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繁重体力劳动者标准
Ⅰ 劳动法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是指什么
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3869-1997)中规定的第Ⅲ级的体力劳动强度版。
体力劳动强度的大权小是以劳动强度指数来衡量的。
劳动强度指数是由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平均能量代谢率两个因素构成的。
劳动强度指数越大,体力劳动强度也越大。反之,体力劳动强度小。
标准中规定:劳动强度指数小于15,体力劳动强度为I级;大于15小于20,为Ⅱ级;大于20小于50,为Ⅲ级。
若需了解其工种劳动强度的大小,请当地劳动部门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实际测量和计算。
目前没有列举。
Ⅲ级体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746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建筑工地现场施工工人如搬运工、搅拌工等等应该都是。
Ⅱ 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
劳动法抄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袭动标准,一般属于强行性法律规范,以绝对肯定的形式予以规定,具有必须严格执行的法律约束力,具有单方面的强制性,不能由当事人协议予以变更。
劳动标准是指对劳动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如文字描述)或者以定量形式(如数据、图表)所作出的统一规定。
它以涉及劳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决定,或由有关方面批准,以多种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劳动法的繁重体力劳动者标准扩展阅读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Ⅲ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1)工种
2
交通部门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名称表
序号
工种名称
工种性质
劳动条件
1
疏浚管线工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1.操作方法:建设码头,需架设排泥管线,因地面松软,不能使用机械,完全靠人工扛,将管子一节一节地接起来,一条管线四、五米长,管线出口处还要搭3米高的架子,管子由人工扛上去。管线还要经常维修,一年四季不断。
2.劳动强度及负重情况:每根管子重1吨多,至少要由8名工人铺上大杠将管子移到位子上,两根管子对接处有24个螺丝,需用18寸的大搬手拧紧。 2
人力抛石工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1.操作方法:将石头装上船,运到抛石区域,由人工将石块从船上抛入水中。
2.劳动强度及负重情况:石块的重量,一般小块重40~50公斤,中块重70~100公斤,大块重100公斤以上。每人每天装石5~6米3,抛石3~4米3。 3 砌坡工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1.操作方法:在码头修、筑防浪堤和护坡。 2.劳动强度及负重情况:由人工将石料抱,背、搬到作业区。有时还要走7~10米长的跳板,石料小则30公斤,大则100多公斤,每人每天要完成3-43米3。
4
海滩救助打捞船船员和海滩救助打捞
工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1.操作方法:打捞沉船及触礁搁浅的船舶。 2.劳动强度:在沉船及触礁的地方,海底,情况复杂,作业条件差。海上气候变化大,船员在颠簸剧烈的船上作业,或下水作业,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都很大,打捞工作一年四季不断。
5
公路养路工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路面翻修,挖补坑槽,加固、修补缺口等工作中,所用砂砾料的开采加工破碎及清除塌方和沥青的搬运、石层洒料摊铺、打夯都是手工作业。
主要分散在农村、边疆或高原地区,长年露天作业,从事公路大、中修和维护,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经常在烈日或严寒条件下工作(砂石路面物尘大,沥青路面、熬炼沥青时受沥青烟危害),环境艰苦。
Ⅳ 劳动法对体力劳动分类,能不能用重量来确定
要看什么工种吧,正规企业里有分室外作业和室内作业,室外作业有高危高空作业等,一般这类都有规定给予相应补偿的,而我知道的像建筑工地啊等这些还是有很多工人的权益没能完善的
Ⅳ 劳动法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指的是什么
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3869-1997)中规定的第Ⅲ级的体力劳回动答强度。
体力劳动强度的大小是以劳动强度指数来衡量的。
劳动强度指数是由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平均能量代谢率两个因素构成的。
劳动强度指数越大,体力劳动强度也越大。反之,体力劳动强度小。
标准中规定:劳动强度指数小于15,体力劳动强度为I级;大于15小于20,为Ⅱ级;大于20小于50,为Ⅲ级。
若需了解其工种劳动强度的大小,请当地劳动部门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实际测量和计算。
目前没有列举。
Ⅲ级体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746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建筑工地现场施工工人如搬运工、搅拌工等等应该都是。
Ⅵ 劳动法规定女性不能从事三级以上体力劳动。请问诸位:三级怎么规定的标准
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包括:
1、Ⅲ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746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Ⅳ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2700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Ⅶ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最大年龄是多少
1、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回年满55周岁。答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3、一般超过退休年龄,单位可以聘用,但签订的是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
Ⅷ 《劳动法》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是什么意思
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中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8)劳动法的繁重体力劳动者标准扩展阅读:
Ⅰ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能量代谢率 energy metabolic rate(M)
某工种劳动日内务类活动和休息的能量消耗的平均值,单位为kJ/(min·m2)。
2.2 劳动时间率 working time rate(T)
工作日内纯劳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2.3 体力劳动性别系数 sex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S)
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引起男女性别不同所致的不同生理反应,使用了性别系数。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2.4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 way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W)
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引起人体不同的生理反应,使用了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方式系数为1、扛方式系数为0.40、推/拉方式系数为0.05。
2.5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intensity index of physical work(Ⅰ)
用于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指数大,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小。
Ⅸ 劳动法里说的N级的体力劳动强度具体是指什么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
