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绩效占工资比例
A.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绩效工资不能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几
一般都不会超过40%。
绩效工资是近年来采取的一种公司激励方式。
至于占个人收入的比重回,这个并没答有正规的规定。因为属于企业自己的行为,而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这个比例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销售行业,基本工资一般比较低,甚至都没有基本工资,完全靠销售业绩的提成来赚取薪资。这个销售业绩的提成就是所谓的绩效工资,可见比例是有很大差别的。
传统行业的不同岗位绩效也是差别很大的。
比如行政岗位,工人,技术员,管理人员等,他们的工作方式不一样,所采取的绩效管理模式不一样,这个绩效比例也是很有悬殊,但是一般都不会超过40%,超过了,这些拿固定收入的人就人心惶惶了。感觉干活总有一双眼睛盯着,很是不踏实。最后活都没法干了。
公司以前有过,本来是40%,后来调到20%不到一年,就取消绩效考核了。
尤其是行政管理岗位,以及联合作业的岗位,发下这个计算绩效的成本远远高于实际的管理成本,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所以说既然是激励机制,那么就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合理计算,最终目的是成功激励员工,所以不要苛求什么正规比例。
B. 新劳动法中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
新劳动法中对于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没有进行规定。
工资的专构成,属于用人单位属薪酬制度的一部分,可以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法律不干涉。
用人单位每月支付给正常出勤的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C. 绩效工资(占工资20%)打折,违法劳动法规定吗
不管是否是农村户口都应当缴纳五险,绩效本身就是按照业绩发放的,合法
D. 劳动合同法中如何规定年薪中绩效工资
新劳动法中对于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没有进行规定。
工资的构专成,属于用人单位薪酬制属度的一部分,可以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法律不干涉。
用人单位每月支付给正常出勤的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更多精彩内容来源重庆律师在线 http://china.findlaw.cn/chongqing
E. 绩效工资占工资的多少比例是合理的,国家有规定吗
没有规定,抄只要全部工资不袭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即可。
《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F. 工资中包含30%绩效工资合法吗
劳动法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绩效工袭资的占比,事实上劳动法连企业采取哪种工资结构、是否必须设置绩效工资都没有规定,完全由企业依据管理的需要而设定,只是规定了在发放时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问题中的绩效工资其实可以理解为浮动工资,浮动工资可以是绩效工资、也可以是奖金、提成等等形式。至于浮动工资的比例往往因岗位性质不同而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如销售人员、生产一线的浮动工资比例通常会大于50%,甚至是全浮动;而技术研发人员通常会小于50%,以40%、30%居多;职能后勤人员浮动比例会更小,通常为30%、20%。总的原则可以归纳为,对企业业绩产生的影响越大,其工资中浮动工资的占比也就越大。
G. 请问一下,劳动法中,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并未对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作出规定,劳动法对企业工资分配事实规定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工资随经济效益和物价水平增长,最低工资保护,企业内部采用那种工资分配形式,属于企业自主权。不过,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是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劳动法规规定,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订立应当经过员工民主讨论,制定中有工会和职工代表参与,且经过公示,内容合法。
公司按绩效考核,排除不可抗力影响,员工不能达标达到一定次数的,属于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二)款规定,公司应当对其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岗位。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的,公司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但因此解除合同应当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一个月支付经济补偿金。
拓展资料
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Merit pay)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
用马克思的三种劳动论来说,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员工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来支付工资,是典型的以成果论英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主要有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形式。绩效工资从本义上说,应是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
绩效工资制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若使它能更好发挥作用,雇主必须确信能有效地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传统的绩效工资制通常是个人绩效,对员工绩效增加认可的形式通常是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基本薪资。绩效工资是以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以绩取酬”。
H. 企业考核工资占收入比例法律法规
一般都不会超过40%。
绩效工资是近年来采取的一种公司激励方式。
至于占个人收入的内比重,容这个并没有正规的规定。因为属于企业自己的行为,而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这个比例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销售行业,基本工资一般比较低,甚至都没有基本工资,完全靠销售业绩的提成来赚取薪资。这个销售业绩的提成就是所谓的绩效工资,可见比例是有很大差别的。
传统行业的不同岗位绩效也是差别很大的。
比如行政岗位,工人,技术员,管理人员等,他们的工作方式不一样,所采取的绩效管理模式不一样,这个绩效比例也是很有悬殊,但是一般都不会超过40%,超过了,这些拿固定收入的人就人心惶惶了。感觉干活总有一双眼睛盯着,很是不踏实。最后活都没法干了。
公司以前有过,本来是40%,后来调到20%不到一年,就取消绩效考核了。
尤其是行政管理岗位,以及联合作业的岗位,发下这个计算绩效的成本远远高于实际的管理成本,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所以说既然是激励机制,那么就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合理计算,最终目的是成功激励员工,所以不要苛求什么正规比例。
I. 员工绩效工资占员工工资的多少合适
劳动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绩效工资的占比,事实上劳动法连企业采取哪种工资结内构、是容否必须设置绩效工资都没有规定,完全由企业依据管理的需要而设定,只是规定了在发放时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问题中的绩效工资其实可以理解为浮动工资,浮动工资可以是绩效工资、也可以是奖金、提成等等形式。至于浮动工资的比例往往因岗位性质不同而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如销售人员、生产一线的浮动工资比例通常会大于50%,甚至是全浮动;而技术研发人员通常会小于50%,以40%、30%居多;职能后勤人员浮动比例会更小,通常为30%、20%。总的原则可以归纳为,对企业业绩产生的影响越大,其工资中浮动工资的占比也就越大。
J. 国企里工资组成是基本工资加绩效,绩效这部分怎么算,占比例大吗求解答
国企绩效工资计算办法有企业自主确定。
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按照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原则和最低工资保护规定,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国企职工工资分配涉及绩效工资比重由企业自主确定。
首先,国家律法里对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是没有硬性规定的,这之中的比例可以由单位自己调整。但基本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稳定或者稳定发展的企业,一般可以参照:
普通员工: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80%和20%;
中基层管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70%和30%~60%和40%;
高层管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60%和40%~40%和60%;
销售人员:基层比绩效工资(佣金、奖金等)占60%以上,中层和高层绩效工资的比例要低一些。
技术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项目奖金的方式,一般前两者基本工资比例要大些,后者额度要大些。
(10)劳动法绩效占工资比例扩展阅读
现代薪酬管理的四大目标:
1、吸收组织需要的优秀员工。
合理的高报酬不仅能为员工提升工作的热情还能为组织的未来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达到效率目标。
薪酬效率目标的制定其本质就在于要用适当的薪酬花费给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要站在产出的角度分析即薪酬能为组织绩效带来最大价值利益;
第二要站在投入角度分析即要实现薪酬成本的优化控制,用最合适的花费为组织谋取最大的利益。
3、起到激励作用。
薪酬发放的本质即在于对员工努力工作的付出提供等值的报酬。只有在员工的付出能够在得到相应的让其满意的报酬时,员工才能更有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4、尽力做到公平的原则。
薪酬公平要做到分配、过程、机会三方面的公平。分配公平即组织在进行人事决策与奖励措施时符合公平的要求;过程公平即组织多依据的标准方法要符合公平性,程序过程要公开、公平、公正;机会公平即组织要提供给员工相同的发展机会,不搞内部认定制等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