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外文翻译

行政法外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1-01-26 20:08:33

㈠ 急求以下课程的英文翻译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of the China Law Society Criminal Law Legal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Commercial Law v. Ban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ntract Law of Criminal Procere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Civil Procere Law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of evidence in English legal practice maritime law, maritime transport and ship crew members of the law A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on Maritime Law of Marine litigation and arbitration Marin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Marine Insurance Customs commodity inspection business and practical English legal maritime trade and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service management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etiquette

㈡ 法律英语翻译

法律英语翻译为law.
law

n. 法律;规律;法治法学;诉讼;司法
词组短语:版
criminal law 刑法
law enforcement 法律的实施权
rule of law 法治;法律规则
civil law 民法
contract law 合同法
in law 在法律上;依法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国际公法
common law 习惯法;不成文法
administrative law 行政法
例句:
1.We argued with them about the new law.
我们同他们辩论那项新法律。
2.Every citizen may claim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w.
每个公民都可以要求受到法律的保护。
3.We shall need all the votes we can get to push the new law through.
我们需要我们所能得到的所有选票,才好使新的法律得以通过。

㈢ ,求一篇翻译成汉字约3000字的行政法(最好是依法行政方面的)的英语文献,外加翻译。好的话 会多加分!

二十一世纪的美国行政法

理查德B.斯图尔特

行政法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行政法规本身亦要受到行政法的规制。行政法确立了行政机关在整个政治体制中的构架地位;设定了行政机关做出决定时所必须遵循的程序要求;规定了可以被独立的司法机关予以审查的行政行为的可能性及范围。它给行政管理和行政法规中的各个关键领域提供了普遍性的原则和程序规定。传统上,行政法的要义主要集中于如何通过使行政机关按照公平无偏的程序,在法定的授权范围内且是尊重私人权利这样行为的方法来确保法治、保护自由。在此,行政法的功能主要是消极意义上的(negative),即旨在防止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权针对私人个体的非法使用或滥用。
在最近十年,美国行政法也担负起了一些积极的使命。通过新的程序要求和新的司法审查途径,它确保行政机关要以一种合理的且是充分考虑了那些因它的决定而会在经济和社会利益上受到影响的广泛的相关人的利益(包括该规定的受益人和受该规定约束和制裁的人)的方式,才可以做出政策决定。
目前美国行政管理的现状:法规管理的疲软(Fatigue)今天,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行政管理疲软这一尖锐问题。公众需要越来越高的法律保护,但行政管理机构却似乎越来越不能以一种有效而且高效的方式提供这种保护了。一般说来,制定和采用一个新的法规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执行这一法规亦相当费时。管理的结果常常是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还衍生出了更多麻烦。我认为,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过分依赖命令——控制的行政模式。在过去50年中,这一模式的运用曾使我们实现了既定目标。但在一个大且多民族的国度里,这一模式仍企图通过命令来规制处于一个急剧变化且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的成千上万的人的行为,那势必会使其固有弊端暴露无遗,尤其是在通过联邦法规将管理统一化的时候。由于管理的强化,上述问题也就越发越严重了。联邦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详细行动规划由于缺乏灵活性而且易过时(obsolescence),因而既增加了负担,又降低了效率。除了对行政管理的效率有影响外,僵化的、单方性控制(unresponsive Controls)的扩张也影响了其合法性,而且不利于责任的承担。这些问题随着针对公共需要而致的联邦命令性管理的扩张和加剧就更加严重了。
