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准則條例單行本價格

准則條例單行本價格

發布時間: 2021-12-26 01:28:25

條例+准則+制度

條例的概念:條例是領導機關制定或批准規定某些事項或機關團體的組織、職權等帶有規章性質的法規性文件。條例具有法規性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制發機關的法定性。條例的製作、發布機關有一定的限制。(2)內容的法規性。條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重要或比較重要的事項,具有強制力和約束力,要求有關人員必須遵照執行,不得違反。條例的分類根據管轄的許可權不同,條例可以分為直接頒發性條例和批准頒發性條例;根據內容的不同,條例可以分為事項性條例和規定機關、團體的組織、職權的條例。

准則:准則是單位主管部門對某一方面的工作規定的應用文。
格式:1標題。2正文:開頭概括說明制訂的目的,主體部分可分條陳述。3署名、日期。

制度的概念制度一詞有廣義的解釋與狹義的解釋。就廣義而言,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就是制度(或叫體制),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等等。就狹義來講,是指一個系統或單位制定的要求下屬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如工作制度、財務制度、作息制度、教學制度等等。這里講的制度專指一種公務文書。2.制度的作用制度可使某個團體或單位的所有成員共同遵守某些辦事規程和行動准則;從而為完成任務或目標提供保證。3.制度的分類制度的種類很多,各條戰線、各個部門、各個單位的工作性質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因而制度也不一樣。如保密制度與醫葯制度,真是風馬牛不相及。4.制度的結構制度的寫法是條文式,即把制度內容分條款逐一寫出,其結構可分為標題、正文、結尾三部分。(1)標題 由制定單位、工作內容、文種三部分組成。如:××醫院住院部交接班制度制定單位工作內容文種。有的制度標題中不寫制定單位,而將它寫在末尾。(2)正文。這是制度的主體部分。寫條文前可加一小段引言,簡要、概括地說明制定這項制度的原因、根據、目的等情況。接著逐條寫各項內容。一個單位內部的制度也可以不寫引文,直接寫條款。條文寫完後還要寫明此項制度從什麼日期執行。(3)結尾。條文寫完了就自然結束,寫上制定單位、公布日期。是單位內部的制度行文公布不必蓋章,如是一級政府或一個系統的制度需廣泛下發執行者,必須落款公章。以增強其真實性嚴肅性。5.制度的實例<實例>一檔案管理制度一、歸檔文件、材料范圍凡是反映省政府機關工作活動,具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均屬歸檔范圍。

⑵ 《法律援助條例》外面買得到單行本嘛~多少錢阿

可以買得到的,一般新華書店就有,價格有2元和3元的

⑶ 最新黨內的准則,條例,規定有哪些

一是《准則》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緊扣廉潔自律、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突出關鍵少數,強調自律,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向全黨發出的道德宣誓和對人民的庄嚴承諾。《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突出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強調他律,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二是能夠促進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工作的深入開展。《規定》提出的八項嚴格禁止性要求,細化了黨員領導幹部在經濟和社會交往方面的政策界限,充實完善了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行為規范。有利於黨員領導幹部提高警惕性和防範意識,未雨綢繆,廉潔自律;有利於增強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監督的針對性,提高巡視、專項檢查、考察考核、信訪舉報、社會監督等監督方式的效果。
三是體現了黨中央和各級黨組織對廣大黨員幹部的關心和愛護。新修訂頒布《規定》,在黨內早打招呼,早提醒,允許《規定》發布後三十日內主動說清問題的可考慮從寬處理,既是對黨員幹部的嚴格要求,更是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同時對犯有這些違紀行為的同志也是一種改過自新和挽救。

⑷ 中國共產黨兩准則四條例

兩准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

四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4)准則條例單行本價格擴展閱讀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是為了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由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的一部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准則。2016年10月27日,《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由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自2016年11月2日全文發布實行。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在2015年10月由中共中央印發。由黨中央根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在2010年《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基礎上修訂而成。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形勢發展,該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為此,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並於2015年10月正式印發。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為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解決沒有人負責的問題而制定的面向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領導幹部,追責對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力、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害、「四風」和腐敗問題多發頻發、選人用人失察、任用幹部連續出現問題、巡視整改不落實等問題的條例,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黨內法規,它的頒布實施,對於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是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強化黨內監督而制定的法規,2015年8月3日《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由中央紀委會同中央組織部發布,自2015年8月3日起實施。2017年7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修改《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自2017年7月10日起施行

⑸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是什麼時候印發的

2015年10月18日,中抄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以下簡稱《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准則》和《條例》的頒布實施,是在黨長期執政和全面依法治國條件下,實現依規管黨治黨、加強黨內監督的重大舉措,體現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成果。

