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刑事诉讼当事人
1.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哪些
您好!第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刑诉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刑诉法第5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第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2.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诉讼当事人有那几种当事人有什么特点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被害版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权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