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紀律種類
A. 公務員紀律分為哪幾種類型各類型分別有哪些具體規定
(一)政治紀律
公務員是代表國家的工作人員,是國家法律的忠實執行者和捍衛者。因此,維護國家的政治穩定和根本利益是公務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也是對公務員政治上的最基本的要求,這是由我國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性質決定的。作為公務員,必須擁護政府的政策和法律,與政府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公務執行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公務員法》對公務員應該遵守的政治紀律做了具體規定,這就是不得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不得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不得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不得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公務員作為行政權力的執行者,他們的一切言行都必須站在政府的立場上,如果不負責任地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是與公務員的身份不相符合的。「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是指有意向他人傳播對國家聲譽或形象具有攻擊性、誹謗性的言論,詆毀國家聲譽,這種言論可能是口頭的,也可能是文字的。規定公務員不得散布有損國家的言論,有利於政府政策的執行和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公務員同其他公民一樣也有集會、遊行、示威的權利,但公務員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在行使這些權利時應以維護政府正常運轉、維護公務秩序為前提,不得以反對國家為目的。
國家公務員作為公民,享有結社自由這一公民的基本權利,但不能參加國家法律明令禁止或被依法取締卻仍在進行活動的組織。由於公務員是行使國家行政權的主體,肩負著維護國家正常運轉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重要使命,為了保證國家機關的正常運轉,《公務員法》還明確規定,公務員不得參加罷工。
(二)工作紀律
工作紀律就是公務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公務員工作紀律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不得玩忽職守、貽誤工作。如果公務員玩忽職守、貽誤工作,勢必會影響公務的及時處理,打亂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如果後果嚴重,還可能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所以必須嚴格禁止此類行為發生。
(2)不得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服從上級的決議和命令是公務員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紀律和要求,是保證國家機關系統正常運轉的必然要求。但這一規定與原《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不同,《公務員法》特別增加了「依法」二字,也就是說,公務員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上級決定和命令的前提,是該決定或命令是上級依法作出的;如果是上級違法作出的,則公務員有權拒絕執行。關於這一點,《公務員法》第五十四條單獨對公務員的有限抵制權問題進行了闡述:「公務員執行公務時,認為上級的決定或者命令有錯誤,可以向上級提出改正或者撤銷該決定或者命令的意見;上級不改變該決定或者命令而要求立即執行,公務員應當執行該決定或者命令,執行的後果由上級負責,公務員不承擔責任;但是,公務員執行明顯違法的決定或者命令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3)不得壓制批評、打擊報復。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公民有權對任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並受到法律的保護。不論是社會輿論、人民群眾的批評,還是下級公務員對上級提出的建議,都可以幫助、督促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更好地執行公務。因此,對採用高壓手段打擊報復的公務員,必須施以處分。
(4)不得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公務員必須奉行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準則。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就會干擾領導機關的決策,同時損害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削弱政府的執政基礎。因此,此類行為必須嚴加懲處。
(5)不得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這是作為公務員的起碼條件,也是對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之一;保守國家秘密還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工作秘密主要是指為了工作需要,在特定時間內不對外公開,只限一定范圍內人員知悉的事項。如果泄露國家秘密,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失;如果泄露工作秘密,會給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造成被動的局面。
(6)不得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由於公務員的特殊身份,公務員在外事活動中必須忠於祖國,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樹立國家的良好形象。
(7)不得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由於公務員從事的國家和社會管理工作具有穩定性、連續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公務員始終如一地保證自己的出勤。
(三)廉政紀律
「為政者,干凈為清,不貪為廉」,這是傳統的對「廉」的定義。廉政紀律就是要求公務員作到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行為准則。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不得貪污、行賄、受賄或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和他人謀取私利。廉潔自律是對每個公務員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因此,對那些貪污、行賄、受賄或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公務員,給予處分甚至刑事制裁是完全有必要的。這里應說明的是:「謀取私利」必須是公務員利用了自己工作上的職權,如果獲得利益與自己的工作職權沒有關系,就不屬於這里規定的情況。
(2)不得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這不僅是公務員的法律義務,也是衡量公務員道德水準的重要標志。由於公務員的特殊身份,他們掌握著大量的國家資財,用於各項管理活動,因而發生公務員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甚至構成犯罪。所以,《公務員法》將此類行為列入公務員紀律的范疇,用處分等手段加以約束和控制。
(3)不得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務員在執行公務中,許多公務直接涉及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任何濫用職權的行為都是對人民利益的不負責任,都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的法制建設、對人民的利益、對當事人的利益造成損害。但在實際當中,濫用職權的事件卻時有發生。孟德斯鳩早就斷言:「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德國史學家邁內科也認為:「一個被授予權力的人,總是面臨著濫用權力的誘惑,面臨著逾越正義和道德界限的誘惑。」因此,必須用法的形式來對此類行為加以規范和制約。
(4)不得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的經營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公務員代表國家機關直接行使各項職能,來組織和領導經濟建設。如果他們在工作之餘經商、辦企業或參與其他營利活動,容易分散精力,影響本職工作,而且在處理有利害關系的工作中容易產生腐敗,很難秉公辦事。《公務員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公務員在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事業單位兼職,應經有關機關批准,並不得領取兼職報酬,但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職是不被允許的。
(四)道德紀律