(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日发布 1984年12月1日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 基本定义
1.1 平均劳动时间率 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通 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 能量代谢率 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 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计算方法见附录A。
2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劳动强度指数 ┃
┠—————————————————————————————┨
┃Ⅰ <15 ┃
┃Ⅱ ~20 ┃
┃Ⅲ ~25 ┃
┃Ⅳ >25 ┃
┗━━━━━━━━━━━━━━━━━━━━━━━━━━━━━┛
2.1 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 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 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4 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附录A 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
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补充件)
A.1 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
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表A1 劳动时间测定记录表
┏━━━━┯━━━━━━┯━━━━━━┯━━━━━━━━━━━━━━━┓
┃动作 │开始时间 │耗费工时 │主要内容(如物体重量、动作频 ┃
┃名称 │(时、分) │(分) │率、行走距离、劳动体位等) ┃
┠————┼——————┼——————┼———————————————┨
┃ │ │ │ ┃
┠————┼——————┼——————┼———————————————┨
┃ │ │ │ ┃
┠————┼——————┼——————┼———————————————┨
┃ │ │ │ ┃
┗━━━━┷━━━━━━┷━━━━━━┷━━━━━━━━━━━━━━━┛
A.2 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
根据表A1的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然后分别计量从事各类劳动与休息时呼出气的体积,按表A2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平方米)。
表A2 能量代谢率测定记录表
┏━━━━━━━━━━━━━━━━━━━━━━━━━━━━━━━━┓
┃工种: ┃
┠————————————————————————————————┨
┃姓名: ┃
┃体重: 公斤 ┃
┠————————————————————————————————┨
┃1 采气时间: 分 ┃
┠————————————————————————————————┨
┃2 采气量(气量计的终读数减去气量计的初读数) 升 ┃
┃气量计的终读数 升 ┃
┃气量计的初读数 升 ┃
┠————————————————————————————————┨
┃3 量气时气温 ℃ 气压 帕斯卡 ┃
┠————————————————————————————————┨
┃4 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由标准状态下 ┃
┃干燥气体体积换算表查得 ┃
┠————————————————————————————————┨
┃5 换算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量乘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 ┃
┃换算系数 升 ┃
┠————————————————————————————————┨
┃6 换算每分钟呼气量: 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时间 升/分 ┃
┠————————————————————————————————┨
┃7 换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 ┃
┃每分钟呼气量/体表面积 升/分· 米 ┃
┠————————————————————————————————┨
┃8 计算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 ┃
┃logYe = 0.0945-1.15984 ……..(1) ┃
┃log (13.26-4.1868Ye)= 1.1648-0。0125x…..(2) ┃
┗━━━━━━━━━━━━━━━━━━━━━━━━━━━━━━━━┛
A.3 劳动强度指数Ⅰ计算方法
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I=3T+7M
式中:
Ⅰ——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
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平方米);
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
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注:净劳动时间,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全部时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永中、李天麟。
===========================================================
若需了解某工种劳动强度的大小,可请当地劳动部门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实地测量和计算。
Ⅹ 劳动法关于员工年龄的限制
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年满16周岁,男不超过60,女不超过50(管理岗位不超过55)为劳动适龄年龄。但是之后会慢慢延迟这个时间,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后就不能和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了,但是可以按照雇佣的方式工作。
我国《劳动法》对用工年龄的规定是:
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也就是说,单位招用16岁以下未成年人为劳动者即为雇佣童工。
另外,《劳动法》也对年满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劳动者作出了明确解释和保护规定:
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
第三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10)劳动法的繁重体力劳动者标准扩展阅读: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工人,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并享受原单位矽肺病人在离职休养期间的待遇。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干部,也可以按照本条的办法执行。
不具备退休条件,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应该退职。退职后,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四十的生活费,低于二十元的,按二十元发给。
退休工人易地安家的,一般由原单位一次发给一百五十元的安家补助费,从大中城市到农村安家的,发给三百元。退职工人易地安家的,可以发给相当于本人两个月标准工资的安家补助费。
工人退休、退职后,不要继续留在全民所有制单位。他们到城镇街道、农村社队后,街道组织和社队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街道、社队集体所有制单位如果需要退休、退职工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以付给一定的报酬,但连同本人退休费或退职生活费在内,不能超过本人在职时的标准工资。
对于单身在外地工作的工人,退休、退职后要求迁到家属所在地居住的,迁入地区应当准予落户。
过去有关工人退休、退职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已按有关规定办理了退休的工人,其退休费标准低于本办法所定标准的,自本办法下达之月起,改按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发给,但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连续工龄不满二十年的,只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
改变退休费标准后的差额部分一律不予补发。已按有关规定办理了退职的工人,其待遇一律不再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