我们现在所依赖的两种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制定法规和政策的自由载量权进行规制的行政法模式并不能解决上述固有弊病。事实上,它们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遭,即加剧行政管理的疲软。由法律人推动的(Lawyer-driven)利益代表模式程序将会使行政管理过程过分迟延。大多数法规至少要花上5年时间才能被通过。司法审查也有费时的问题,而且假如法院认定行政法规无效的话,行政机构还可以重新作一个规定。这样就会造成法规制定程序的“僵化”(ossification)。预算和管理局的法规分析和其它对审查有影响的管理方法也会因分析而造成管理的瘫痪(paralysis by analysis)。因而行政机关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不太正规的,且又不负说明责任的不透明的法规政策模式了。对此,有观点认为,应当在联邦层面解除行政控制。这种观点认为,比起市场本身的问题和存在于州和地方层面的管理问题来讲,联邦行政管理的失败更加严重。虽然,这种认识有一定依据,即在联邦层面中对市场的规制有着严重问题,但我们的疑问是如何去解决问题?
新管理方法。答案在于运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化解过去因过分依赖命令——控制模式而带来的问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有两种新模式开始出现,即政府——利益相关人网络构架(government-stakeholder network structures)和经济激励制度(economy incentive systems)。
为了避免由上而下(top-down)的命令型管理以及行政法所要求的正式化程序所生的缺陷,作为一种新型解决之道的行政机关——利益相关人网络模式正多种形式得以发展。不同于过去的那种企图单方决定被管理者行为的方法,行政机关在制定和执行行政规章中业已创造了多种策略以赢得包括商业企业和非赢利团体在内的各种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下面就是几个例证:行政机关在行政法的法规制定正式程序之外制定法规时,通过与来自实业界、公众及州和地方政府代表的协商而相互达成一致;行政机构在提供市政服务和行政医疗保健方面与政府和非政府实体的协作安排;针对《濒临灭绝物种保护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的严格规定,被联邦自然资源管理机关划定的保护区内的居民、土地所有者、开发商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在上述例子中,联邦行政机关主动出击,从而在这个程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结果便是在协商的基础上与各参加者达成一种准合同性质的关系,进而解决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同于集中化的批量生产方法(centralized mass proction),这一方法信奉后工业时代法规制定的策略。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行为方式富于灵活性、创新性,具有基准程序性(benchmarking)、透明性,并且可以使相互之间知情。在欧盟,这一方法在《协商公开法》(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项下被广泛用以执行在成员国中的社会服务管理方案。行政机构似乎也有许多理由来采用这一策略从而推动其目标的实现:减少因更正式程序而致的办事成本;确保选民的合作以支持而不是阻碍行政机关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选民的知识和经验,并确保其更有效地参与到政策的执行中来。非政府的选民(Nongovernmental constituencies)也有足够动力来参与这一过程。去研究参加者的相互激励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可以使不同的制度设计能被广泛认同都是极其重要的课题。
