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的消防條例
Ⅰ 舊《消防法》正式施行的時間是_______。
1998年9月1日。
舊的《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Ⅱ 舊《中國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共有多少章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共6章54條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第二條 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第三條
消防工作由國務院領導,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第四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對全國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軍事設施、礦井地下部分、核電廠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
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條 任何單位、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識。
教育、勞動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消防知識納入教學、培訓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影等有關主管部門,有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 對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貢獻或者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獎勵。
第二章 火災預防
第八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內容的消防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並負責組織有關主管部門實施。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應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進行技術改造。
對消防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消防技術、消防裝備。
第九條
生產、儲存和裝卸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必須設置在城市的邊緣或者相對獨立的安全地帶。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應當設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原有的生產、儲存和裝卸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必須設置在城市的邊緣或者相對獨立的安全地帶。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不符合前款規定的,有關單位應當採取措施,限期加以解決。
第十條
按照國家工程建築消防技術標准需要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築工程,設計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工程建築消防技術標准進行設計,建設單位應當將建築工程的消防設計圖紙及有關資料報送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未經審核或者經審核不合格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給施工許可證,建設單位不得施工。
經公安消防機構審核的建築工程消防設計需要變更的,應當報經原審核的公安消防機構核准;未經核準的,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變更。
按照國家工程建築消防技術標准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築工程竣工時,必須經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驗收;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條 建築構件和建築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公共場所室內裝修、裝飾根據國家工程建築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應當使用不燃、難燃材料的,必須選用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材料。
第十二條
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等公眾聚集的場所,在使用或者開業前,應當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申報,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或者開業。
第十三條
舉辦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的,主辦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落實消防安全措施,並向公安消防機構申報,經公安消防機構對活動現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舉辦。
第十四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二) 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確定本單位和所屬各部門、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三) 針對本單位特點對職工進行消防宣傳教育;
(四) 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五)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消防設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並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
居民住宅區的管理單位,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做好住宅區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五條 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築物內,不得設置員工集體宿舍。
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築物內,已經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應當限期加以解決。對於暫時確有困難的,應當採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經公安消防機構批准後,可以繼續使用。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將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以及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人身重大傷亡或者財產重大損失的單位,確定為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 建立防火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實行嚴格管理;
(二) 實行每日防火巡查,並建立巡查記錄;
(三) 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培訓;
(四) 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第十七條 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或者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單位、個人,必須執行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定。
生產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單位,對產品應當附有燃點、閃點、爆炸極限等數據的說明書,並且註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項。對獨立包裝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當貼附危險品標簽。
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必須執行國家消防安全的規定。禁止攜帶火種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禁止非法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儲存可燃物資倉庫的管理,必須執行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定。
第十八條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應當按照規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並採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
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的作業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並嚴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第十九條 消防產品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禁止生產、銷售或者使用未經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消防產品。
禁止使用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配件或者滅火劑維修消防設施和器材。
公安消防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職務為用戶指定消防產品的銷售單位和品牌。
第二十條
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消火栓,不得佔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公用和城建等單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時有可能影響消防隊滅火救援的,必須事先通知當地公安消防機構。
第二十二條
在農業收獲季節、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間、重大節假日期間以及火災多發季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採取防火措施,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第二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組織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進行消防安全檢查。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予以指導和監督。
第二十四條 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對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公安消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
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審核、驗收等監督檢查時不得收取費用。
第二十五條 公安消防機構發現火災隱患,應當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採取措施,限期消除隱患。
第三章 消防組織
