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接受行政法制监督

接受行政法制监督

发布时间: 2021-01-29 04:44:38

行政法制监督的行政法制监督概述

1.行政法制监督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
2.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进行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3.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4.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国家公务员和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是全面的,具有最高权威性的。其监督方式主要有:
1.法律监督;
2.工作监督;
3.人事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审判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
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
检察机关的监督主要是通过查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方式进行。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属于内部监督,有较大的监督范围。
行政监察机关主要是对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主要是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财政收支行为进行监督。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负有领导和监督职责,主要是通过检查工作、受理复议申请等方式进行监督。 公民、组织的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或申诉、申请等方式进行。

② 简述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是什么

(一)行政救济的含义: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行政救济是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互动的一个过程,更侧重于行政主体提供救济的过程,其途径主要是行政复议,当前中国行政复议存在着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复议程序不严谨等缺陷,针对这些不足,应该赋予复议机构独立地位,实行行政复议程序司法化。

(二)行政法制监督的含义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行政法制监督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进行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国家公务员和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③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1)行政监察机关:行复政监制察机关主要是对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
(2)、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主要是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财政收支行为进行监督。
(3)、上级行政机关: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活动负有领导和监督职责。

④ 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专机关对行政机关属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所谓监督行政,是指各类监督主体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是否依法行政所实施的监督。两者主要区别在:
(1)监督的主体不同。行政监督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而监督行政的主体主要是行政主体以外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 )监督的对象和客体不同。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其客体是行政相对方的守法行为和执行行政决定、命令的情况等。而监督行政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其客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所实施的行为。
3 )两者的性质不同。行政监督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能所实施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并影响行政相对方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监督行政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有的具有法律意义,有的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

⑤ 人民法院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2008年以来,我国依法行政飞速发展,法制监督逐步走向版深入,具体权表现为:一是依照职权法定的要求,实现政府职责的全面履行,保障依法行政制度结构的均衡和同步发展;二是建立周密的程序制度。细化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立法程序,明确行政行为的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的考核和责任追求,在行政程序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尝试;三是重视制度的落实。从细化自由裁量权,落实执法责任考评、依法行政考核等方面着手,促进政府法制监督制度落到实处,保证了政府法制的监督力度。

⑥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行政法来制监督的概念】源也叫监督行政,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和正确行使行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特征】①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广泛性;②行政法制监督对象的特定性;③行政法制监督内容的全面性。

【行政法制监督的分类】是指依照不同标准对行政法制监督所作的划分。如依照监督机关的不同,可以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与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如依照监督机关与被监督机关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等。

⑦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监督行政)有什么不同

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的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监督是行政权的一种形式,又称行政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是对行政的监督。行政监督检查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能所实施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并能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监督行政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有的具有法律意义,有的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

2、监督的主体不一样。行政监督是对政府和行政人员进行监督;监督行政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员是否遵守法律进行监督。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而监督行政的主体主要是行政主体以外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3、监督的对象和客体不同。行政监督检查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其客体是行政相对人的守法行为和执行行政决定、命令情况等。而监督行政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其客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所实施的行为。

4、监督内容不同。行政法制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行政机关以及一般公民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职权和与行使职权有关的行为实施的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民主党派、公民等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员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活动。

(7)接受行政法制监督扩展阅读:

监督是即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行政监督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通常由:

1、以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一般监督与特别监督。

2、以行政监督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公安、工商、海关、资源、环境保护、审计等行政监督。

3、以其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4、以其主体的任务为标准,可分为依职权的监督与依授权的行政监督。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监督

⑧ 怎样完善行政法制监督

1.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一是要有一套系统、完备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及其公务员行为的行政法典;二是各种法律规范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是社会监督保障制度要完备。不仅使行为主体有了行为的准则,也为监督主体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标准。

行政诉讼制度和行政处罚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行政行为要有法可依,行政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都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目前,除大量的行政管理法规急需制定外,还要抓紧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监督法》、《国家工作人员财产申报法》等法规,使监督者有法可依,被监督者有法可守。要制定和实施一批新的行政法规以完善现有的行政法制监督体制。

2.改革现行的司法机关行政法制监督体制。司法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司法机关行政法制监督体制,实现司法监督的独立。一方面改革现行司法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的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不应再由同级人民政府掌握,应直接交给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门负责行政法制监督的机构去掌握;另一方面建立真正独立的审判制度,使宪法赋予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落到实处,司法机关在审判活动中只服从法律,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得干预。

为切实保证司法机关在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独立性,可以根据当前国情,引入国外设立行政法院的先进做法,即设立仅受最高人民法院控制的行政法院,将原先由各级人民法院负责的行政案件全部交由各级行政法院管辖。各级行政法院在经费、人员配备上完全独立于当地的人大,政府和人民法院。建立行政法院必然会带来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来源方面的问题。从我国现行的司法系统来看,建立行政法院对于加强行政法制监督中的司法独立是有很大帮助,只有当司法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真正独立,才能保证其监督的公正性。

3.建立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依法行政的政府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系统。政府应当通过信息公开(报纸、网络等),听证制度来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使公众直接参与到行政立法和执法中去,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建立切实可行的公开制度,保护普通公民的知情权、建议权和检举权,使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公民个人了解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及结果是实行行政法制社会监督的有效渠道。

⑨ 在我国,行政机关监督中的专门行政法制监督包括( )

ABC

热点内容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 发布:2025-10-01 16:21:25 浏览:928
司法法理学指的是 发布:2025-10-01 16:20:01 浏览:787
中国的立法体系 发布:2025-10-01 16:13:24 浏览:518
依法治国点赞 发布:2025-10-01 16:06:35 浏览:51
劳动法第28条执行 发布:2025-10-01 16:00:48 浏览:525
小学道德认知 发布:2025-10-01 15:56:16 浏览:794
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包括 发布:2025-10-01 15:44:09 浏览:812
99年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 发布:2025-10-01 15:43:27 浏览:176
法院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1 15:43:25 浏览:941
课程道德 发布:2025-10-01 15:41:03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