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症状

民法症状

发布时间: 2022-01-09 14:38:37

民法的死亡分为哪两种

您好,民法上的死亡包括生理死亡与推定死亡,即宣告死亡。

民法总则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宣告死亡的条件:

第二十三条 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四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没有死亡,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

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Ⅱ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表现什么样的表现可以考虑无民事行为能力

第一 年龄
根据《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二 智力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对于精神上有问题的人经法院委托司法精神病鉴定,可以宣布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Ⅲ 如何分析间歇性精神病的民法行为状态

间歇来性精神病,一个人的精神,并不源是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没有辨别状态,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患这种病的病人表现的症状为,精神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头脑是清醒的,具有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发病的时候,就丧失了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种精神病是间断性发作的状态。

特征性精神状态:

1、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

2、联想障碍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3、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

4、妄想幻听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令性幻听,其他精神自动症等,一级症状及紧张症症候群等。

Ⅳ 80岁的老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吗

80岁的老人如果神志清楚,没有什么智力异常,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神志不清,出现智力异常或出现老年痴呆等症状。属于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或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第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九条 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民法症状扩展阅读: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Ⅳ 我该如何提起民事诉讼会有效么肯请各位帮忙!

你可以经过协商的办法解决此事,如果达不成协议,你可以以故意伤害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并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打人者对其支付医药~医疗费用,如果对受害者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失费.

Ⅵ 民事反应方程式什么时候考虑过量

这个要看具体题目阿,
就好像把SO2通到水中,少量是亚硫酸,大量是硫酸
还有CO2通到NaOH溶液中少量是na2co3,大量是nahco3
主要是看清题目,注意过量等字眼

Ⅶ 民事 伤情鉴定 后续治疗

伤情鉴定通常指的是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中涉及的人身伤害,如果构成轻伤以上伤害,就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损害案件中涉及的是伤残鉴定,一般需要在治疗结束,伤情稳定后进行,根据伤残鉴定登记确定伤残赔偿金额,伤残赔偿以事故责任认定确定责任分担,如伤残鉴定后仍需后续治疗,待费用确定后可以要求对方按责任承担或者依据医疗证明、鉴定鉴定要求对方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Ⅷ 民法通则,重伤的界定怎么来的颅内的重伤标准怎么定

《民法通则》里面没有界定重伤的条款,《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规定重伤的标准: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颅内重伤为:

5.1.1 重伤一级

a植物生存状态。
b)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c)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d)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
e)重度智能减退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5.1.2 重伤二级
a)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cm2以上。
b)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e)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f)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g)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h)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i)外伤性脑梗死,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j)外伤性脑脓肿。
k)外伤性脑动脉瘤,须手术治疗。
l)外伤性迟发性癫痫。
m)外伤性脑积水,须手术治疗。
n)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o)外伤性下丘脑综合征。
p)外伤性尿崩症。
q)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
r)脊髓损伤致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

Ⅸ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有哪些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一样,都是由法律所确认,当事人不能转让和放弃。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受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的不同而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达到一定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正常的自然人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和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般以达到成年为标志。

各国根据其本国自然人的生理发育程度规定了各自的成年的年龄界限。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独立的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关于成年的年龄界限近年来有降低之趋势,例如,丹麦、西班牙、葡萄牙曾规定25周岁为成年;奥地利曾规定24周岁为成年;荷兰曾规定23周岁为成年。

如果仅以达到某一年龄界限作为成年的标准,则过于僵化,与实际生活不符。为弥补这一缺陷,很多国家的民法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对于原先末达到成年年龄的自然人,法律规定仍为成年人,赋予其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包括如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是未成年人因结婚而被视为成年人;第二种是未成年人因解除亲权而被规为成年人;第三种是未成年人因独立生活而被视为成年人。我国《民法通则》策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完全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资格和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定年龄之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例如,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类是完全不能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或“禁治产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那些已经达到一定年龄界限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所享有的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按年龄阶段及精神状况可以分为两类;

1.达到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此处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仅包括精神病人;还包括智力发育不全的人,如痴呆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介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间的一类人。

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的民事活动,一般限于以下事项:纯获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龄及身份,实施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被允许独立营业时营业范围内的行为;允许处分的财产;订立雇佣合同的法律行为;经父母或监护人同意订立婚约的行为。

凡是成年人由于精神不健全而被限制其行为能力的就叫禁治产人。禁治产一词是借用日本的法律术语。所谓禁治产,是指禁止处理自己的财产。为了保护禁治产人,以及与之交易的相对人,很多国家的民法对心神丧失或精神耗魂,不能处理自己事务的成年人,特设禁治产宣告制度。

“禁治产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人:

1.心神丧失的人。即缺乏合理的认识能力与预期能力行为能力人。

2.精神衰弱的人。即指由于精神上的障碍,认识能力与预期能力远差于正常的人,如年老体衰的人,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3.浪费人。德国民法典把“因浪费致使自己或其家属有陷于穷边危险考”,以及“因有酒癖以致不能处理自己事务、致使自己或其家屑有陷于穷迫危险、或危害他人安全者”,都可以宣告为禁治产眷。但构成禁治产的浪费行为必须是习循性的浪费,偶尔的浪费不能称为浪费人。

宣告禁治产在程序上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必须因本人、配偶、最近亲属的申请;必须由法院进行禁治产宣告。

禁治产宣告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受宣告之人成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为禁治产人设置监护人。

如果禁治产人的心神丧失或精神衰弱等症状已完全消失,则可以撤销禁治产宣告,使其依复到原来的行为能力。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禁治产人”制度。

热点内容
行政诉讼法改进 发布:2025-08-01 23:57:22 浏览:771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之隐情 发布:2025-08-01 23:44:02 浏览:283
法院工作了吗 发布:2025-08-01 23:41:47 浏览:110
莱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01 23:41:36 浏览:273
行政法规能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发布:2025-08-01 23:40:48 浏览:868
国家最高立法权 发布:2025-08-01 23:29:33 浏览:205
道德下的让座 发布:2025-08-01 23:21:54 浏览:960
评析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婚姻法与物权法 发布:2025-08-01 23:11:57 浏览:59
里格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01 23:06:47 浏览:79
法官主体责任制度 发布:2025-08-01 22:45:42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