第二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多種形式的消防組織,加強消防組織建設,增強撲救火災的能力。
第二十七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消防站建設標准建立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承擔火災撲救工作。
鎮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承擔火災撲救工作。
公安消防隊除保證完成本法規定的火災撲救工作外,還應當參加其他災害或者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
第二十八條下列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
(一) 核電廠、大型發電廠、民用機場、大型港口;
(二) 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大型企業;
(三) 儲備可燃的重要物資的大型倉庫、基地;
(四) 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規定以外的火災危險性較大、距離當地公安消防隊較遠的其他大型企業;
(五) 距離當地公安消防隊較遠的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群的管理單位。
第二十九條 專職消防隊的建立,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驗收。
第三十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鄉、村可以根據需要,建立由職工或者村民組成的義務消防隊。
第三十一條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對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進行業務指導,並有權指揮調動專職消防隊參加火災撲救工作。
第四章 滅火救援
第三十二條 任何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有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
發生火災的單位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火災。鄰近單位應當給予支援。
消防隊接到火警後,必須立即趕赴火場,救助遇險人員,排除險情,撲滅火災。
第三十三條公安消防機構在統一組織和指揮火災的現場撲救時,火場總指揮員有權根據撲救火災的需要,決定下列事項:
(一) 使用各種水源;
(二) 截斷電力、可燃氣體和液體的輸送,限制用火用電;
(三) 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 利用臨近建築物和有關設施;
(五) 為防止火災蔓延,拆除或者破損毗鄰火場的建築物、構築物;
(六) 調動供水、供電、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等有關單位協助滅火救助。
撲救特大火災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人員、調集所需物資支援滅火。
第三十四條公安消防隊參加火災以外的其他災害或者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在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的統一指揮下實施。
第三十五條消防車、消防艇前往執行火災撲救任務或者執行其他災害、事故的搶險救援任務時,不受行駛速度、行駛路線、行駛方向和指揮信號的限制,其他車輛、船舶以及行人必須讓行,不得穿插、超越。交通管理指揮人員應當保證消防車、消防艇迅速通行。
第三十六條消防車、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裝備和設施,不得用於與消防和搶險救援工作無關的事項。
第三十七條公安消防隊撲救火災,不得向發生火災的單位、個人收取任何費用。
對參加撲救外單位火災的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所損耗的燃料、滅火劑和器材、裝備等,依照規定予以補償。
第三十八條對因參加撲救火災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恤。
第三十九條火災撲滅後,公安消防機構有權根據需要封閉火災現場,負責調查、認定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事故責任。
對於特大火災事故,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組織調查。
火災撲滅後,起火單位應當按照公安消防機構的要求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火災事實的情況。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可以並處罰款;
(一)建築工程的消防設計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或者經審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二)依法應當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築工程竣工時未經消防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三)公眾聚集的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開業的;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擅自舉辦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責令當場改正;當場不能改正的,應當責令停止舉辦,可以並處罰款
。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擅自降低消防技術標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建築構件和建築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裝修、裝飾材料施工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施工,可以並處罰款。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罰款。
第四十三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違反本法的規定,未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處警告。
營業性場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可以並處罰款,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款:
(一) 對火災隱患不及時消除的;
(二) 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的;
(三) 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的。
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築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依照第二款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生產、銷售未經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消防產品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產品和違法所得,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從重處罰。
維修、檢測消防設施、器材的單位,違反消防安全技術規定,進行維修、檢測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並處罰款,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罰款。
第四十五條 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或者線路、管路的敷設不符合消防安全技術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或者使用、銷毀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警告、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警告或者罰款,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罰款或者10日以下拘留:
(一)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的;
(二)違法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禁令,吸煙、使用明火的;
(三) 阻攔報火警或者謊報火警的;
(四) 故意阻礙消防車、消防艇趕赴火災現場或者擾亂火災現場秩序的;
(五) 拒不執行火場指揮員指揮,影響滅火救災的;
(六) 過失引起火災,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罰款;
(一)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 埋壓、圈佔消火栓或者佔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的,或者損壞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的;
(三) 有重大火災隱患,經公安消防機構通知逾期不改正的。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罰款。
有第一款第二項所列行為的,還應當責令其限期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對逾期不恢復原狀的,應當強制拆除或者清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第四十九條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15日以下拘留。
第五十條 火災撲滅後,為隱瞞、掩飾起火原因、推卸責任、故意破壞現場或者偽造現場,尚不構成犯罪的,處警告、罰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處警告或者罰款,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五十一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處罰,由公安消防機構裁決。對給予拘留的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裁決。
責令停產停業,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由公安消防機構報請當地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由公安消防機構執行。
第五十二條
公安消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消防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為之一,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損失,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 對不符合國家建築工程消防技術標準的消防設計、建築工程通過審核、驗收的;
(二) 對應當依法審核、驗收的消防設計、建築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審核、驗收的;
(三) 發現火災隱患不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改正的;
(四) 利用職務為用戶指定消防產品的銷售單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築消防設施施工單位的;
(五) 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五十三條 有違反本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四條
本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1984年5月1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批准、1984年5月13日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同時廢止。
Ⅲ 消防條例有哪些
中億安(中國億萬人民的安全守護者 企業財產安全的守護神)消防安裝、施工、設計、檢測一條龍!
