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的渊源理论的意义何在

行政法的渊源理论的意义何在

发布时间: 2021-01-25 17:16:26

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分为成文法渊源和非成文法渊源。
成文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版法规、自治区法规和单行条例、权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
非成文法源包括:司法判决、行政法的一般性基本原则、习惯法、公共政策

❷ 关于行政法渊源问题

你说的内部法是指什么?行政机关的内部文件吗?如果是内部的规章是不能作为渊源的,它规范的只是一个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对外界没有任何的约束力。
行政法渊源有单一式和混合式两种。所谓单一式就是一个规范主要是某一部门法的内容,那么我们说这个规范就是这一部门法的单一式渊源,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混合式是指一部法律内容涉及多个部门法,那么这一规范是某一部门法的混合式渊源,如《能源法》、《环境法》等,其内容设计民、刑、行政法三方面内容。
在我国,行政法渊源主要有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般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而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部委和一定层级的地方人民政府。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效力只限于相应的行政区域内
5.法律解释
6.国际条约(很少,但是地位很高)

❸ 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行政法的一版般渊源,是 指国家权力机关权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 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这两种渊源有一定区别,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辅助性的。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按照制定主体、效力层次、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分为下述几种形式 :

1

❹ 如何理解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就是指行政法的来源、依据。中国行政法的渊源有:版
1、宪法
2、行政法律权。例如《行政许可法》。
3、行政法规。例如《盐业管理条例》。
4、部门规章。劳动部发布的《技工学校招生规定》。
5、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语文工作条例》。

❺ 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行政法的一回般渊源,是 指国家权力答机关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 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

❻ 司法解释是不是行政法的渊源

司法解释是行政法的渊源。

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都是行政法专的渊源。出现解释的原因属就在于法律条文用语本身的不确定以及出现新的情况等等。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关于行政行为(无论抽象行政行为或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作出的解释说明都是行政法的渊源。

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发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发的外在表现形式。

行政法法律渊源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形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等)、国家条约和惯例、行政规范性文件等。

第二类是实质渊源,包括判例、惯例、学说、行政法一般原则等。

所以从我国来讲一般认为判例不是行政法的渊源 但理论上判例是行政法的实质渊源。

(6)行政法的渊源理论的意义何在扩展阅读: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分为: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可分为:

(1)法律解释;(2)其他规范性文件;(3)国际条约、惯例

❼ 什么是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就来是指行政法自规范和原则的表现形式,亦即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载体。一般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殊渊源有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其中,法律解释是指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❽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是什么意思啊

一般渊源,是所有部门法都共有的渊源,,特殊渊源则是有的部门法有,有的没有。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分为: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可分为:

1、法律解释;

2、其他规范性文件;

3、国际条约、惯例。

说得通俗点:

一般渊源是,我有的你也有;特殊渊源是,我有的你不一定有,所以才特殊 。例如有些小的部门法,是没有司法解释。

扩展材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我国的合法行政原则包括行政机关对现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两个方面。

2、合理行政原则。主要含义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主体的武断专横和随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

3、程序正当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子原则:第一,行政公开原则;第二,公众参与原则;第三,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一是行政效率原则,二是便利当事人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它又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越权无效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比例原则。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商法出题 发布:2025-10-02 21:31:19 浏览:973
民事诉讼法的撤诉 发布:2025-10-02 20:47:45 浏览:976
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实行的是 发布:2025-10-02 20:40:51 浏览:38
行政法主要内容 发布:2025-10-02 20:36:06 浏览:664
厦门市思明区法律援助 发布:2025-10-02 20:15:36 浏览:805
司法考试紧张 发布:2025-10-02 20:11:12 浏览:819
阜南律师电话 发布:2025-10-02 20:04:36 浏览:700
机械租赁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2 19:59:22 浏览:149
法官的权利大 发布:2025-10-02 19:54:24 浏览:36
法院逝世 发布:2025-10-02 19:36:30 浏览: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