有些网络管理方法甚至与命令模式大相径庭,它使行政机关从与相对人直接的实质联系中抽身而以一种远距离式的策略来管理(government at a distance)。比如环保局(EPA)的有毒物质排放目录(TRI)要求信息的发布者要监督、报告并且公布各个设施所排放的空气污染物。由于来自信息公开的非官方压力,从而极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基于信息之上的方法也被用于促进包括健康医疗领域管理在内的目标的实现。其他的例子还包括政府对企业主动跟踪和改善污染行为的环境管理和监管制度的鼓励,以及环保局和能源部(Energy Department)与业界在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自愿达成的合作协议。在这些被称为“反身法”(reflexive law)的方法中,政府通过提供参照标准和交流途径来促进非政府实体的自我管理。在证券、广播、电影领域的自我管理规则是这一策略的另一种典型。
第二,针对管理疲软问题而正在出现的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法是使用经济激励制度。比如,允许征收污染税、基础建设及环境保护费。不同于以往对人们的行为直接做出命令,这种方法利用价格杠杆(如对排污单位征税),这一形式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既定目标;但同时也留给被管理者以选择成本最低的方式行为的灵活性。污染税制度也激励私人部门去研发和采用污染少的生产方式。逻辑上讲,经济激励法是超越于现行的管理预算局程序的一种进步。它并不是使用经济手段去规制被授权的管理者,而是以此来减少授权管理并运用经济手段重新恢复市场本身对实现管理目标的作用力。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要回到自由放任的状态(Liaissez-faire)。为使这一方法行之有效,必须密切监视和严格实施这些制度以防止欺骗。相对于传统的命令型管理,这一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实施可以同时实现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大量节约成本(可达50%或更多)的双重功效。
为了赢得更广泛的认可,新管理方法必须提供更好的管理成果。它们同时也必定会遇到法律责任和政策合法性的难题。网络管理策略故意以联合协作的形式模糊传统意义上公和私的区别。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它的代表资格必须与该管理问题所涉领域相匹配,而这一点正日益与司法权限相交叉。针对某个管理问题,网络参加人组成一个具有专门知识与经验的团队,但这些参加者所代表的是不同的政府、社会阶层和经济部门的利益和视角。这些特征会使刚刚出现的管理政策要费上很长时间才能奏效。然而网络管理方法却故意减损正式的法规制定和执行行为的作用。但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却是行政法的核心所在。依“反身法”的观点,政府就如同柴郡猫(Cheshire Cat)它是几乎不用现身的。当一个重要的决定被转为由非政府部门参与的非正式程序而做出时,法律又如何去防止权力被部分人所滥用?又如何去约束专家的暴政(tyranny of expertise)?又如何来确保最后的结论是考虑了公众的利益了的呢?包括如何确保分配的公平?
这种网络管理并不是一个负有法律上的说明责任的实体。但在很多情况下,网络管理程序最终可以产生涉及政府授权、互谅备忘录、发放许可证,甚至是正式的法规在内的正式法律安排。因而,当这一权力的运用明显违反了宪法、法律的限制时,就要受到司法审查。许多参与这一过程的政府单位,无论是哪个级别,都要受到相关法院的审查。即使这是消极被动的,但行政法的权力制衡功能却可以被成功地保持。很难讲,基于规范决策作出的正式法律程序之上的利益代表模式如何才能被成功地运用于网络管理。另外,如何让网络决定模式能成功地受到基于管理和预算局模式上的法规分析机制的审查也是相当成问题的。
网络模式的拥护者们争辩道,公开透明的公告和交换机制为其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程序审查留出了余地。但这一方法仍未被阐述清楚。联邦政府将在制定基准程序和确保对管理行为的恰当监管和报告中起主要作用。因为这可以加强政策的能见度(visibility)和管理方法上的说明义务。但就如同行政法的其它方法一样,在这一方法中效率和说明义务两者是此消彼长的(tradeoffs)。
经济激励制度也缩小了行政法的效力范围,通过委托市场主体(Market actors),经过价格信号的作用来执行政府机关依照要受司法审查的,且多少有些正式的程序而作出的决定。结果会因私人部门的执行决定而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例如,有关不同地区污染费的征收标准,可能只能受到有限的法律调整。因而,在确保法规平等地适用时就有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不同于网络策略经济激励制度在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保持了一个固定的距离,并且由此而划清了责任的分担。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激励制度的目标和设计的决定要受到法规制定程序的调整和普通程序上的司法审查。通过大量减少政府所做出的决定,经济激励制度会促进政策上的说明义务的履行。例如,在有偿排污或征收污染税制度下,政府决定的目标旨在激励整体环境的改善(如在许可证制度下,整个范围内的排污许可),而不是去做大量应由企业来做的细节工作。(打不完,英文见下张)