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
施行日期:2006年12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下列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建築:
①9層及9層以下的居住建築(包括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居住建築);②建築高度小於等於24m的公共建築;③建築高度大於24m的單層公共建築;④地下、半地下建築(包括建築附屬的地下室、半地下室);⑤廠房;⑥倉庫;⑦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⑧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⑨可燃材料堆場;⑩城市交通隧道。
不適用范圍:本規范不適用於炸葯廠房(倉庫)、花炮廠房(倉庫)的建築防火設計。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氣工程、石油化工企業、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等的建築防火設計,當有專門的國家現行標准時,宜從其規定。
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 50028-2006
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向城市、鄉鎮或居民點供給居民生活、商業、工業企業生產、採暖通風和空調等各類用戶作燃料用的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城鎮燃氣工程設計。
不適用范圍:①本規范不適用於城鎮燃氣門站以前的長距離輸氣管道工程。②本規范不適用於工業企業自建供生產工藝用且燃氣質量不符合本規范質量要求的燃氣工程設計,但自建供生產工藝用且燃氣質量符合本規范要求的燃氣工程設計,可按本規范執行。③本規范不適用於海洋和內河輪船、鐵路車輛、汽車等運輸工具上的燃氣裝置設計。
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
施行日期:1995年11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下列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高層建築及其裙房:
①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築(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
②建築高度超過24m的公共建築。
不適用范圍:本規范不適用於單層主體建築高度超過24m的體育館、會堂、劇院等公共建築以及高層建築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4、《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2-95(2001年版)
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
5、《氧氣站設計規范》GB 50030-91
施行日期:1992年7月1日
6、《乙炔站設計規范》GB 50031-91
施行日期:1992年7月1日
7、《村鎮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39-90
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
8、《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97
施行日期:1998年5月1日
9、《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GB 50049-94
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
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94(2000年版)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11、《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058-92
施行日期:1992年12月1日
12、《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2002
施行日期:2003年3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和改建石油庫的設計。
不適用范圍:本規范不適用於石油化工廠廠區內、長距離輸油管道和油氣田的油品儲運設施的設計。亦不適用於地下水封式石油庫、自然洞石油庫。
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98
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內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不適用范圍:不適用於生產和貯存火葯、炸葯、彈葯、火工品等場所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
施行日期:2001年7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的民用與工業建築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
不適用范圍:本規范不適用於火葯、炸葯、彈葯、火工品工廠、核電站及飛機庫等特殊功能建築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
15、《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
施行日期:2005年10月1日
16、《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 50156-2002(2006年版)
施行日期:2002年7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汽車加油站、液化石油氣加氣站、壓縮天然氣加氣站和汽車加油加氣合建站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17、《民用爆破器材工廠設計安全規范》GB 50089-98
