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上海劳动法怎么计算公式

上海劳动法怎么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 2021-01-26 18:59:00

A. 新劳动法关于工资计算是怎么规定的啊

新劳动法关于工资计算的规定是劳动法中没有具体规定,只能依据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工资: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 1.75天 c.加班工资的计算: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B. 最新的劳动局提出的标准计算员工工资公式或方法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月、季、年的工作日×8小时/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注: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新《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 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
休息日安排加班而没有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
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

如何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准?
按新劳动法,具体计算公式是:
用月工资总额除以月计薪天数或小时数得出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

所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节假日加班工资应该是:月工资/21.75*3

补充:
1。劳动者在进行加班费追索时,如果企业还存在克扣、拖欠加班工资的情形,劳动者同样可要求额外支付25%的工资赔偿金。为了避免诉讼请求不当,劳动者也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费的特殊情况:劳动者自愿加班的、计件工资没有完成工作量的、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种的(主要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2。因用人单位辞退造成工资损失的纠纷。这里的损失包括因误工造成的本人工资损失和 25%的工资赔偿金。如果司法机关认定企业辞退不能成立,一般会支持劳动者期间的工资收入损失。

C. 上海病假工资劳动法是怎么算的

病假工资的计算,先按休假时间(以6个月)为标准划分,再按职工连续工龄划档。具体计回算方式为:答职工患病休假在6个月内的病假工资计算方法: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2年且<4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4年且<6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6年且<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D. 2018年劳动法资遣费如何计算

公司无故无故辞退员工,根据劳动法规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一,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什么是最大的赔偿金额
双方签署劳动合同后,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就要赔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每个月能够拿到的工资再乘以工龄乘以二就是能够拿到的最大经济赔偿金。
二、几种情况工人获得补偿金。
单位不与劳动者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条件;劳动合同期满,降低工人的雇主的工资和员工不同意签订雇主继续破产或经营许可证;规定撤销。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三、劳动者有过错性解除动合同
即在劳动者有过错性情形时,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在程序上没有严格限制。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若规定了符合法律规定的违约金条款的,劳动者须支付违约金。
四、单位为降低劳动成本经济性裁员
指用人单位为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经营管理,因经济或技术等原因一次裁减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以上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劳动者。经济性裁员具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限制,用人单位裁员时必须遵守规定。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4、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被辞退的经济补偿金是和员工的工作年限直接挂钩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根据以上规定,由于老王的月工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是1.2W(注:经济补偿的标准不能超过当地平均工资三倍),那么,该用人单位则需支付给老王的经济补偿金是:12000*9=108000元。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如果是公司主动终止合同,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并且拒绝支付任何经济赔偿的情况,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出门在外,打工不易,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这种“被公司无辜辞退,且公司不愿意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大家要及时的向公司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E. 劳动法工资计算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规定“……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

F. 劳动法的小时工资怎么计算

劳动法中关于日工资计算的方法: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日工资。全体公民内的节日假期由原来容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6)上海劳动法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G. 劳动法 工资计算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你予以解答,希望你能够满意。
第一,我从法律以及从业经验给出一个工资计算公式。

1)实行月薪的用人单位,应该说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固定的。不存在计算工资总额的问题。(这里的工资总额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同中载明的数目)。
但是当你出现了请事假等等,就要按照实际出勤的天数来计算啦。
公式:

实际的工资总额=固定工资总额÷(每个月的天数-4*2【平常休假的天数】)*(实际出勤的天数+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分析:
每天的工资=固定工资总额÷(每个月的天数-4*2【平常休假的天数】)

实际的工资总额=每天的工资*(实际出勤的天数+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这里的平常的休假天数【法律上叫做休息日】,也就是每周休息两天。这里休息两天是不发工资的,因此要剪掉。——要剪掉4天。
法律规定的是每周休息两天。但是可以进行变通,也就是可以只放一天,即是放一天属于不违法。所以你们这个放一天就是合法的。

但是星期六上班,用人单位应该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即是(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那么具体到你实际的情形实际工资的公式是:

