只签订一纸“试用期合同”,实际上这种作法适得其反。

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同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劳动关系的作为事实劳动关系仍受法律保护,而作为事实劳动关系,企业要终止必须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应依法补偿;法律还规定,只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显然,试用期内不签劳动合同或只签试用期合同,企业本来是想防止被“套牢”,实际上恰好被“套牢”,因此,此种做法不可取。正确作法应是同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包含试用期的内容。

此外,许多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所以企业不需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其实不然。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虽未最终确定,但确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

误区三:

员工辞职需单位批准。

或许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许多企业和员工仍然认为员工辞职要写辞职申请,要得到单位批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现行法律规定得很明确,员工辞职只需提前30天通知企业即可,没有其他条件。

误区四:

为员工办理退工手续是企业的权利和“砝码”。

这样的案例随处可见:劳动关系结束后,员工要求企业办理退工手续,而企业则以不为员工办理退工手续为手段或谈判的砝码,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或退还培训费等。

由于企业不办理退工手续造成员工无法再行就业,员工要求企业赔偿工资损失,最终员工要求赔偿损失的请求获得了法律的支持。

员工胜诉的原因主要在于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应当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7日内为员工办理退工手续,这是无条件的,同时法律规定,如不及时办理造成员工损失的,企业应当赔偿。

而企业的败诉则在于企业错把为员工办理退工手续这一法定义务当成了自己的权利和有利于已的谈判砝码。这一误区非常普遍,特别应引起企业的重视。

7. 劳动法雇佣问题

按社保规定抄,职工在岗期间,正式登记袭注册的法人企业(公司)必须为职工缴纳养老金。职工退休后,当地社保局根据该职工的缴费年限和缴纳数量(按规定)确定其退休金数额,并且予以逐月支付,与原公司无关。
员工工作到退休年龄,由企业或雇主一次性支付一笔退休金给工人作为养老等开支,这于法无据,纯属企业或雇主的个人行为。事实上,如果企业这么处理,则说明企业长期违法,未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保金;如果是私人雇主(非企业法人单位),则法规无相应规定,也就是说雇主可以这么做,也可以什么都不做。

8. 在劳动法里雇员如要求不要三金可以吗

不可源以!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是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的范畴。

《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热点内容
私营企业劳动法 发布:2025-10-03 17:52:39 浏览:884
集装箱运输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3 17:44:33 浏览:71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发布:2025-10-03 17:41:16 浏览:910
最强法律效力的证据是什么 发布:2025-10-03 17:40:39 浏览:408
劳动法7日辞工 发布:2025-10-03 17:40:38 浏览:138
下列哪些是党内规章 发布:2025-10-03 17:40:37 浏览:300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发布:2025-10-03 17:40:30 浏览:348
退休年龄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10-03 17:39:06 浏览:668
在派出所签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03 17:37:50 浏览:754
我想法律咨询应该去找什么部门 发布:2025-10-03 17:35:39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