施行日期:1998年11月1日
1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098-98(2001年版)
施行日期:1999年5月1日
19、《鹵代烷1211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J110-87
施行日期:1988年5月1日
20、《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92(2000年版)
施行日期:1992年7月1日
21、《地下及覆土火葯炸葯倉庫設計安全規范》GB 50154-92
施行日期:1992年10月1日
22、《地鐵設計規范》GB 50157-2003
施行日期:2003年8月1日
23、《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 50160-92(1999年版)
施行日期:1992年12月1日
24、《煙花爆竹工廠設計安全規范》GB 50161-92
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
25、《鹵代烷1301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63-92
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
2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6-92
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
27、《氫氣站設計規范》GB 50177-2005
施行日期:2005年10月1日
28、《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183-2004
施行日期:2005年3月1日
29、《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3-93(1999年版)
施行日期:1994年8月1日
30、《發生爐煤氣站設計規范》GB 50195-94
施行日期:1994年9月1日
31、《高倍數、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6-93(2002年版)
施行日期:1994年8月1日
32、《水噴霧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219-95
施行日期:1995年9月1日
33、《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9-2006
施行日期:2007年4月1日
3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1-2005
施行日期:2005年7月1日
35、《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3-97
施行日期:1997年8月1日
36、《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81-2006
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
37、《飛機庫設計防火規范》GB 50284-98
施行日期:1999年4月1日
38、《消防通信指揮系統設計規范》GB 50313-2000
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
39、《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38-2003
施行日期:2003年8月1日
40、《乾粉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47-2004
施行日期:2004年11月1日
41、《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 50351-2005
施行日期:2005年7月1日
42、《建築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354-2005
施行日期:2005年8月1日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內部裝修工程的防火施工與驗收。
不適用范圍:本規范不適用於古建築和木結構建築的內部裝修工程的防火施工與驗收。
43、《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2005
施行日期:2006年5月1日
44、《煤礦井下消防、灑水設計規范》GB 50383-2006
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
45、《鋼結構防火塗料應用技術規范》CECS 24:90
批准日期:1990年9月10日
46、《建築防火封堵應用技術規程》CECS 154:2003
施行日期:2003年12月1日
47、《合成型泡沫噴霧滅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CECS 156:2004
施行日期:2004年2月15日
48、《煙霧滅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169:2004
施行日期:2004年8月1日
49、《油浸變壓器排油注氮裝置技術規程》CECS 187:2005
施行日期:2005年10月1日
50、《注氮控氧防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189:2005
施行日期:2005年11月1日
51、《建築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CECS 200:2006
施行日期:2006年8月1日
52、《旋轉型噴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技術規程》CECS 213:2006
施行日期:2006年12月1日
53、《城市消防站建設標准》(修訂)
施行日期:2006年5月1日
54、《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
55、《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技術要求》GA703-2007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條 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每個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消防法規,做好消防工作。
