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保护动物司法

保护动物司法

发布时间: 2021-02-25 11:12:00

㈠ 我盗窃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定价是1.3万可是市场价没这么贵请问,司法是怎么定的!

在中国的司法定价格上你一定得记住,要关系!找关系!没有关系就得花钱疏通。这件事情在他们手中可大可小。就看你自己怎么去疏通了。

㈡ 捕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什么罪名

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非法狩猎罪”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回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答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2000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

1、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的
2、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的
3、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捕获国家三级动物时若违反了以上三项规定之一,则触犯非法狩猎罪 。

㈢ 非法猎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判多少年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据《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第四条 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构成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符合本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严重影响对野生动物的科研、养殖等工作顺利进行的;

(三)以武装掩护方法实施犯罪的;

(四)使用特种车、军用车等交通工具实施犯罪的;

(五)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3)保护动物司法扩展阅读

案例:青海玉树州3人非法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获刑

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获悉,玉树市人民法院对玉树州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一审宣判,分别判决被告人公某某某、贡某某某、达某有期徒刑5年至4年不等,并处罚金10000元(人民币,下同),同时判令三名被告人对国家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90000元,并公开向社会道歉。

据玉树市检察院指控,三名被告人于2017年12月25日前后共两次前往玉树市仲达乡邦琼寺附近山区,用铁丝设陷阱非法捕杀三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发现捕获的马麝系雌性马麝后(注:雌性马麝不能提取麝香),遂将母马麝尸体埋于附近。

2017年12月30日,玉树市公安民警接到群众报案后在现场抓获三名被告人。经宁夏绿森林资源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证实三只马麝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涉案三只马麝整体价值为9万元。

玉树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三名被告人明知马麝属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仍在野生动物禁猎区使用猎捕工具进行非法狩猎,造成三只马麝死亡。三名被告人的行为破坏了国家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了国家经济损失,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综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玉树市人民法院分别判决被告人公某某某、贡某某某、达某有期徒刑5年至4年不等,并处罚金10000元,同时判令三名被告人对国家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90000元,用于当地生态恢复的专项资金,且三名被告人公开向社会道歉,将道歉刊登于当地区有影响的报刊上。

㈣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9.26 法释[2000]30号)
第四条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珍贵动物”,是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中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走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未达到本解释附表中(一)规定的数量标准或者走私珍贵动物制品价值十万元以下的,属于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情节较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走私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到本解释附表中(一)规定的数量标准的;
(二)走私珍贵动物制品价值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
(三)走私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虽未达到本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该珍贵动物死亡或者无法追回等恶劣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情节特别严重”,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到本解释附表中(二)规定的数量标准的;
(二)走私珍贵动物制品价值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走私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到本解释附表中(一)规定的数量标准,并造成该珍贵动物死亡或者无法追回的;
(四)走私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到本解释附表中(一)规定的数量标准,并具有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使用特种车进行走私等严重情节的。
走私《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中的动物及其制品的,参照本解释附表中规定的同属或者同科动物的定罪量刑标准执行。
第十条第一款 单位犯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各罪以及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处罚。

㈤ 捕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是什么罪名

刑法第三百复四十一条规定处五年以下制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㈥ 非法收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判多少年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抄、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因此,如果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最高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两外,曾有人因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和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㈦ 非法买卖非保护动物判例

在司法机关,每年办理的涉及野生动物的刑事案件虽然不多,但此类案件一旦触及,量刑一般都较重。一些嫌疑人有的仍然铤而走险的,还有一部分人只是大约知道手上的动物是野生动物,但不清楚是几级保护动物,也不知道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只是想若被抓了顶多罚些款就没事,殊不知,一但身陷囹圄为时已晚。
案例:
杨某,男,漳州芗城区芝山镇人,平时以收购、饲养、出售鸽子、犬类等动物为业。
2009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杨某在漳州市区延安北路夜市路边,以25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一只活体的蜥,而后将该只蜥放在家中饲养。
2009年5月15日,有人打电话给杨某,问其有什么动物可以当宠物玩。杨某想起自己之前买来的那只蜥,便推荐买主买这只蜥。双方经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以350元的价钱谈定。次日,当杨某将蜥送到芗城区与龙海市交界处的下庄加油站边,正当其从摩托车上卸下这只蜥时,便有民警上前查问其运的是什么东西,因为知道蜥是保护动物,不能随便收购出售,杨某心里害怕,随即丢下蜥转身逃走了。经公安机关侦讯,2009年5月26日,杨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经林业部门鉴定,那只蜥身长43公分(不包括尾巴长度),属巨蜥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拉丁文名为:Varanus salvator,只要非法买卖一只则应负刑事责任;非法买卖2只,则为情节严重,处刑在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买卖4只的,则为情节特别严重,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10年3月1日,杨某涉嫌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移送芗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㈧ 猎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会判什么罪刑

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 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 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8)保护动物司法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机关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予查处或者不依法查处,或者有滥用职权等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机关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将有关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取得特许猎捕证、未按照特许猎捕证规定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海洋执法部门或者有关保护区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特许猎捕证,并处猎获物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取得狩猎证、未按照狩猎证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保护区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狩猎证,并处猎获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持枪证持枪猎捕野生动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未取得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专用标识,或者未持有、未附有人工繁育许可证、批准文件的副本或者专用标识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人工繁育许可证、撤销批准文件、收回专用标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持有合法来源证明出售、利用、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动物,并处野生动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五款、第三十三条规定,出售、运输、携带、寄递有关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未持有或者未附有检疫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食品,或者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为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发布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进出口野生动物或者其制品的,由海关、检验检疫、公安机关、海洋执法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所引进的野生动物,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未依法实施进境检疫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将从境外引进的野生动物放归野外环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捕回,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捕回的,由有关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代为捕回或者采取降低影响的措施,所需费用由被责令限期捕回者承担。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转让、租借有关证件、专用标识或者有关批准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违法证件、专用标识、有关批准文件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依照本法规定没收的实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按照规定处理。

第五十七条 本法规定的猎获物价值、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

㈨ 保护动物的法律第几条是禁止捕杀熊猫

不是保护动物的法律,是刑法!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对于熊猫捕杀过程中的捕捉、杀害、运输、走私、窝藏等行为统统是死刑,就是杀了一个熊猫,所有参与的人都得死。。。。。

热点内容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发布:2025-09-15 13:17:46 浏览:742
2013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发布:2025-09-15 13:06:06 浏览: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9-15 12:45:50 浏览:396
劳动法十年员工 发布:2025-09-15 12:45:47 浏览:907
法官黑纱蒙面 发布:2025-09-15 12:28:20 浏览:56
民法基础题目答案 发布:2025-09-15 11:55:34 浏览:582
最高法院案子 发布:2025-09-15 11:51:42 浏览:791
刑法257条 发布:2025-09-15 11:29:52 浏览:266
单位总经理所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5 11:19:16 浏览: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发布:2025-09-15 11:14:23 浏览: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