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意外事件
① 什么是刑法中的意外事件 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过失犯罪是有过失,比如交通肇事罪,肇事司机都不是有意想撞人的(有意撞版人就是故意伤害甚权至故意杀人了),
意外事件连过失都没有,是人无法预料或无法控制的事,比如一个人排队站着,突然癫痫发作倒地,砸伤身后的幼儿。
② 法律上的意外事件是什么含义
1、概念
按照刑法典第16条的规定:意外事件: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这种情况就是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无罪过的意外事件。
2、条件
(1)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2)行为人对于自己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3)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
3、特征
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三是损害结果由不能预见的的原因所引起。
“不能预见”是指当时行为人对其行为发生损害结果不但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其实际能力和当时的具体条件,行为时也根本无法预见。从认识因素上来讲,行为人没有认识到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来讲,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
(2)刑法意外事件扩展阅读:
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相同之处都是发生了损害结果,都没有预见。不同之处在于,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中,行为人应当预见也能够预见,但没有预见;在意外事件中,根据行为人的自身状况和当时的环境、条件,不可能预见。因此,是否应当预见、是否能够预见,是区分二者的关键。
“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行为人对有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而发生了这种结果。
但是,它们更有着原则的区别: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的心理而导致了未能实际预见。
因此,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能力和当时的情况,结合法律、职业等的要求来认真考察其有没有预见的原因,对于区分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至关重要,这是罪与非罪的原则区分。
③ 什么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版原因引起的,不权是犯罪。这便是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是造成损害结果的原因;如果出现了损害结果,但不是行为人的行为造成,而是由自然现象、动物等造成,则不能称为意外事件。
二是行为人没有故意与过失。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及所造成的损害结果,既不存在故意心理,也不存在过失态度。
三是损害结果由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损害结果,而且根据当时各方面的情况,他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这说明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④ 怎样区分刑法学中意外事件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意外事件是没有预见,无法预见,并且在主观方面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的行人就是意外事件。
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
⑤ 刑法上的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虽然在客观造成了危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内由不可预见的原因引起的称做意容外事件.
不可抗力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不同,不可抗力发生损害的原因是在特定场合下,非人力所能抗拒\避免的力量,包括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强制.而意外事件发生损害结果则是由于行为人对当时情况下自己行为会造成损害结果没有预见也不能预见.
2.对损害结果发生的预见情况不同.不可抗力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有所预见或可以预见的,只是特定场合下凭借其能力及客观条件和环境无能为力.意外事件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根本缺乏预见,也不可能预见.
3.不构成犯罪的根据不同.不可抗力是由于行为人不能依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外事件是因为行为人主观上根本不能认识到损害结果会发生.
⑥ 刑法 意外事件 过失致人死亡 故意杀人
1应当是疏忽大意,因为不可能不知道有路人患有心脏病的可能性。
2均属于交通肇事
3具有保障义务,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⑦ 刑法中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1、意外事件属于不可预测的事件;疏忽大意的过失属于应当可以预见,但是应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2、意外事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疏忽大意的过失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⑧ 刑法上的意外事件如何解释
刑法上的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行为人不是出版于故意或者过权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的。
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三是损害结果由不能预见的的原因所引起。“不能预见”是指当时行为人对其行为发生损害结果不但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其实际能力和当时的具体条件,行为时也根本无法预见。从认识因素上来讲,行为人没有认识到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来讲,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
我国刑法规定,无过错的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⑨ 什么是意外事件意外事件要负刑事责任吗
根据《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这就是刑法理论上的意外事件。
所谓不能抗拒的原因,是指行为由于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无法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以致造成损害结果。这种不可抗力的来源有的来自于自然界,有的来自于他人的行为或本人的生理障碍。例如;火车司机吴某和谢某驾驶一列旅客列车夜间在铁路上行驶,当行至一座大桥前时,突然发现大桥的桥面断裂沉陷了一段,便立刻紧急制动刹车,但由于巨大的惯性驱使,机车和两节车厢仍然冲入桥下,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桥面断裂沉陷的原因是几分钟前这里发生了小崩,巨大的泥石流将桥面冲毁了,尚无人发现。因而引起了翻车事故。这一事故的发生,对火车司机吴某和谢某二人来说是意外事件,属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所谓不能预见的原因,是指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既无预见,也不可能预见。例如:护士姚某按照医生开_的青霉素针药给一个三岁的幼儿打针时,按操作规程首先做了皮肤过敏试验,、但作皮试后五分钟时该幼儿出现了过敏反应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抽气等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解剖尸体后查明该幼儿体质特异,不能承受青霉素皮试,因而发生过敏反应死亡。该案中,幼儿的死亡对护士姚某来说是意外事件,属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如果按照实际情况,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可能预见,则是意外事件。
对于意外事件,行为人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