第三條 各級公安機關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和本實施細則,實施消防監督。除人民解放軍各單位、國有森林和礦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門實施消防監督,公安機關予以協助外,其餘所有單位的消防工作都應當接受當地公安機關的監督。
第二章 火災預防
第四條 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在規劃新建、擴建和改建城市的時候,必須依照有關消防法規,會同消防監督機構制定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訊和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規劃和具體建設方案,並將其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市級人民政府審查城市詳細規劃時,應當吸收消防監督機構參加。
第五條 城市總體規劃審定批准後,公共消防設施由城建、公用、郵電等部門分別負責建設和維護,當地消防監督機構負責驗收、使用。
第六條 市區公共消防設施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提請地方人民政府責成城建、公用、郵電等有關部門作出技術改造或者改建、增建規劃,加以解決。
第七條 設計人員在工程設計中,必須貫徹有關消防技術規范的要求。設計單位和人員應當對工程的防火設計負責。其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對不符合消防技術規范的工程設計,不予批准。
第八條 建設單位應當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有關防火的設計圖紙和資料負責審核。
第九條 中外合資、合作經營和外資獨立經營的企業或從國外引進項目的工程設計,其防火要求必須符合我國消防技術規范的規定。依據國外或者港澳地區消防技術規范進行的工程設計,必須將防火設計圖紙並附上消防技術規范等有關資料,送當地設計部門審核。
第十條 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防火設計圖紙施工,不得擅自改動,並負責施工現場的消防工作。
第十一條 工程竣工時,建設單位應當對工程的消防設施進行驗收。對不符合防火設計要求的,待施工單位負責解決後,方可接收使用。
第十二條 在城區不準搭建易燃簡易建築。如果臨時需要搭建的,必須事先報經當地城市建設部門審批,並應當在規定的限期內拆除。
第十三條 鄉鎮人民政府在規劃鄉鎮建設時,應當同時規劃消防水源、消防通訊和消防通道。鄉、村的生產、民用建築的設計和施工,應當符合有關農村消防技術規范的要求。
第十四條 生產建築構件、配件或新型建築材料、防火塗料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標准對產品進行燃燒性能或耐火極限等數據的測定,並將各種測定的性能、數據寫在產品說明書上,否則不準出廠。
第十五條 生產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標准或專業標準的規定,對產品進行閃點、燃點、自燃點、爆炸極限等數據的測定,並將其數據和防火、防爆、滅火、安全儲運等注意事項寫在產品說明書上,否則不準出廠。
第十六條 研製易燃的新材料、新產品和有火災危險的新設備、新工藝的單位,必須對研製的每一項目提出預防火災的具體辦法,經上級主管部門鑒定批准後,方可交付生產。
第十七條 採用有火災危險性的新設備、新工藝和可燃易燃新材料的單位,必須按照研製部門提供的預防火災的具體辦法,採取消防安全措施。
第十八條 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禁止動用明火。確需動用明火時,必須事先向主管部門辦理審批手續,並採取嚴密的消防措施,切實保證安全。
第十九條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實行防火責任制度,確定一名行政領導人為防火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的消防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本實施細則和其他有關消防法規;
(二)組織實施逐級防火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
(三)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四)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生產、施工、運輸、經營管理的內容;
(五)對職工進行消防知識教育;
(六)組織防火檢查,消除火險隱患,改善消防安全條件,完善消防設施;
(七)領導專職或者義務消防組織;
(八)組織制定滅火方案,帶領職工撲救火災,保護火災現場;
(九)追查處理火警事故,協助調查火災原因。
第二十條 鄉鎮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做好管轄區內的消防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本實施細則和其他有關消防法規;
(二)督促街道、鄉鎮企業和專業戶、個體工商戶、經濟聯合體做好消防工作;指導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開發群眾性的消防工作;
(三)進行消防宣傳,組織群眾制定防火公約;
(四)組織防火檢查,督促消除火險隱患;
(五)管理專職或者義務消防組織;
(六)組織火災撲救,保護火災現場,協助調查火災原因。
第二十一條 禮堂、影劇院、俱樂部、文化宮、游樂場、體育館、圖書館、展覽館等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必須做到:
(一)不準超過額定人數;
(二)安全出口處應當設置明顯的標志,疏散通道必須保持暢通,嚴禁堆放任何物品或者增加座位;
(三)安裝、使用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火規定。臨時增加電氣設備,必須採取相應措施,保證安全;
(四)嚴格控制明火、焰火、鞭炮的使用與燃放。確實需要使用與燃放時,必須採取保證安全的預防措施;
(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六)制定應急疏散方案;
(七)管理人員應當堅守崗位,加強值班和檢查,確保安全。
