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條例違反財經紀律

新條例違反財經紀律

發布時間: 2025-07-14 05:44:42

①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規定》(2023年最新版)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最新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規定》(人社部發〔2023〕58號),旨在嚴明事業單位紀律規矩,規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為,保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此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制定,適用於省級、中央部委、人民團體以及部分高校的組織人事部門,旨在確保公正、公平,懲教結合,確保處分與違規違紀違法行為性質、情節、危害程度相適應,確保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規定》明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違規違紀違法,應承擔紀律責任時,將依據本規定給予處分。任免機關或事業單位對管理崗位人員的處分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相關章節規定,處分的程序、申訴等則適用本規定。規定強調處分應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堅持公正、公平,堅持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確保處分與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嚴重性相匹配。

《規定》詳細列出了處分的種類與適用范圍,包括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和開除等處分。規定了處分的期間,警告六個月,記過十二個月,降低崗位等級為二十四個月。處分決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處分期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計算。

在處分執行方面,規定了受警告處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處分期內不得被評為優秀,受記過處分的當年及之後若干年參加年度考核僅作評語,不得晉升檔次。受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的,需按照收入分配規定調整工資待遇,並在管理和專業兩類崗位中,根據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與崗位性質的關聯性確定主次。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於現聘崗位等級。受開除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終止與事業單位的人事關系。

《規定》還詳細列舉了受記過以上處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處分期間內,不得參加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或工勤技能人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同時,對於共同違規違紀違法行為,應根據各自責任分別給予相應處分。

在從重或減輕處分方面,《規定》明確了多種從重和從輕情節,包括多次違規、共同違法行為中的主要角色、隱匿證據等行為應從重處分;而主動交代、檢舉他人、採取措施避免損失、上交違規所得等行為可從輕或減輕處分。

《規定》還規定,對於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輕微且具有從輕情節的,可以採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或誡勉等措施,免予或不予處分。對於不明真相被裹挾參與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經批評教育後有悔改表現的,可以減輕或不予處分。

《規定》還詳細闡述了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及其適用的處分,包括散布不當言論、參加非法活動、違反政治紀律、組織人事紀律、泄露國家秘密、違反財經紀律、學術不端行為、違反公共秩序與社會公德等行為的處分標准。

《規定》詳細闡述了處分的許可權、程序、復核與申訴機制,確保處理過程的公正與透明。此外,《規定》還對處分決定的執行、解除、檔案處理、復核申訴以及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等作出了詳細規定。

《規定》的實施旨在加強事業單位紀律管理,規范工作人員行為,保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② 利用不真實材料騙取國家財政補貼後果怎樣

《條例》第一百一十四條與一百二十六條,分別對騙取國家財政撥款、退稅款或補貼的行為進行了規定。這些規定集中在《條例》第十一章,涉及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侵犯了國家的財經管理制度。從行為的客觀方面來看,兩者都違反了財經紀律,具有相似的性質。然而,第一百二十六條則是一個兜底條款,它與第十一章中的其他條款之間存在補充與被補充的關系。這意味著,當行為不符合第十一章中具體違紀行為的構成要件,但依然存在財經方面的違規要素時,可以依據第一百二十六條進行定性處理。

具體而言,第一百一十四條主要針對騙取國家財政撥款、退稅款或補貼的行為,而第一百二十六條則是一個更為廣泛的條款,適用於那些雖然不符合第一百一十四條或其他具體條款規定的行為,但仍然存在財經方面違規的情況。例如,某些行為可能涉及虛報項目、偽造材料等手段,以獲取國家財政補貼,這類行為如果不符合第一百一十四條的具體描述,但仍屬於財經紀律的范疇,則可以根據第一百二十六條進行處理。

在實際操作中,第一百二十六條為處理那些具有類似性質但具體情形不符合其他條款的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它確保了對財經紀律的全面覆蓋,同時也避免了因具體條款的局限性而遺漏對違規行為的處罰。這有助於維護國家財經管理制度的嚴肅性和完整性,確保公共資源得到合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行為均會對國家財經管理制度造成損害,影響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因此,無論是騙取國家財政撥款、退稅款還是補貼,都應受到法律的嚴格懲處。這不僅是維護財經紀律的需要,也是確保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

總之,第一百一十四條和第一百二十六條在處理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的行為時,不僅明確了具體的違紀行為,還通過兜底條款確保了對所有違規行為的全面覆蓋。這對於維護國家財經管理制度的嚴肅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義。

③ 什麼是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如何處分

違反財經紀律行為,是指違反財經管理法規、破壞國家財經管理秩序,按照黨紀處分條例規定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行為。一般行為批評教育,嚴重的依法處理。

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主要有:

