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消极怠工

劳动法消极怠工

发布时间: 2021-01-23 15:30:57

『壹』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和消极怠工问题

1、离职工资应该在离职手续办理时,一次性结清;如果员工满月离职,按月工资标准发放,如果未满月离职,计算公式为: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2、关于消极怠工,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处罚,如果消极怠工已经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了,可以各劳动者追加缺失;
3、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贰』 请问下劳动法对消极怠工有什么处罚没

这个主要依据你们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叁』 消极怠工旷工怎么处理

第一步,针对消极怠工旷工的行为,在《劳动法》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处内罚措施。一般,可将工资容与奖金分开,主要对奖金进行扣罚。(关键是制定的规定,要让全体职工签字按手印)
第二步,收集个别职工怠工旷工的证据,比如:签到簿、打卡机等。
第三步,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立即启动处罚程序,严惩不贷。

『肆』 因员工消极怠工开除要对员工赔偿吗

一,《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1,这里规定的是;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2,目的;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1,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

2,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3,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

符合上述三条,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三,关于具体的内容

(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三)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六)有贪污盗窃、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伍』 消极怠工和不可胜任工作,两者区别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中对“不能胜任工作”表述为:“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不能胜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有一个关键依据了——考核制度来认定,考核制度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用工双方明确岗位职责,二是管理方履行告知义务,让员工知晓公司的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方式,三是公司对员工考核的核心是围绕其岗位职责进行的。不能胜任工作在企业实践中应该和员工消极怠工或不服从工作分配区分开来,不能胜任工作应当是主观上有努力工作的愿望,但由于智力、体力、技能等各方面的原因而无法完成工作。这就明显与劳动态度、消极怠工不同。所以用人单位遇到类似情形,首先要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员工的考核目标未完成,是工作知识结构跟不上,工作技能未达标、体能明显不适应,还是主管上,工作态度上不愿意做好。员工在同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前段时间能够顺利的完成指标,后段时间则不能,这恐怕不是工作能力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能力不足应认定为不胜任工作,态度问题应认定为违纪。针对能力问题企业应当做到:一、明确工作岗位职责。一般以岗位说明书等方式具体说明劳动者所在岗位的职责、任职要求等。二、明确任职胜任与不胜任标准。例如:以目标任务为导向,至于合理的工作标准要求,对劳动者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形成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等等。三、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方法要明确,考核结果要客观、公正,同时考核结果告知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自颁布施行之日,便饱受争议与诟病,甚至有人直接指出,此法直接造成了中国人道德水平的进一步下降。而现实生活中,员工欠缺诚信、无视职业道德规范,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又屡见不鲜。如果法律沦为这些人与守法经营的企业对抗的工具,未尝不是一种悲哀。而在诸多企业用工问题中,员工消极怠工,又往往最令企业主及HR们倍感无奈与无助。员工消极怠工,一般情况下,应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然当其上升为一个法律问题的时候,说明企业基本上已与该消极怠工的员工陷入了对立的僵局。员工认为只要不被企业抓到大的过错,企业就不能或不敢贸然解除劳动合同,进可继续混天度日,按期领取工资,退亦可挟劳动法律之优待,要求支付巨额经济补偿金以作为同意离职的条件。而企业也一定已对此等消极怠工的员工严重不满,只是苦于拿不出充分正当的理由对其予以辞退,而贸然辞退,又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面临支付赔偿金的风险。对此,郑州劳动争议律师律师特根据多年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和处理人力资源问题的经验,总结出如下解决思路,谨供企业相关人员在解决员工消极怠工的问题时参考借鉴:首先,了解员工消极怠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大部分情况下,员工消极怠工,归根结底都是企业内部管理出了问题。尤其对那些前期工作表现不错,而后期慢慢出现消极怠工情形的员工,这一步骤更是重要且必要。而不应武断地认为员工已离心离德,非将其开除而后快。只有找到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到底是钱没给到位,让员工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寒了心;还是薪酬体系不合理,上级领导偏执偏心,让员工缺乏积极工作的动力?到底是员工对企业文化和价值持不同意见,缺乏归属感;还是企业本身管理松散,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让员工觉得前景黯淡,前途渺茫?到底是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与市场实际脱节,不得员工拥护;还是企业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水平的虚浮之风盛行,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果该员工确为可造之才,消极怠工确属情有可原,所请合情合理。企业应在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后,尊重其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良好意见或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满足其合理需求。毕竟,留住人才和核心团队成员,以增强企业凝聚力,方才真正有利于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但如果该员工本身能力平庸,又无自知之明,既无优秀业绩可圈可点,言行又充满了负能量,明显表现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状态。对于一个想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不妨拿出点魄力,坚决予以辞退。因为相对于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而言,容留一个这样的员工继续存在,只会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损害。再次,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由于员工消极怠工,无论从企业管理角度,还是从法律实务角度,都存在认定难、操作难等诸多问题。一般在企业出现此类用工问题时,应尽量由企业相关人员以谈心协商的和谐方式予以解决。如协商不成,而企业又做足了如下防范措施,同样可以理直气壮的对消极怠工说不:第一,已公示的企业规章制度中对员工消极怠工有明确规定该制度对员工消极怠工的界定应尽可能详细具体,哪些情形应被认定为消极怠工应尽可能明确约定,例如:在工作时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离开工位长时间不知去向、网络聊天、玩手机、完成工作任务明显超出正常耗时、频繁请假不来上班等。在列明上述情形应被视为消极怠工后,如直接规定发现即予辞退,则又明显处罚过重,一旦争议发生,则极有可能不被司法机关所支持认可。因此,相关条款的设计应尽量分解量化,以体现该员工的屡教不改,已达到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度。故建议设计为:“员工若有如上情形者应视为消极怠工,一经发现,给予书面警告一次,累计达三次者,企业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第二,企业已保留能够证明员工消极怠工的有力证据在企业已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辞退此类员工前是否已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将成为能否得到司法机关支持的关键。而根据现有司法实践,企业若想搜集员工已构成消极怠工的证据。