第二十二條 使用高層建築的賓館、飯店、醫院以及其他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消防組織,制定防火安全管理辦法,指定專人維護、管理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保證完整好用;對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進行防火知識教育和滅火技術訓練,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
第二十三條 城區人民防空地下工程和其他地下工程,平時不得用於生產、存放和銷售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利用人民防空地下工程和其他地下工程開設旅館、招待所、商店和其他公共活動場所時,必須符合地下工程的消防規定。
第二十四條 舉辦物資交流、展銷、集市貿易和焰火、燈火晚會的單位,在地點選擇、亭棚搭設、電氣線路架設、明火使用以及消防設施的配置等方面,應當符合消防規定。
第二十五條 對古建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以及其他由國家指定保護的紀念建築物,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消防法規,做好消防工作。
第二十六條 在農業收獲期和冬、春季節以及重大節日,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督促有關部門,組織專門力量,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和安全檢查,做好消防工作。
第二十七條 各單位或其主管部門對電工、焊接工、油漆工和從事操作、保管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等有關人員,必須進行消防知識的專業培訓,經有關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後,方可定崗位從事操作、管理。
第二十八條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戶應當根據防火、滅火的需要,配置相應種類、數量的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並指定有關人員負責保養、維修和管理。
第二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維護消防設施。不準損壞和擅自挪用消防設備、器材,不準埋壓和圈佔消防水源,不準佔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公用和城建等部門,在維修道路影響消防車通行以及停電、停水、切斷通訊線路時,必須事先通知當地消防監督機構。
第三章 消防組織
第三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城鎮街道、林區居民點和易燃建築密集的村寨,應當建立義務消防隊(組)。
第三十一條 義務消防隊(組)應當定期進行教育訓練,熟練掌握防火、滅火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能防火檢查和撲救火災。義務消防隊(組)所需的經費和隊員的補貼,分別由各所在單位負責解決。
第三十二條 火災危險性較大、距離當地公安消防隊(站)較遠的中型以上企業事業單位,鄉鎮企業集中、易燃建築密集的鄉或鎮,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的古建築群,以及起降大中型民航飛機的航站,應當根據需要設立專職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可由一個單位建立,也可以由幾個單位聯合建立。
第三十三條 專職消防隊應當建立教育訓練和執勤備戰制度,負責本單位、本地區的防火和滅火工作。
第三十四條 專職消防隊所需經費由所在單位開支。專職消防人員實行本單位工資和獎金制度,享受本單位生產職工同等保險福利待遇。專職消防隊隊員可實行合同制或輪換制。
第三十五條 專職消防隊的建立或者撤銷,專職消防隊幹部的配備和調離,應當徵求當地消防監督機構的意見。
第三十六條 公安消防隊(站)的布局、建築和技術裝備必須符合有關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由當地公安機關提請人民政府責成城建、財政等有關部門作出規劃,加以解決。
第四章 火災撲救
第三十七條 任何人發現火警都有義務迅速向消防隊報警,講清起火地點、單位。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給報警人員提供方便,不收費用。郵電部門應當優先傳遞火警、火災信息,不得延誤。
第三十八條 起火單位或者地區要迅速組織力量,撲救火災,搶救生命和物資,並派人接應消防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支援滅火。
第三十九條 消防隊接到報警後,必須迅速趕赴火場,組織撲救。趕赴火場的消防隊及其消防車、消防器材和裝備,需要鐵路運輸和輪渡時,鐵路和航運部門應當優先免費搶運。
第四十條 參加撲救火災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服從火場總指揮員的統一指揮。交通、港務監督、航行管制和治安管理人員應當負責維護秩序,疏散車輛、船舶、飛機、行人,必要時可實行交通管制。
第四十一條 當火災蔓延,必須拆除毗鄰建(構)築物才能避免重大損失的時候,火場總指揮員有權決定拆除,並可命令人員轉移到安全地點。
第四十二條 火車站、列車或者沿線的鐵路單位發生火災時,鐵路部門必須組織力量撲救火災,調派機車供水滅火。必要時可向就近的消防隊請求支援,被求援的消防隊應當支援。
第四十三條 船舶、水上設施和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發生火災時,海上安全指揮部必須組織力量撲救火災,必要時迅速調派船、艇或者飛機參加滅火。
第四十四條 參加保險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住宅發生火災時,應當積極撲救,減少損失。對參加撲救火災的外單位的專職、義務消防隊所損耗的燃料、滅火劑和器材裝備,以及對火災原因進行技術鑒定的費用,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從保險公司償付的施救費中予以補償。未參加保險的,由起火單位負責補償。
第四十五條 執行滅火任務的各種消防車、消防艇免交養路、過橋、過隧道、泊岸等費用。