公務員除了要自覺遵守其作為公務員的特有的紀律外,還必須在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方面起應有的示範帶頭作用。公務員道德紀律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不得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公務員作為國家法律的執行者,當然不允許參與到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活動當中,也不能支持此類活動。這些活動如果發生在公務員身上,會嚴重侵蝕國家機體,影響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2)不得違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公務員是國家重要的人才資源,公務員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決定著國家的誠信指數和管理能力。在一定意義上講,公務員的公德心和職業道德是構建現代國家機關體系的重要內涵。
另外,《公務員法》還有一條紀律內容:不得違反紀律的其他行為。這條規定的目的是防止掛一漏萬。前十五條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對公務員在行使國家許可權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害性較大或者人民群眾反映較強烈的行為做了具體規定。但公務員應當遵守的紀律並不以這十五條為限,所以在最後做了一條包容性廣泛的原則性規定。
B. 《條例》中對違反哪些六大紀律的行為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條例》中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違反群眾紀律、違反工作紀律和違反生活紀律這六大紀律的行為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1、違反政治紀律行為
發表危害黨的言論等行為、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等行為、損害中央權威、妨礙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實施行為、對抗組織審查行為、組織和參加迷信活動行為、叛逃及在涉外活動中損害黨和國家尊嚴利益行為、違反政治規矩等行為。
2、違反組織紀律行為
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等行為、侵犯黨員權利行為、違反組織工作原則等行為、違規辦理因私出國(境)證件和在國(境)外擅自脫離組織等行為。
3、違反廉潔紀律行為
以權謀私行為、違規接受禮品禮金和服務等行為、違規從事營利活動行為、違反工作生活待遇規定等行為、違反佔有、使用公款公物等行為、違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規定行為、權色交易等行為。
4、違反群眾紀律行為
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漠視群眾利益行為、侵佔群眾知情權等行為。
5、違反工作紀律行為
黨組織失職行為、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行為、失泄密行為、違反外事工作紀律等行為。
6、違反生活紀律行為
生活奢靡行為、違反家庭倫理和社會公德等行為。
(2)條例紀律種類擴展閱讀
1、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2、黨的紀律處分工作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二)黨紀面前一律平等。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肅、公正執行紀律,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
(三)實事求是。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准確認定違紀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予以處理。
(四)民主集中制。實施黨紀處分,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擅自決定和批准。上級黨組織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作出的處理決定,下級黨組織必須執行。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員網—《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C.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包括哪些紀律
中國共來產黨的紀律處分原則如下:自
1.
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黨的各級組織必須維護黨的紀律。對於違犯黨的紀律的黨員和黨組織,必須依照《條例》嚴肅處理,不得姑息遷就。
2.
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對違犯黨紀行為的處理必須經黨委或者紀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決定和批准。
3.
堅持黨員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黨內不允許有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黨員。任何黨員違犯了黨的紀律,都必須受到追究,應當受到黨的紀律處分的,都必須依照《條例》給予相應的處分。
4.
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處理違犯黨紀的黨員和黨組織要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
D.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哪幾種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的"六大紀律"分別是指: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一、「政治紀律」主要違紀行為
發表危害黨的言論等行為、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等行為、損害中央權威、妨礙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實施行為、對抗組織審查行為、組織和參加迷信活動行為、叛逃及在涉外活動中損害黨和國家尊嚴利益行為、違反政治規矩等行為。
二、「組織紀律」主要違紀行為
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等行為、侵犯黨員權利行為、違反組織工作原則等行為、違規辦理因私出國(境)證件和在國(境)外擅自脫離組織等行為。
三、「廉潔紀律」主要違紀行為
以權謀私行為、違規接受禮品禮金和服務等行為、違規從事營利活動行為、違反工作生活待遇規定等行為、違反佔有、使用公款公物等行為、違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規定行為、權色交易等行為。
四、「群眾紀律」主要違紀行為
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漠視群眾利益行為、侵佔群眾知情權等行為。
五、「工作紀律」主要違紀行為
黨組織失職行為、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行為、失泄密行為、違反外事工作紀律等行為。
六、「生活紀律」主要違紀行為
生活奢靡行為、違反家庭倫理和社會公德等行為。
E. 黨的紀律處分的種類有哪些
黨的紀律處分的種類有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警告是黨內最輕的紀律處分。適用於那些犯了一般性的錯誤或所犯錯誤情節比較輕的,但必須予以黨紀處分的黨員。嚴重警告是重於警告的黨紀處分。適用於那些所犯錯誤的性質和程度比較嚴重的違紀黨員。
撤銷黨內職務是重於警告和嚴重警告的處分,是一種比較重的黨紀處分。這一處分適用於那些所犯錯誤性質、情節嚴重,不宜再擔任黨內職務的違紀黨員。
留黨察看是僅低於開除黨籍的黨紀處分,是黨內重處分之一。這一黨紀處分適用於嚴重違犯黨紀,但尚未完全喪失共產黨員條件,需要給其改正錯誤的機會,以便黨組織繼續考察的黨員。
開除黨籍是黨內最高處分。適用於嚴重違犯黨的紀律,造成很壞影響,嚴重損害黨和國家的利益,給黨的形象和工作帶來重大損失,或者犯了錯誤不改正,抵制黨組織的教育,背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全喪失共產黨員條件或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
(5)條例紀律種類擴展閱讀
黨員被開除黨籍處分後黨內職務自然終止:
受開除黨籍處分的黨員,其黨內職務自然終止。各級黨組織在決定或批准開除黨員黨籍的時候,應當全面研究有關的材料和意見,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給黨員以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經支部大會討論決定,應分別不同情況報縣級或縣級以上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審查批准。
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的,如果以後本人向黨組織提出重新入黨申請,除規定不得重新入黨者外,經過黨組織長期考察和嚴格審查,符合黨員條件的可以重新入黨。
F.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的六大紀律
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第四十條明確黨的紀律主要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G. 根據《中國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黨員紀律處分的種類有哪些
