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 2021-01-24 23:07:47

㈠ 我国民事诉讼先予执行适用的案件范围有哪些

我国民事诉讼先予执行适用的案件范围:

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

2、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指的下列情况: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的;需要立即返还用于购置生产原料、生产工具款的;追索恢复生产、经营急需的保险理赔费的。

申请先予执行的申请由权利人向受诉人民法院以书面的形式提出,人民法院不能在没有权利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依职权主动采取措施。当事人申请先予执行,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让申请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当事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1)民事诉讼法适用范围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

(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㈡ 民事诉讼法中的判决和决定适用的范围。

一、决抄定的适用范围是:

1回避问袭题的处理

2对妨碍民事诉讼的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3对当事人诉讼费用的减、免、缓问题

4对某些重大疑难问题的处理

5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延长诉讼期间的处理

二、除调解或者裁定是案件,一律适用判决。

如有帮助,请采纳!

㈢ 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案件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㈣ 进行民事诉讼,怎样适用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来法作为一部法律应当明确其自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对什么人、什么案件适用,在什么区域、什么时间适用。
按照本条的规定,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里的“公民”,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我国参加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也适用于这些在我国参加民事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这里的“法人”

㈤ 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案件具体有五类:

1.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回法等调整的平等主答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等案件;

2.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如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等;

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诉案件;

4.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5.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中华抄人民共和国民袭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范围: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㈦ 民事决定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决定主要适用于下列事项: 

(一)解决是否回避问题 

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但是否构成回避则须对照法定条件。人民法院认为符合法定条件者应决定其回避,否则应决定不予回避。 

(二)采取强制措施,排除妨害民事诉讼行为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是一种不法行为,不果断加以排除,诉讼难以顺利进行。但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有其特定构成要件,对不同的行为又可采取不同的强制手段,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决定行为构成和实施手段时必须果断迅速。对重大措施如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 

(三)解决当事人提出的顺延诉讼期限的申请问题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应当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 

(四)解决当事人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用问题 

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可能有一定困难。为此,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救济原则,即在一定条件下,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27、29条有具体的规定,是否同意当事人缓、减、免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 

(五)解决重大疑难问题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对解决重大疑难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如决定生效判决案件的再审等。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兼职辞职 发布:2025-10-02 23:28:42 浏览:255
最高院批复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2 23:27:40 浏览:481
行政院和立法院 发布:2025-10-02 23:26:01 浏览:618
意向书具不具备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2 23:26:00 浏览:389
门诊各种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2 23:11:40 浏览:522
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年终奖吗 发布:2025-10-02 23:10:45 浏览:735
房地产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10-02 23:05:18 浏览:70
法治春联大赛揭晓 发布:2025-10-02 22:58:57 浏览:557
法律援助的主要部门是 发布:2025-10-02 22:47:25 浏览:67
物业消防供水运营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2 22:47:12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