第四十六條 參加撲救火災或者消防訓練中受傷、致殘或者犧牲的非國家職工,其醫療、撫恤待遇,由起火單位或者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如果起火單位對起火沒有責任的,或者確實無力負擔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規定辦理;在養傷期間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由起火單位或者當地人民政府給予生活保障。對撲救火災中犧牲的人員,根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應當追認為烈士的,由有關部門辦理手續。
第五章 消防監督
第四十七條 公安部,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市、縣公安局和分局設立的消防監督機構,分級負責消防監督工作。鐵路、交通、民航和林業公安機關設立的消防監督機構,分別負責鐵路站區和鐵路線的勘測設計、基建施工單位及列車,在我國沿海、內河水域航行、停泊、作業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和港口碼頭,飛機和機場以及林區的消防監督工作;業務上受當地政府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的指導。
第四十八條 消防監督機構在組織防火檢查時,有關單位應當派人參加。被檢查單位應當主動提供情況和資料。消防監督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的改進意見,都應當作出詳細記錄,存檔備查。
第四十九條 消防監督機構檢查中發現的重大火險隱患,應當及時向被檢查單位或者居民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發出《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必要時可傳喚有關人員,督促整改。被檢查單位的防火負責人,應當把火險隱患的整改情況,及時告知消防監督機構。《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副本可根據需要送當地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部門。被檢查單位或者居民有不同意見時,在接到《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之日起十日內,可提請上一級消防監督機構復查。
第五十條 消防監督機構發現隨時有可能發生火災危險的,有權責令有關單位和人員立即整改,在緊急情況下,有權責令其將危險部位停產、停業整改。
第五十一條 消防監督機構應當督促各部門、各單位制定消防安全辦法和技術標准,並負責審查、監督實行。
第五十二條 消防監督機構應當監督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執行工程設計防火的有關規定,根據需要和可能對建設工程的防火設計進行審核,檢查消防措施的落實情況,並參加工程的竣工驗收。
第五十三條 消防監督機構應當按照確定的城市規劃方案,督促城建、公用等部門建設、改善和維護公共消防設施。
第五十四條 消防監督機構要掌握火災情況,進行火災統計,核定火災損失,按照有關規定逐級上報。人民解放軍各單位、國有森林、礦井地下部分的火災統計,由各主管部門負責,按年度報送公安部。
第五十五條 消防監督機構應當組織所屬隊伍的政治教育和業務訓練;負責對義務消防隊和專職消防隊的業務指導,督促健全規章制度,開展消防業務訓練,組織聯合演練,提高防火、滅火水平。
第五十六條 消防監督機構應當組織查明起火原因,作出技術鑒定。火災原因查明後,應當根據事故的性質、情節和後果,依法對有關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第五十七條 公安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消防監督機構應當根據防火、滅火的需要,制定科研規劃,具體組織開展消防科學技術研究;鑒定和推廣應用消防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第五十八條 公安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消防監督機構對申請生產、維修消防器材的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進行監督檢查。對不具備條件的,應當責令限期改進,必要時責令停產、停業,並提請有關部門不發、吊銷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
第五十九條 消防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標准對消防器材、設備等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不符合標準的,不準出廠或者銷售。
第六十條 建設單位需要引進國外的消防器材、設備時,必須事先將其品種、規格、性能等有關資料送交當地消防監督機構審核同意。
第六十一條 國家級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負責消防產品質量認證檢驗、爭議仲裁檢驗、重點抽檢和進出口消防產品的驗證檢驗。
第六十二條 各級消防監督機構應當根據需要配備具有專業知識的消防監督員。消防監督員由省、自治區所轄的市以上公安機關任命,並發給消防監督證。
第六十三條 消防監督員的主要職責:
(一)對分管地區的單位,督促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建立健全消防組織;
(二)進行消防宣傳,督促消除火險隱患,及時制止有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危險的行為;
(三)指導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開展防火檢查,制定重點部位的滅火方案,並定期演練;
(四)參加火災事故的調查、勘查和鑒定,提出處理意見。
第六章 獎勵與懲罰
第六十四條 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先進事跡之一的單位、集體,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一)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普及,消防安全措施落實,消防組織制度健全,火險隱患及時消除,消防器材設備完整好用,無火災事故,工作成績突出的;
(二)及時組織撲滅火災或者積極支援鄰近單位和居民撲救火災,避免重大損失,有顯著貢獻的;
(三)開展消防科學技術研究和技術革新,成績顯著的;
(四)在改善城鄉消防設施方面有顯著貢獻的;
(五)在消防工作的其他方面做出顯著貢獻的。