㈣ 哪有关于行政法方面的英文文献

到“译网情深”这个论坛的资源共享区去找,再不行的话可以提问那儿的大虾。说不定可以找到!

㈤ 求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面的权威外文文献或学者,懂的进~

一般很有名的抄英文论著袭都已经基本翻译出版,找一两本来看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商务印书馆的公法名著译丛。
如果找近几年的英文文献,到哈佛法律评论或者耶鲁法学杂志等网站,提供近五年的全文下载。里面有不少行政法宪法方面的论文。

㈥ 求助行政法英文翻译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behavior reflect actor to others, highly conscientious understanding and obligation of morals to social interests, it is on the basis that the behavior is free,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and others' interests of free ground, that it takes to safeguard social interests, citizen's interests even mored is that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is put in place in the country governed by law, fail to fulfil the function in the government in time, the persons who do not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have fulfilled the function which protects the people that should be born by the government ---So until loss unable remedy,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ve law to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behavior standardize, it is base to remedy it by the country.

㈦ 有关中国法制史的外文文献名称

科举 宫崎市定 秋田屋 1946年

法家的实证主义 田中耕太郎 福村书店 1947年

东洋的家与官僚 生活社 东洋文化研究会议 1948年

近世中国宗族研究 牧野巽 日光书院 1948年

中国家族法论 滋贺秀三 弘文堂 1950年

史学指南 宫崎市定(编) 东大东洋史研究室 1951年

中国法制史 仁井田升 岩波书店 1952年

东洋法史要 岛田正郎 三和书房 1952年

中国农村家族 仁井田升 东洋文化研究 1952年

中国人家族制度研究 大山彦一 关书院 1952年

元典章索引稿 佐伯富 京大人文科研 1953年

中国族产制度考 清水盛光 岩波书店 1954年

中国社会的法和伦理 仁井田升 弘文堂 1954年辽制之研究 岛田正郎 三和书房 1954年

辽通条格 宪台通纪目次索引 东大东洋史研究室 1954年

宋代主要法制史料目录 东教大亚洲史研究会 1955年

东洋的法的历史 岛田正郎 三和书房 1956年

九品官人法的研究 宫崎市定 东洋史研究会 1956年

旧中国社会的仲间主义和家族制度研究 仁井田升 1957年

元典章索引稿续编 佐伯富 东大人文科研 1959年

中国法制史研究(刑法) 仁井田升 东洋文化研 1959年

元典章索引稿三编 佐伯富 东大人文科研 1959年

中国法制史研究(刑法) 仁井田升 东大出版会 1959年

中国法制史研究(土地法·贸易法) 仁井田升 东大出版会 1960年

秦汉思想研究 日本学术振兴会 1960年

古代中国的社会和国家 增渊龙夫 弘文堂 1960年

魏晋时代丧服礼研究 藤川正数 敬文社 1960年

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及构成——二十等爵制的研究 西●定生 东大出版会 1961年

亚洲——历史和法 岛田正郎 启文社 1962年

中国法制史研究(奴隶农奴法·家族村落法) 仁井田升 东大出版会 1962年

秦汉政治制度研究 镰仓重雄 日本学术振兴会 1962年

中国的法和政治(中国法的历史·现状和理论) 福岛正夫 日本评论社 1963年

中国法制史考证 内藤乾吉 有斐阁 1963年

中国法制史研究(法和习惯·法和道德) 仁井田升 东大出版会 1964年

现代亚洲的革命和法 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论文集2 劲草书房 1966年

中国的风俗和法思想 增田福太郎 三和书房 1966年

中国古典与国际法 入江启四郎 成文堂 1966年

唐王朝的贱人制度 浜口重国 东洋史研究会 1966年

中国土地文书研究 天海谦三郎 劲草书 1966年

前近代亚洲的法和社会 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论文集1 劲草书房 1967年

中国的法和社会的历史 仁井田升 岩波书店 1967年

中国家族法原理 滋贺秀三 创文社 1967年

唐代政治制度研究 筑山治三郎 创元社 1967年

六典所揭开元职员一览表 池田温 编者油印 1967年

皇明制书 山根幸夫解题 古典研究会 1967年

清国行政法索引 山根幸夫编 大安 1967年

支那法制史论丛 桑原骘藏 岩波书店 1968年

东洋法制史(序论·本论) 广池千九郎 广池学园出版部 1968年

中国思想史 山岛●马 创文社 1968年

韩非子的语言——唯物的法治主义国家论 近藤廉信 黎明书房 1968年

中国古代的家族和国家 守屋美都雄 东洋史研究会 1968年

汉代礼学研究 藤川已数 风间书房 1968年唐宋法律文书研究 仁井田升 大安 1968年

以律令为中心的日中关系的研究 曾我郭静雄 吉川弘文馆 1968年

中国经济史研究——均田制度篇 西村元佑 东洋史研究会 1968年

庆元条法事类 长泽规矩也解题 古典研究会 1968年

明代土地制度研究 清水泰次 大安 1968年

东亚政治史研究 卫藤沈吉 东大出版会 1968年

宋代科举制度研究 荒木敏一 东大东洋史研究会 1969年

御制大浩人名索引 明代史研究会编 1969年

东洋法史 岛田正郎 明好社 1970年

日本法和亚洲 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论文集3 1970年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研究 小仓芳彦 青木书店 1970年