⑹ 廉潔自律准則紀律處分條例全文多少章多少條多少字

總則 第一章指導思想、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一條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依據黨章和憲法、法律,結合黨的建設的實踐制定。 第二條本條例的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第三條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應當遵守和維護黨的紀律。對於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肅處理。 第四條堅持黨員在黨紀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凡是違犯黨紀的行為,都必須受到追究;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必須給予相應的處分。 第五條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准確地認定違紀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地予以處理。 第六條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施黨紀處分,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決定和批准。上級黨組織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作出的處理決定,下級黨組織必須執行。 第七條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第八條本條例適用於違犯黨紀應當受到黨紀追究的黨組織和黨員。 第二章違紀與紀律處分 第九條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黨紀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⑺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多少 條 自律規范

黨員廉潔自律規范
第一條 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克己奉公。
第二條 堅持崇廉拒版腐,清白做人,干凈做權事。
第三條 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第四條 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甘於奉獻。
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范
第五條 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僕本色。
第六條 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
第七條 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第八條 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⑻ 一準則一條例一規則指的是什麼

一準則一條例抄一規則指的是:《關襲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

⑼ 統戰條例單行本訂購

中國的根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是第二個問題有以下的四川省委書記李琰投的見解,請學會如何看待政協的同志們的法律地位,認為政協有沒有法律地位,其職責個人意見 - 免費的法律依據,因此,對於人民政協工作沒有法律依據。我們認為,這種觀點不僅正確的地方,而且還有待商榷。首先,政協系統內置於民主革命的時代和規劃體系和發展,法律的今天統治,歷史的進一步建設法治的社會主義國家,新的挑戰和機遇存在於前面的大潮明確人民政協的法律地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這是非常正確的發展。然而,人民政協是我國特有的政治制度,西方國家不能簡單地套用現有的法律概念和術語,所以,一般來說,「政協有沒有法律地位」,這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我們的憲法規定:「中國人民咨商會議是統一戰線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組織。」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也說:「中國人對中國人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政治協商會議,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共產黨領導下的重要器官中國,它是弘揚中國的政治生活中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顯然,這些重要的文件都肯定了人民政協的法律地位是: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因此,全國政協簡單沒有法律地位或法律地位不明確,不僅在理論上是含糊不清,但也暴露出落後於實踐我們對人民政協的理論研究。其次,雖然大家都承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但是,這個提法還是有些模糊,需要進一步澄清。因為,在憲法,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的國家系統。因此,在全國政協黨的制度或系統的端部?一般認為政協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政黨制度范圍的一部分。目前,使用的教科書在國內的政治憲法院系,大多傾向於這種觀點。但這種學術見解與人民政協的政治作用,在實踐中發揮不成比例。我們知道,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政黨制度,具有一定的國家制度的本質。因此,我們認為,人民政協具有雙重法律性質,不僅是一種特殊的政黨制度,也是一種特殊的國家制度。作為一種特殊的政黨制度,人民政協的法律地位非常明確,勿須再調整;然而,作為一個特殊的國家體制,政協的法律地位主要依靠憲法慣例和內部文件來決定,進一步改革的必要性和提高。所以,我把這篇文章探討的問題歸結為:中國如何在憲法和政協的法律作為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的形式政治改革被確定,並進一步規范。 「兩會」系統:一個值得探討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模型中,我們相信,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在我國憲政體制,法律地位,通過各種方法「兩會」制度的實施。所謂的「兩會」制度是我們在「兩會」作為合法化的民主決策機制的基本形式形成長期的實踐中。我們知道,從1959年開始,三政協(除「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在同一時間舉行,政協委員出席人大會議。在1991年4月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和負責人像出席人大會議的出席政協會議聽取委員的意見,各部委的第四次會議。從而形成社會主義民主的機制,具有中國特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形成與人大,對決議政協投票的基礎上,協商重大問題的決定之前,則該決議將支付「 - 府兩院」的執行,人大,政協監督從不同的角度。