第六十五條 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先進事跡之一的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一)熱愛消防工作,積極參加消防活動,成績顯著的;
(二)模範遵守消防法規,制止違反消防法規的行為,事跡突出的;
(三)及時發現和消除重大火險隱患,避免火災發生的;
(四)積極撲救火災,搶救公共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表現突出的;
(五)對查明火災原因有突出貢獻的;
(六)對消防科學技術研究或者技術革新有顯著成績的;
(七)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做出顯著貢獻的。
第六十六條 在消防工作中有貢獻或者成績顯著的先進單位、集體和個人,由公安機關、上級主管部門或本單位給予表彰、獎勵;成績特別突出的,報請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
第六十七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本實施細則,除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予以處罰外,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重的,由本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
(一)設計人員沒有按照防火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或者施工人員不按照防火設計進行施工的;
(二)防火負責人不履行職責的;
(三)值班人員擅離職守或失職的;
(四)不按規定生產、銷售消防器材、設備的。
第七章 附 則
第六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鐵路、交通、民航、林業公安局,可以根據本實施細則,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特點,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施行。
第六十九條 本實施細則由公安部負責解釋。
第七十條 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Ⅳ 最新消防法與舊消防法的區別
最新消防法復與舊消防法的區別:制
1、部分條款不同
根據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審批環節的要求和《中共中央辦公廳辦公廳關於調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職責機構編制的通知》等文件中關於將部指導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職責劃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規定,
草案對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等9個條款進行了修改,調整了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的主管部門,並對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的具體規定進行了調整和完善。」
2、部分側重點不同
本次修正主要是為配合機構職能劃轉而進行的法律上的銜接,另外從實際修改的內容看,還有一部分是在消防隊伍轉隸後機構稱謂的調整。
(5)舊的消防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訂情況: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
根據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Ⅵ 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如下幾種:
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編寫,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
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93進行了修訂。
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學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進行了局部修訂,已經有關部門會審。
4、《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物的防雷設計。不適用於天線塔、共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油罐、化工戶外裝置的防雷設計。
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6)舊的消防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消防工作,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第三條:消防工作由公安機關實施監督。人民解放軍各單位、國有森林、礦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門實施監督,公安機關協助。
Ⅶ 新《消防法》的頒布,舊的省條例和市條例是否停用
如果沒有新的省市條例出台仍使用舊的條例,條例內容與新法不一致的按照新法執行。
Ⅷ 新修訂的消防法與原來的有哪些改變
新《消防法》由原來的6章54條增加到現在的7章74條,內容做了很大的修改,新修訂內的《消防法》主要有五個方面的亮容點:
(一) 確定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則
(二) 加強了應急救援工作
(三) 改革了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制度
(四) 加大了消防行政處罰力度
(五) 完善了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制
Ⅸ 舊樓房符合原消防規定不符合新消防規定可以消防驗收合格嗎
如果問的是現在能不能
答案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