一、隱瞞、截留、坐支應當上交國家的財政收入的。

二、將隱瞞、截留款合夥私分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國家財政撥款、退稅款或補貼的。

四、將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的錢款合夥私分的。

五、不按預算或用款計劃核撥國家財政經費、資金的。

六、擅自動用國庫款項或財政專戶資金的。

七、個人借用公款超過6個月不還的。

八、以個人名義存儲公款的。

九、在對內對外活動中接受禮品應當上交而不上交的。

十、將接受的禮品集體私分的。

(3)新條例違反財經紀律擴展閱讀:

第一條為了糾正財政違法行為,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審計機關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對財政違法行為作出處理、處罰決定。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派出機構,應當在規定職權范圍內,依法對財政違法行為作出處理、處罰決定;審計機關的派出機構,應當根據審計機關的授權,依法對財政違法行為作出處理、處罰決定。

根據需要,國務院可以依法調整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以下統稱財政部門)、審計機關及其派出機構(以下統稱審計機關)的職權范圍。

有財政違法行為的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有財政違法行為的個人,屬於國家公務員的,由監察機關及其派出機構(以下統稱監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依照人事管理許可權,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條財政收入執收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國家財政收入管理規定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補收應當收取的財政收入,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一)違反規定設立財政收入項目;
(二)違反規定擅自改變財政收入項目的范圍、標准、對象和期限;
(三)對已明令取消、暫停執行或者降低標準的財政收入項目,仍然依照原定項目、標准徵收或者變換名稱徵收;
(四)緩收、不收財政收入;
(五)擅自將預算收入轉為預算外收入;
(六)其他違反國家財政收入管理規定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條財政收入執收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國家財政收入上繳規定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收繳應當上繳的財政收入,限期退還違法所得。

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隱瞞應當上繳的財政收入;
(二)滯留、截留、挪用應當上繳的財政收入;
(三)坐支應當上繳的財政收入;
(四)不依照規定的財政收入預算級次、預算科目入庫;
(五)違反規定退付國庫庫款或者財政專戶資金;
(六)其他違反國家財政收入上繳規定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條財政部門、國庫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國家有關上解、下撥財政資金規定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限期退還違法所得。

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延解、占壓應當上解的財政收入;
(二)不依照預算或者用款計劃核撥財政資金;
(三)違反規定收納、劃分、留解、退付國庫庫款或者財政專戶資金;
(四)將應當納入國庫核算的財政收入放在財政專戶核算;
(五)擅自動用國庫庫款或者財政專戶資金;
(六)其他違反國家有關上解、下撥財政資金規定的行為。

第六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

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
(二)截留、挪用財政資金;
(三)滯留應當下撥的財政資金;
(四)違反規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准;
(五)其他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

④ 國家財經紀律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違反財經紀律行為是指違反財經管理法規、破壞國家財經管理秩序,按照黨紀處分條例規定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

第三十九條 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

第四十條 黨的紀律主要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手段,嚴重違紀、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開除黨籍。

黨內嚴格禁止用違反黨章和國家法律的手段對待黨員,嚴格禁止打擊報復和誣告陷害。違反這些規定的組織或個人必須受到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的追究。

⑤ 違反財經紀律屬於違反什麼紀律

法律分析:違反財經紀律行為,是指違反財經管理法規、破壞國家財經管理秩序,按照黨紀處分條例規定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行為。一般行為批評教育,嚴重的依法處理。

法律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 第三條 財政收入執收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國家財政收入管理規定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補收應當收取的財政收入,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一)違反規定設立財政收入項目;

(二)違反規定擅自改變財政收入項目的范圍、標准、對象和期限;

(三)對已明令取消、暫停執行或者降低標準的財政收入項目,仍然依照原定項目、標准徵收或者變換名稱徵收;

(四)緩收、不收財政收入;

(五)擅自將預算收入轉為預算外收入;

(六)其他違反國家財政收入管理規定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熱點內容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招生簡章 發布:2025-07-14 13:24:51 瀏覽:535
道德是權威 發布:2025-07-14 13:23:51 瀏覽:656
法官十個不準 發布:2025-07-14 13:18:12 瀏覽:888
行政訴訟法培訓目的 發布:2025-07-14 13:18:12 瀏覽:605
經濟法基礎經濟管理出版社課後答案 發布:2025-07-14 13:18:02 瀏覽:602
電大合同法形成性考核系統答案 發布:2025-07-14 13:14:47 瀏覽:692
元朝的條例 發布:2025-07-14 13:14:46 瀏覽:842
台灣戰時條例 發布:2025-07-14 13:12:08 瀏覽:503
耳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4 12:56:31 瀏覽:197
公司法的發起人 發布:2025-07-14 12:36:48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