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描述

民法典描述

发布时间: 2025-07-15 07:08:55

民法典内容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⑵ 《民法典》债权转让规则的31个适用要点!

《民法典》债权转让规则的31个适用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但需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下提炼了核心要点,并未完全展开为31个细项

一、债权的种类与限制 债权可转让性:债权人可将债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三种例外情况。 约定限制:当事人可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但该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金钱债权限制: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约定同样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债权转让的程序与通知 通知义务: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必须通知债务人,否则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通知形式:通知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只要能够送达债务人即可。 通知不可撤销:通知一旦发出,不得撤销,除非经受让人同意。

三、从权利的随转让 从权利随转: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从权利除外。

四、债务人的抗辩权与抵销权 抗辩权:债务人在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对让与人的抗辩权可向受让人主张。 抵销权:如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基于同一合同产生,债务人有权向受让人主张抵销权。

五、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 费用负担: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原则上由让与人负担,但存在明确约定时依约定确定。

其他重要要点债权转让的合法性:债权转让需符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债权转让的效力: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具有约束力。 债权转让的登记:部分特定债权转让可能需要办理登记手续以对抗第三人。 债权部分转让:债权人可仅转让债权的一部分,剩余部分仍由债权人享有。 债权多次转让:同一债权可多次转让,但后一次转让不得损害先一次转让受让人的合法权益。 债权转让与债务承担:债权转让与债务承担是两个不同的法律行为,需分别考虑。 债权转让的违约责任:如因债权转让导致违约,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违约责任承担方。 债权转让的税收处理:债权转让可能涉及税收问题,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债权转让的保密义务:在债权转让过程中,各方需遵守保密义务,不得泄露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债权转让的争议解决:因债权转让产生的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请注意,以上要点是基于《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概括性描述,具体案件中的适用需结合实际情况和法律条文进行详细分析。

⑶ 民法典第3条的内容有哪些

《 民法典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3条的内容有哪些?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1、【合法权益】合法权益指民事主体对构成自己的法律客体享有的权益,用法律客体命名。本条把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分为三种: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其他合法权益,具体规定在《民法典》民事权利一章。 合法权益也叫作权利或者法权。完整状态的民事权利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体-主客体关系-客体。不完整状态的民事权利是通过挖除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或者客体而得到的。有三种:-主客体关系-客体、主体-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关系。其中主客体关系-客体是以法律客体命名的权利,简称法律客体权,如本条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主体-主客体关系-是以法律主体命名的权利,简称法律主体权,如自然人的权利即人权、法人权和非法人组织权;-主客体关系-,是以法律关系本身命名的权利,简称权利或者法权,如所有权、 监护权 等。如果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民事权利就是一个三元函项,法律主体、主客体关系、法律客体是三个变项,三个变项都确定的情况下,就是一个特定的民事权利。 每个特定的权益,其法律主体、主客体关系、客体都是确定的,依法都属于特定的法律主体,只能由这些特定的法律主体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享有,也不得侵犯。这里的任何组织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也包括政府等其他组织。 《民法典》的民事权利 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条自然人因婚姻、 家庭关系 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 担保物权 。 第一百一十五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六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 侵权行为 、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 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 侵权责任 。 第一百二十一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 商标 ;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第一百二十四条自然人依法享有 继承权 。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 继承 。 第一百二十五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第一百二十六条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第一百二十七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二十九条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一百三十条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条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第一百三十二条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综合上面所说的,民法对于我们公民来说是离不开的,民法典也是专门根据公民实际的情况而制定的法律,在保护公民利益的同时,这个社会也会因为法律得到和平,所以,公民也随时要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这样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犯。

热点内容
法院执行生猪 发布:2025-07-15 11:55:12 浏览:486
海南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分数线 发布:2025-07-15 11:33:25 浏览:221
谈谈对法律和经济法的认识 发布:2025-07-15 11:26:28 浏览:304
吵架和道德 发布:2025-07-15 11:24:51 浏览:15
我国经济法实施的现状简答 发布:2025-07-15 11:13:12 浏览:706
经济法中的市场的概念 发布:2025-07-15 11:05:17 浏览:295
甘肃省劳动合同法产假 发布:2025-07-15 11:04:40 浏览:440
2018年经济法考试重点汇总 发布:2025-07-15 10:58:54 浏览:199
调取证据怎样知道法官姓名 发布:2025-07-15 10:48:57 浏览:368
民法多选题答案 发布:2025-07-15 10:48:55 浏览: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