『陆』 员工消极怠工怎么办

招式一、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情绪

作为领导的你,一定要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的问题,并且认真的与员工沟通。

你要循循善诱,让员工打开心扉畅谈工作中和思想上的问题和建议。要耐心的倾听,让员工能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要知道,及时有效的沟通不仅能解决许多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问题,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和谐的团队。

招式二、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

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员工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因此,领导要根据员工的要求适当授权,让员工参与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工作,一方面是对员工的培养和锻炼,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员工满意度。

招式三、建立竞争机制

作为领导,一定要建立竞争机制,在团队内形成竞争气氛。无论是末位淘汰还是竞争上岗,其实质都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子上。企业只有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同时还可以以绩效的方式激励员工。让员工知道,多劳多得的道理,使死工资变活,将利益相关者捆绑在一起。

招式四、提供锻炼平台和晋升空间

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实现事业激励。尽管物质报酬对现阶段的中国员工很重要,但事业的激励不可小看。为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空间,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企业留住和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

招式五、根据工作情况制定弹性工作时间

一直以来,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上的自主性受到限制。尤其是对于一些创造性工作的员工来说,长期固定在一个环境中反而不利于工作。所以领导应该学会=给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自主空间,让员工制定弹性的工作计划,自己来安排完成目标的时间和方式,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进行目标调整,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柒』 工人消极怠工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你可以故意违反他的规定,让他解除合同。
但是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工人消极怠工达到合同解除的条件,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予赔偿。对工人消极怠工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依据有效的内部规章进行处理。

『捌』 “因职工消极怠工可以被开除”是法律上明文规定的吗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你可以故意违反他的规定,让他解除合同。但是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工人消极怠工达到合同解除的条件,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予赔偿。对工人消极怠工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依据有效的内部规章进行处理。

(8)劳动法消极怠工扩展阅读:

解除劳动合同三定律:

1、 除了法定条件,任何约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均无效(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不是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就协商排斥其他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2、 任何约定违约金、赔偿金的,均无效;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玖』 公司以消极怠工开除,怎么才算消极怠工呢

你好!
开除所依据的法律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开除是企业对职工的一种最严厉的处罚,适用范围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适用条件是:
1.1(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
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
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三)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
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
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
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
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六)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
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对职工给予开除处分,须经厂长(经理)提出,由职工
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决定,并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劳
动或者人事部门备案。公安不立案说明此事构不成治安案件,也就是说只能构成一般的小民事纠纷,所以,公司开除你的法律依据是不足的。
1.2,解除劳动合同和开除效果差不多,也是终止了劳动关系。所以据的是劳动法,适用于各类企,适用条件是: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果你觉得处罚不适当或者存在违规操作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直接拨打12333劳动稽查大队维权电话进行维权!!
希望能帮你,满意请采纳!

热点内容
怎样去记住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3 07:57:03 浏览:472
经济法看哪个老师 发布:2025-10-03 07:56:36 浏览:505
2013中级经济法电子书 发布:2025-10-03 07:47:12 浏览:92
在校生适用劳动法之探析 发布:2025-10-03 07:46:28 浏览:557
17岁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5-10-03 07:42:57 浏览:549
民法总则是什么 发布:2025-10-03 07:37:19 浏览:798
水库管理法规 发布:2025-10-03 07:35:53 浏览:979
律师陈蕾 发布:2025-10-03 07:03:49 浏览:119
什么是道德的滑坡 发布:2025-10-03 06:51:42 浏览:98
经济法分支 发布:2025-10-03 06:48:18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