因此,人大,政協,政府共同構成了中國的現行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一年一度的「兩會」召開,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隨著我國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兩會」的作用變得越來越認為民主制度也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了黨和人民。現在的問題是:這只能由既定的憲政實踐已經非常成熟的民主,法治,可以採取法律東風的形式確定下來它,我以為,這是完全可行的?此外,來自人大,政協,「兩會」制度的實施之間的關系,可各自優勢充分發揮,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人大,政協有許多相同的方面,例如,他們都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相得益彰,根據他們的政治是相同的;而且,他們有社會主義道路,實行法治,促進和實現國家的憲法,法律和政策,來代表人民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的主人權利的行使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中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它的根本任務是相同的。當然,人大,政協也有重要的區別:1,作為全國人大是唯一的權威至高無上。它的功能主要有四個方面:立法,任免,監督,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利;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政治功能的參與。 2,由選民在全國人大直接和間接選舉產生,選舉是屬於政治范疇投票;人民政協是由政黨,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和各界協商的人士完成的,屬於政治談判的范疇。 3,中國的全國人大「議會和行政」民主集中制「一府兩院」的實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的執行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監督;全國政協吸收主要是通過大量的精英履行三大職能。由於政協委員是非常高的個人素質,在一些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意見,發表更多的時候體現會員的性質,有可能來自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具體方面。顯然,人大,政協同樣在不同的關系,這是我們的目標是推動政治改革,在「兩會」制度形式的基礎。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作為一種特殊的國家制度,這是與黨和人民第一的根本利益,進一步明確人民政協的法律性質和地位,有利於黨的執政規律的戰略。由於特殊的情況和政黨制度的社會性在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是來自中國執政的共產黨也有很大的特殊性的方式根本不同的:由國家機關的兩個理事活動的表現,而且在性能在直接政黨與社會的組織名稱,人民聯系在一起。因此,上述各級縣委,縣政府組織,形成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其中,黨的領導是由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政府的權力機構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三個機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確定的。然而,在政協的地位中國的政治生活,不得不主要依靠憲法慣例和內部文件維護。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人們習慣於「紅衣教主文件」來管理和維持社會和政治秩序,而全國政協,實現狀態還沒有疑問的。但是,在建立法治的道路性質,依法執政的新時代,人們的法律意識已取得顯著的進展,如果繼續按照老傳統,仍只有人民政協作為一個特殊的政黨制度,有可能是他在文中提出質疑公權力行使的合法性,從而通過一項憲法修正案,導致政治風險。因此,應盡快明確政協也有法律性質和國家制度的狀態。二,進一步明確人民政協的法律性質和地位,全國政協將嚴格控制普通群眾組織區分開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作用。目前,大家都承認,政協是「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但是我們的國家可以稱為與機制的「統一戰線性質」很多,例如,協會促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黃埔同學會和其他的社會群體。如果僅作為人民政協統一戰線組織的定義,法律性質和地位將造成混亂,人民政協統一戰線減少其社會普遍性質的狀態。事實上,與一般社會組織政協有一個重大原則區別: - 首先,在政協章程和一般不同的社區組織,和第二的各級領導,全國政協舉辦不同的社區組織和廣大憲法,三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協一般統一戰線組織是不同的。孔子:誰是順發,順發的東西都是為了。顯然,只有這樣,才能用法律制度來定義,以更好地維護政治秩序政協和廣大社會群體之間的差異。第三,進一步明確人民政協,政協委員和政治權利群眾的一般區別的法律性質和地位可以依法實現和完善政治協商訂貨。我國憲法賦予人們提供了廣泛的政治權利,政治自由和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督。因此,有一個矛盾:公民和監督憲法的政治權利,而人民政協的權力,職能和政協委員的權利是由內部文件確定,屆時,全國政協和政協為什麼委員代表人民的政治咨詢活動?這里的生存權利(力),義務和責任不明確的地方,一旦出現糾紛,他們無法得到救濟法。例如,在中央和地方政協組織「政協章程」的規定,已經使用的「競爭力」的理念,並謹慎地避免這種權力的公共和私人性質;和政協委員的規定,直接用「權利」概念,即明確肯定的:這是一種私權。但是,為什麼公民的許多政治權利不能直接參與政治活動的協商,只有人民政協的極少數成員可以贏得它?按照「人民主權」,依照法定程序,以自己的主人的權利,人民的憲法原則給一些機構也能給人認可機構必須行使這些權利(力)的法律。因此,讓政協委員有對國家活動的公民和政治權利,這在法律上是沒有道理的直接參與。正是由於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政協委員曾從事政治活動的磋商,常常氣不壯,不順的原因。顯然,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必須給全國政協和政協委員要貼上適當的法律「選項卡」提供實質性程序。

熱點內容
法律進校園護航青春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14 08:11:07 瀏覽:501
國務院征地拆遷條例 發布:2025-07-14 08:00:46 瀏覽:169
依法治國宣傳展板 發布:2025-07-14 07:56:33 瀏覽:825
首先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是哪個省 發布:2025-07-14 07:56:31 瀏覽:386
法院開庭能帶手機嗎 發布:2025-07-14 07:52:45 瀏覽:36
四川的法治 發布:2025-07-14 07:43:22 瀏覽:684
求情信給法院的 發布:2025-07-14 07:42:24 瀏覽:783
上海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7-14 07:37:54 瀏覽:158
2014公司法修改 發布:2025-07-14 06:49:42 瀏覽:624
河北省人民法院長 發布:2025-07-14 06:32:19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