你具体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我给出的那个公式)+每天工资*4*200%

2)实行年薪的用人单位的年薪是固定的——固定的工资总额。

实际工资总额=一年固定的工资总额

原则上也不存在计算实际的工资总额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实行年薪的那些人员都是一些高级的打工仔。他们的工作和事假是自由支配的,无论怎么样他的年薪是不会少的。

第二,我给出的计算工资的公式的法律依据。

主要侧重于实行月薪的公式的说明。
月实际的工资总额=固定工资总额÷(每个月的天数-4*2)*(实际出勤的天数+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注明:这里是休息8天的】
也就是每周周末都休息2天的月实际工资总额的计算公式。

星期六上班不违法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至少休息一天,那么就可以休息一天就不违法。原则上每周休息2天。

【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注:(星期六加班而没有安排补休的,那么就要加上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对于劳动法中的法定休假日作出了补充的规定。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法定节假日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5-34岁的人为青年);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法定节假日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你们公司的计算工资的公式是不恰当的,因为按照你们那个公司算出来,工资要少一些。
具体的比较就不在这里进行了。

第四,你问题中有些地方是不明确的。
(我们加班时间累积可以倒休,但是没有加班费,包括周六,节假日加班当天给50块钱的补助,没有加班费)
1)这里的加班时间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星期六吗?按照你的“一个月有几个周日就可以休息几天”不是星期六。我认为你这里的加班时间指的是正常工作日8小时以外的时间,也就是加点时间。
加点时间按照:
【劳动法】进行计算。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算合法。
2)周六,节假日加班当天给50块钱的补助,没有加班费?
这里其实就是把【补助当做了加班费】,肯定是不恰当的。
补助50元=每天的工资;(在工资总额的数量上星期六这天就合理;但是从法律上来说是不合法)
补助不等于每天工资,肯定不等于2倍每天工资(法定节假日时);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了。
用人单位这样做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五,劳动争议仲裁书写法:

你是因为工资发生了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申诉人: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被诉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请求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和理由:(包括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等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诉人(单位):___________(签名或盖章)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_日

附:1.副本__________ 份

2.物证__________ 份

3.书证 _________ 份

(第 页)

不明白的请参见以下网址:
http://..com/question/118483959.html

最后,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H. 上海市员工工资计算公式

上海市劳动法没有规定工厂因装修.员工工资如何发放问题.这个问题只能由企业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应该发放员工的基本工资

I. 新劳动法规定月工资计算方法应该怎么算30天31天

根据现行法律,月工资一般以劳动者实际收入为准(包括固定工资、绩专效收入、奖金、加属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等经常性薪酬)。但是不包括福利、劳保费用和餐补等非常规性收入。

J. 请问上海地区按劳动法规定,在合同未到期公司要求终止合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样的

楼上的回答是错误的。
既然是有劳动合同并且未到期,那么公司应该是想解除劳动合同而非终止劳动合同,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问题的关键。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该劳动者月平均应发工资计算。
1.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解除)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实际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3.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以上第2点相同的经济补偿金。另外公司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或者以额外支付其一个月工资代替。
4.公司无正当理由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公司应当支付赔偿金,劳动者2008.1.1前的本公司工龄每满一年赔偿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算一年,2008.1.1后的本公司工龄每满一年赔偿二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赔偿一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赔偿二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劳动合同到期也必须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否则公司就是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合同,如女职工不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那么公司应当按照上述第4点支付赔偿金(双倍的经济补偿金)。对于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公司只能和其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热点内容
昆士兰州法律援助办事处 发布:2025-10-02 16:10:21 浏览:318
被执行人法院会公布吗 发布:2025-10-02 16:10:21 浏览:820
西政经济法博士 发布:2025-10-02 15:46:48 浏览:423
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10-02 15:36:43 浏览:263
注会经济法可转债 发布:2025-10-02 15:23:00 浏览:676
北大在职法学 发布:2025-10-02 15:22:14 浏览:393
法律援助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发布:2025-10-02 15:21:12 浏览:7
法律咨询需要付费吗 发布:2025-10-02 15:20:28 浏览:383
安徽铜陵律师 发布:2025-10-02 15:20:17 浏览:682
安徽省律师收费 发布:2025-10-02 15:09:54 浏览: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