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條例
㈠ 誡命、條例、律法和典章是什麼意思(解釋)。
〖 律法的定義 〗
那麼我們要問,什麼是律法?律法的定義是什麼?許多人以為脫離版律法,權就是脫離十條誡命。或者有人以為就是脫離舊約的禮儀律法,如祭司的事奉條例,以及道德律法,如十誡等。其實除去律法本身,並不能幫助我們不犯罪。全部舊約里,神對人的要求就是律法。律法就是神要人作事。守律法的意思乃是說,神對我有要求,我打算靠著自己行神的旨意,以討神喜悅。這就是守律法。
但在新約里神說,要將律法放在一邊,以恩典代之。從此以後,神乃是說,不要你作任何事來討我喜悅。這話聽起來很嚴重。守律法就是我作事來討神喜悅;脫離律法乃是,從始至終我不作一事來求神歡喜。神一點都不要我們憑自己作什麼來討他喜悅。若此關勝不過,罪的關就不能勝過。
(1)誡命:給我們看見神的聖潔是威嚴的——特別當主耶穌基督,按靈意一方面來解釋時。
(2) 律例:顯示出神的聖潔是嚴厲的——他不能容忍罪惡,亦不會受妥協。
(3) 典章:說明神的聖潔是不容侵犯的——它把人應如何敬拜神,都不遺細巨地寫清楚了。
㈡ 誡命、條例、律法和典章是什麼意思(解釋)。
誡命——關乎道德方面的。
律例——十誡的前4條細則,關乎宗教方面的。(怎樣敬拜上帝)
典章——十誡的後6條細則,關乎社會生活方面的。
律法——誡命,律例,典章通稱為律法。(總稱)
㈢ 今日教會姊妹生產兒女是否要遵守舊約潔凈的條例
既然在新約里,就不再遵守舊約律法的潔凈條例。
㈣ 我是個初信徒,信主後才知道必須奉獻收入的十分之一,《聖經》是怎麼規定的
在舊約聖經中,確實有十分之一的規定。
猶太教至今仍然遵循著,神的這個規定。
猶太教是因律法稱義,誰符合神的律法,誰就是神眼中的義人。
在新約聖經中,耶穌說:「天地可以廢棄,律法的一點一劃,也不能廢棄」。
但舊約的律法,非常復雜,記載於猶太教的塔木德之中。人們很難完全遵守。怎麼辦呢?
耶穌把全部的律法,歸納為2條:
1.愛神。2.愛人如己。
只要符合了這2條總綱,也就是符合了,神的律法。
也就是做到了:「天地可以廢棄,律法的一點一劃,也不能廢棄」。
這叫做:恩典。
猶太教的舊約,注重律法的形式,條文,戒條等。
在新約,注重律法中,博愛的本質。
所以,你需要做的,不再是:「十分之一」。
而是:「盡心,盡性,盡意」。
也就是,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去做。
㈤ 聖經中人類到底犯什麼罪了
人類的罪就是在於擁有了智慧,知道了羞恥
亞當和夏娃是人類始祖,本來是無憂無慮生活在伊甸園中,花香鳥語流水依依,他們那時是純真之心,無羞恥心,沒有穿衣服在伊甸園中整日過得非常自在。後來,大天使化作的魔鬼撒旦變作一條蛇,誘惑夏娃吞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夏娃自此開了靈竅,看見自己赤身裸體,非常羞愧,遂穿衣,然後又讓亞當也吃了智慧樹之果,亞當也知道羞恥,然後二人就脫離了赤身裸體自由自在的自在心,進入知道禮義廉恥的階段,上帝看到二人穿衣而行,就知道二人偷吃智慧之果,大怒,罰二人墮入塵世,亞當及其子孫世代受努力勞作之苦方能填飽肚子,夏娃及期女性後代要月月收到月經的沉痛折磨,然後 生孩子的痛苦一樣被化作對她們的懲罰,因為人類始祖做的事情,所有人類一出生都要忍受以上諸種苦難,他們承擔苦難的原因就是因為始祖犯下的偷吃智慧果的罪過,這個罪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罪,叫「原罪」。
我認為原罪其實象徵著人類走向文明社會後對自我本真心的丟棄,當人類智慧發展,純乎本性的「嬰兒之心」卻逐漸失去,因此才有諸多煩惱,才有愛恨情仇,人類本身就要擔負智慧帶來的不良後果。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