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企业职工死亡后有关问题

劳动法企业职工死亡后有关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1-24 05:25:36

A. 劳动法中企业员工突然死亡单位如何补助

劳动法对企业员工死亡没有相关规定,以工伤为例,员工死亡一次性赔偿工亡补助金、6个月平均工资的丧葬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1)劳动法企业职工死亡后有关问题扩展阅读:

在丧葬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

1、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亲属遗体告别仪式租用场地的费用、为死亡人整理遗容费、火化费、运尸费、尸体冷藏停放费、预定灵车、骨灰寄存、购买墓碑等支出的费用;

2、规定允许土葬的地方,为安葬死亡人的未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墓穴占地面积使用费、购买棺材费用,在许多农村安排为死亡人送葬的亲朋好友宴席等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

3、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公布前,实际上还有一种赔偿实际损失的办法,这就是按照丧葬的实际损失,支付赔偿金。其应当赔偿的项目是:

4、寿衣费

受害人死亡的寿衣支出,应当赔偿。寿衣的购置费,应当是一般的寿衣,受害人家属采用高级寿衣装殓的,只赔偿一般标准的寿衣损失。

5、运尸和火化费

这是必须支出的费用,应当全额赔偿。

6、骨灰盒(棺木)费

在有火化场所的地区,只赔偿骨灰盒的购置费用,标准是中等的费用。如果受害人家属采用高级骨灰盒,则按照中等的购置费用计算。在没有火化场所的地区,则应当赔偿棺木购置费。

7、骨灰存放费用

对此,只赔偿一期骨灰盒放置费用。必须采用土葬的,则适当赔偿安葬费。

B. 中国劳动法:公司员工(因患癌症)自然死亡公司应负责任

1、首先要分析,得病死亡和工作是否有关,也就是说是否属于职业病。是否自然死亡是在上班时间。
2、如果是属于职业病死亡的,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四)患职业病的。那么如果劳动者在死亡之前做过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果属于职业病的,那么这起死亡按照工伤处理。
3、如果员工是在上班时间突发疾病死亡的,那么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也按照工伤处理。
4、如果不是以上两个原因非工作时间死亡的,公司不需复杂。按照一般死亡处理。
5、一般死亡处理,单位需要为在职职工支付丧葬费。其他由社保支付。
6、工伤死亡的,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PS: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C. 劳动法对企业职工不到退休年龄死亡的有什么补偿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版企业单位、基金权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

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二条: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D. 新劳动法2014关于非因工死亡的相关规定

依据广东省劳动厅来《广自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相关规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发给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或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补助费的标准:3个月工资(月工资按当地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计,下同);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标准:6个月工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在职职工6个月工资。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死亡,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按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发放待遇;在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除有规定纳入社会保险支付的地方外,由企业按上述标准发给死亡抚恤待遇。

E. 劳动法对死亡职工如何规定

劳动者因工死亡的,其亲近属可享受如下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版第三十九条权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F. 劳动法中的对员工的死后补偿问题

这种情况属于非因公死亡。非因公死亡的在职职工,按劳动保险条例,可有2月工资作为丧葬费,6个月工资作为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G. 《劳动法》中职工去世待遇问题

《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内
遗属津贴容是国家和企业为处理参加保险职工死亡后的善后事宜和解决其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生活困难问题,按照国家法律或有关政策规定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我国的遗属津贴所提供的物质帮助包括两部分:一是死亡者的丧葬费和家属抚恤费,二是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或救剂费。

H. 请问新版劳动法对企业员工非因工死亡的解释是什么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企业上职工死亡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因工死亡,二是因病死亡,三是非因工死亡。
因病死亡很明显,就是因为各种病症死亡的情况;非因工是指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之规定,无法认定为因工死亡的情形、

热点内容
律师性格 发布:2025-10-03 04:43:53 浏览:518
法官程 发布:2025-10-03 04:43:52 浏览:550
永嘉徐律师 发布:2025-10-03 04:41:18 浏览:16
劳动法辞退员工的合法程序 发布:2025-10-03 04:39:57 浏览:631
法治门第 发布:2025-10-03 04:28:42 浏览:134
民法总论专题 发布:2025-10-03 03:53:59 浏览:325
在职法律硕士论文 发布:2025-10-03 03:49:41 浏览:933
律师还评级 发布:2025-10-03 03:49:41 浏览:556
劳动法员工离职赔偿金 发布:2025-10-03 03:14:53 浏览:902
萧山法院法官电话 发布:2025-10-03 02:56:15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