紀律處分條例第十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一)警告;(二)嚴重警告;(三)撤銷黨內職務;(四)留黨察看;(五)開除黨籍。第十一條對嚴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的紀律處理措施:(一)改組;(二)解散。網上有的是,去查查亞
H.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的六項紀律是哪些
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
第四十條:黨的紀律主要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手段,嚴重違紀、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開除黨籍。
黨內嚴格禁止用違反黨章和國家法律的手段對待黨員,嚴格禁止打擊報復和誣告陷害。違反這些規定的組織或個人必須受到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的追究。
第四十一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有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留黨察看最長不超過兩年。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黨員經過留黨察看,確已改正錯誤的,應當恢復其黨員的權利;堅持錯誤不改的,應當開除黨籍。
開除黨籍是黨內的最高處分。各級黨組織在決定或批准開除黨員黨籍的時候,應當全面研究有關的材料和意見,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
第四十二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必須經過支部大會討論決定,報黨的基層委員會批准;如果涉及的問題比較重要或復雜,或給黨員以開除黨籍的處分,應分別不同情況,報縣級或縣級以上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縣級和縣級以上各級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有權直接決定給黨員以紀律處分。
對黨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給以警告、嚴重警告處分,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後,報黨中央批准。對地方各級黨的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給以警告、嚴重警告處分,應由上一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批准,並報它的同級黨的委員會備案。
對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給以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由本人所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決定。在全體會議閉會期間,可以先由中央政治局和地方各級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出處理決定,待召開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
對地方各級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的上述處分,必須經過上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由這一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報同級黨的委員會批准。嚴重觸犯刑律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由中央政治局決定開除其黨籍;嚴重觸犯刑律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由同級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決定開除其黨籍。
(8)條例紀律種類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四十四條 (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且有實際言論、行為或者造成不良後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第七十條(對違反組織紀律行為的處分)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一)拒不執行或者擅自改變黨組織作出的重大決定的;
(二)違反議事規則,個人或者少數人決定重大問題的;
(三)故意規避集體決策,決定重大事項、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的;
(四)借集體決策名義集體違規的。
第八十五條(對違反廉潔紀律行為的處分) :黨員幹部必須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清正廉潔,反對任何濫用職權、謀求私利的行為。
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收受對方財物,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第一百一十二條 (對違反群眾紀律行為的處分)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超標准、超范圍向群眾籌資籌勞、攤派費用,加重群眾負擔的;
(二)違反有關規定扣留、收繳群眾款物或者處罰群眾的;
(三)剋扣群眾財物,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拖欠群眾錢款的;
(四)在管理、服務活動中違反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的;
(五)在辦理涉及群眾事務時刁難群眾、吃拿卡要的;
(六)有其他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
在扶貧領域有上述行為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一百二十一條 (對違反工作紀律行為的處分):工作中不負責任或者疏於管理,貫徹執行、檢查督促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力,給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造成較大損失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造成重大損失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力,對職責范圍內的問題失察失責,造成較大損失或者重大損失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一百三十四條 (對違反生活紀律行為的處分):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I.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違紀行為分類有哪些
六類違紀行為: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
2015年10月正式印發的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圍繞黨紀戒尺要求,明確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六類違紀行為,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2018年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從第六章到第十二章詳細規定了「六大紀律」處分,是新形勢的需要,是與時俱進和成果。
(9)條例紀律種類擴展閱讀:
典型案例: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東部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再生等人因下屬部門和單位違反財經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受到責任追究。
南海東部管理局所屬生產部等多個部門和單位違反財經紀律套取現金、私設「小金庫」,以會議費為名報銷吃喝費用、違規在度假村和五星級酒店開會,相關直接違紀人員受到處理。
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劉再生和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杜玉傑分別受到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因落實監督責任不力,該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高廣生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分析點評:
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雙雙被追責,源於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缺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對黨章規定的重申,是各級黨組織職責所在、使命所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其中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