中国古代丧服的基础研究 谷田孝之 风间书房 1970年

金律之研究 叶潜昭 著者刊 东大出版会 1970年

中国律令史研究 曾我郭静雄 吉川弘文馆 1971年

魏晋百官世系表(改订) 矢野主税 长崎大学史学会 1971年

中国政法思想和社会政策研究文献目录(1) 东一夫·吉田寅编 中国政治思想和社会政策研究会 1971年

日本中国古代研究(神判·誓盟的研究) 白鸟清 柏书房 1972年

大唐开元社(附大唐郊祀录) 池田温解说古典研究会 蒙古书院 1972年

中国法制史概要 布施弥平治 八千代出版 1973年

东西自然法思想 增田福太郎 佐野书房 1973年

法思想史论考——亚洲法制思想 增田福太郎 佐野书房 1973年

唐代租税研究 吉田虎雄 汲古书院 1973年

辽制研究 岛田正郎 汲古书院 1973年

清代刑法研究 中村茂夫 东大出版会 1973年

清代契约文书(书简文类集) 山根率夫解题 汲古书院 1973年

中国刑法史研究 西田太郎 岩波书店 1974年

唐代租庸调研究Ⅰ、Ⅱ、Ⅲ 日野开三郎 著者刊 1974年 1975年 1977年

东洋学研究——居延汉简篇 森鹿三 同朋舍 1975年

均田制研究 掘敏一 岩波书店 1975年

清代重要官职研究 ●木野宣 风间书房 1975年

中国土地契约文书集(金~清) 东洋文库、明代史研究室编 东洋文库 1975年

中国古代的国家 贝●茂树 中央公论社 1976年

中国村落度的历史研究 松本善海 岩波书店 1977年

辽代官制研究 岛田正郎 创文社 1979年

中国法制史料第1辑(4册) 岛田正郎 鼎文书局(台北) 1979年

中国古代刑法研究 熊林实 著者刊 1971年

中国古代的家和国家——皇帝统治下的秩序构造 尾此勇 岩有书店 1979年

木简 大庭修 学生社 1979年

中国律令制及其展开——对周边诸的影响唐代史研究会编 1979年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 池田温 东大出版会 1979年

元代勾当官体系研究 牧野修二 大明堂 1979年

元典章年代索引 植松正编 同朋舍 1980年

法家思想源统 大●伴鹿 三信图书

中国封建国家的统治构造(明清赋役制度史研究) 川腾守 东大出版会 1980年

清末近代法典的编纂(东洋法史论集第三) 岛田正郎 创文社 1980年

均田、租庸调制度研究 铃木俊 刀水书房 1980年

补订中国法制史研究(——刑法——土地法·贸易奴——奴隶农奴法·家族村落法——法和习惯·法和道德) 仁井田升 东大出版会 1980年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日中民族科学研究所编 国书刊行会 1980年

明代蒙古史研究 ●原淳平 同朋友 1980年

中国的现代化和法 加藤—郎编 东大出版会 1980年

㈧ 地方性法规政策中经常会出现“具体行政行为”一词,准确的英文翻译是什么呢

常用的有“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pecific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conct”, “concrete administrative action” 等等。鉴于在行政法内中,“具体行容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对象,就特定的事项做出的处理决定 。而“specific”一词与“concrete”一词相比,更能表示特定之内涵,因此将“具体行政行为”一词翻译为“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比较准确。

