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判决罪名
A. 人民法院判决犯罪嫌疑人承担犯罪后果,责任的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法院作出判决的法律依据。
至于具体怎么判,就会由控辩双方的诉讼结果而定。
B.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的罪名有那些
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犯罪案件有三种:
1,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
2, 可能被内判处无期徒刑、死容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除了上述这三种之外其他的罪名都有基层法院有可以审理。具体经常审理的罪名有: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贪污罪、行贿罪、绑架罪、非法集资罪、贩卖毒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等等 很多。
C. 法院判罪名不成立,为什么不放人,
如果法院认为起诉的罪名不成立,一般会建议检察院变更起诉罪名,版也可以直接改判。权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第176条第(二)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D. 检察院起诉的罪名法院判决时能不能定其他罪名
法院可以不按检察院起诉的罪名判决,而以其审理认定的罪名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
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无罪的,法院应当宣布被告人无罪。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是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的。
(4)人民法院判决罪名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
第二百零一条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四十一条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
(一)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
(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四)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五)案件部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不予认定;
(六)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八)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且不是必须追诉,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九)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具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前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保障被告人、辩护人充分行使辩护权。必要时,可以重新开庭,组织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何罪进行辩论。
网络—刑事诉讼法
E. 在审判阶段 法院认为罪名判刑就按照这个罪名
法院认抄定的罪名,就按认定的罪名判刑。
除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公民确定有罪。
法律链接:《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F. 刑事案件起诉书上的罪名和法院判决书上的罪名是一样的吗
您好,人民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权,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庭审结束后,认为内检察机关对被告人指控容的罪名与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不相吻合时,直接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依相应法条对被告人作出判决的权力。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是否享有变更指控罪名权未作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41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由此可见,人民法院享有变更指控罪名的权力。
G. 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的法律依据
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的法律依据是:
《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回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一条 对第答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
(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
H. 法院判决的罪名和检察机关起诉的罪名不一样可以吗
可以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应当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的有关规定依法作出裁判。
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8)人民法院判决罪名扩展阅读:
法院判决的相关要求规定:
1、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案件事实部分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依法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认定。
3、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I. 法院判刑会按逮捕证上的罪名判吗
是的!不然就是公诉的法律依据不足,事实不清。要想改判罪名也只有审判监督程序时才会在上述情况下改变!
J.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第二审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的罪名后能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第二审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的罪名后能否加重附加刑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第二审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的罪名后能否加重附加刑的批复》已于2008年5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2日起施行。
二○○八年六月六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第二审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的罪名后能否加重附加刑的批复
(2008年5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8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近来,有的高级人民法院请示,在审理被告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刑事案件时,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罪名的,能否增加适用附加刑或者将罚金刑改为没收财产刑等问题不明确。
经研究,批复如下: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因此,第一审人民法院没有判处附加刑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改变罪名后,不得判处附加刑;第一审人民法院原判附加刑较轻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改判较重的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此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