㈨ 关于法理学的外文参考文献有谁知道啊我需要一篇。最好是有译文的。

第一编参考文献

7.[德]考夫曼、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编参考文献


7.[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8.[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8.
11.[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12.[美]贝勒斯.法律的原则.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13.[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4.[英]哈特.惩罚与责任.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第三编参考文献

6.[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美]霍贝尔.原始人的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8.[英]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第四编参考文献

20.[德]拉伦兹.法学方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96.
21.[德]迈耶.德国行政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2.[日]大木雅夫.比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五编参考文献

10.[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英]斯坦、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12.[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5.
13.[英]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4.[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7.[美]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8.[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9.[美]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20.[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

第六编参考文献
1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1991.
14.[美]庞德.法律史解释.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5.[英]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这是关于法理学的一些外文参考文献,我不知道你要的是文章还是一些书,这此就是书了

㈩ 法学院和法律专业英语怎么说。

法学院:

1,law school

2,faculty of law

law school 例句:

1,所有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就是法学院要学的东西吗?

All that is impressive — but is it what law schools should be teaching?

2,希拉里在法学院是杰出人才,在我们那个充满竞争的小鱼塘里是一条大鱼。

Hillary was a formidable presence in law school, a big fish in our small but highly competitive pond.

faculty of law 例句:

1,社会科学学士(政治学与法学)课程由社会科学学院与法学院合办:毕业生可同时获颁发社会科学学士及法学士学位。

for BSS(GL)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Law and th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2,工学学士 -土木工程(法学)课程由工程学院与法学院合办:毕业生可同时获颁发工学学士学位及法学士学位。

for BENG(CivE-Law)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Faculty of Law):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法律专业:

1,legal profession

2,law major

legal profession 例句:

1,在当今世界上,法律职业化几乎成为全球化的趋势。

In nowadays, the legal profession almost become a trend of globalization.

2,随着起诉与辩护的工作进行了多年,我不再对法律职业抱有幻想——我看不到这对人们有帮助。

As the years passed both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work left me disillusioned with the legal

profession – I couldn’t see it helping people.

law major 例句:

1,在法学专业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成为法学界关注的话题。

Implementing case method in law major has become a concerning topic in the scope of

law science.

2,这位法律专业的学生每周末都花很长时间和母亲辩论,话题就是如何在不影响他大学生活的前提下传达母亲的关爱。

The law major spent most of the weekend arguing with her over how she should express

her love for him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his campus life.

(10)行政法外文翻译扩展阅读

更多法学院例句:

1,室内体现了法学院杰出的外观,并在同一时间,提供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The interior reflects the distinguished look of the Faculty of Law and at the same time

offers students a pleas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2,好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我一样,都去哈佛法学院学习。 有一样东西我们两个人都在那里学会了,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Well,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nd I both went to Harvard Law School and one thing

that we were both taught was to support claims with facts.

更多法律专业例句:

1,现在的学生对法律专业的兴趣下降很多,因为一个学法律专业的要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太难了。

Student enthusiasm in the law has plung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it's so difficult these

days for a law major to find a decent job.

2,首先,为的是引起法律界人士注意到丰富的多学科性文献——并且让我的业界同事为忽视它而感到羞耻。

First, to bring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the rich multidisciplinary literature on

sexuality—and to shame my colleagues in the profession for ignoring it.

热点内容
昆士兰州法律援助办事处 发布:2025-10-02 16:10:21 浏览:318
被执行人法院会公布吗 发布:2025-10-02 16:10:21 浏览:820
西政经济法博士 发布:2025-10-02 15:46:48 浏览:423
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10-02 15:36:43 浏览:263
注会经济法可转债 发布:2025-10-02 15:23:00 浏览:676
北大在职法学 发布:2025-10-02 15:22:14 浏览:393
法律援助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发布:2025-10-02 15:21:12 浏览:7
法律咨询需要付费吗 发布:2025-10-02 15:20:28 浏览:383
安徽铜陵律师 发布:2025-10-02 15:20:17 浏览:682
安徽省律师收费 发布:2025-10-02 15:09:54 浏览: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