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北京綠化條例

北京綠化條例

發布時間: 2021-12-26 11:50:39

㈠ 《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廢止了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關於印發《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和《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標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委(建設廳),各計劃單列市建委,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深圳市城管辦。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規定,我部制定了《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和《城市園林綠化資質標准》,現印發給你們,請在今後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管理工作中按照執行。執行中的問題,請及時告知我部城建司。本辦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㈡ 綠地設計規范

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


前言

為加強對北京地區居住區綠地設計質量技術指導和監督,提高北京地區城市居住區綠化設計質量和水平,依據GB50180-9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02-04-01)、CJJ48-92《公園設計規范》(1993-01-01)、CJJ75-97《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1998-05-01)、CJJ/T91-2002《園林基本術語標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綠化條例》、《北京市公園條例》,特製定本標准。

本標准適用於北京地區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層、高層樓居住區和居住小區,包括城市規劃中零散居住用地內的綠化設計。非城市地區的居住區綠化設計可參照執行。

居住用地內地下設施覆土綠化設計和屋頂綠化設計按照相關規范或指導書執行。

本標准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准由北京市園林局提出。

本標准起草單位: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韓麗莉、朱虹。

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

1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居住區綠地規劃原則、居住區綠地設計一般要求、開放式綠地設計、封閉式綠地設計、和居住區道路和停車場綠化設計。

本標准適用於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區綠地的規劃設計和工程驗收。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J85灌工程技術規范

CJJ48-92公園設計規范(1993-01-01)

CJJ75-97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1998-05-01)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居住區綠地

在城市規劃中確定的居住用地范圍內的綠地和居住區公園。包括居住區、居住小區以及城市規劃中零散居住用地內的綠地。

3.2

開放式綠地

引導居民進入,為居民提供休憩的綠地。一般包括居住區公園、小區游園、組團綠地以及按開放式綠地設計的宅間綠地等。

3.3

封閉式(裝飾性)綠地

以觀賞為主,不引導居民進入,主要用於改善居住區局部生態環境和美化居住環境的綠地。一般包括宅間綠地和建築基礎綠地。

3.4

居住區公園

在城市規劃中,按居住區規模建設的,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配套公共綠地。

3.5

小區游園

為一個居住小區配套建設的,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

3.6

組團綠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築,結合居住建築組群布置的綠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間綠地

在居住用地內,住宅建築之間的綠化用地。通常以封閉式觀賞綠地為主。

3.8

建築基礎綠地

在居住區內各種建築物(構築物)散水以外,用於建築基礎美化和防護的綠化用地。

3.9

居住區道路

為居住區交通服務,並用於劃分和聯系居住區內的各個小區的道路。

4居住區綠地規劃原則

4.1居住用地內的各種綠地應在居住區規劃中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配套,並在居住區詳細規劃指導下進行規劃設計。居住區規劃確定的綠化用地應當作為永久性綠地進行建設。必須滿足居住區綠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小區以上規模的居住用地應當首先進行綠地總體規劃,確定居住用地內不同綠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質;劃分開放式綠地各種功能區,確定開放式綠地出入口位置等,並協調相關的各種市政設施,如用地內小區道路、各種管線、地上、地下設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進行植物規劃和豎向規劃。

4.3居住區開放式綠地應設置在小區游園、組團綠地中,可安排兒童游戲場、老人活動區、健身場地等。如居住區規劃未設置小區游園,或小區游園、組團綠地的規模滿足不了居民使用時,可在具有開放條件的宅間綠地內設置開放式綠地。

4.4組團綠地的面積一般在1000m2以上,宜設置在小區中央,最多有兩邊與小區主要幹道相接。

4.5宅間綠地及建築基礎綠地一般應按封閉式綠地進行設計。宅間綠地寬度應在20m以上。

4.6居住區綠地應以植物造景為主。必須根據居住區內外的環境特徵、立地條件,結合景觀規劃、防護功能等,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進行植物規劃,強調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植物種植的選擇應符合以下原則:

4.6.1適應北京地區氣候和該居住區的區域環境條件,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防護作用的植物。

4.6.2應以改善居住區生態環境為主,不宜大量使用邊緣樹種、整形色帶和冷季型觀賞草坪等。

5居住區綠地設計一般要求

5.1在居住區綠地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開放式綠地或封閉式綠地的設計。綠地設計的內容包括:綠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區、景觀分析、豎向設計、地形處理、綠地內各類設施的布局和定位、種植設計等,提出種植土壤的改良方案,處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設施的關系等。

5.2居住區內如以高層住宅樓為主,則綠地設計應考慮鳥瞰效果。

5.3居住區綠地種植設計應按照以下要求進行:

5.3.1充分保護和利用綠地內現狀樹木。

5.3.2因地制宜,採取以植物群落為主,喬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結合的多種植物配置形式。

5.3.3選擇壽命較長、病蟲害少、無針刺、無落果、無飛絮、無毒、無花粉污染的植物種類。

5.3.4合理確定快、慢長樹的比例。慢長樹所佔比例一般不少於樹木總量的40%。

5.3.5合理確定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的種植比例。其中,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種植數量的比例應控制在1:3~1:4之間。

5.3.6在綠地中喬木、灌木的種植面積比例一般應控制在70%,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種植面積比例宜控制在30%左右。

5.4根據不同綠地的條件和景觀要求,在以植物造景為主的前提下,可設置適當的園林小品,但不宜過分追求豪華性和怪異性。

5.5綠化用地栽植土壤條件應符合CJJ48-92的有關規定。

5.6居住區綠地內的灌溉系統應採用節水灌溉技術,如噴灌或滴灌系統,也可安裝上水介面灌溉。噴灌設計應符合GBJ85的規定。

5.7綠地范圍內一般按地表涇流的方式進行排水設計,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線,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的利用可採取設置集水設施的方式,如設置地下滲水井等收集雨水並滲入地下。

5.8綠地內喬、灌木的種植位置與建築及各類地上或地下市政設施的關系,應符合以下規定:

5.8.1喬、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種市政管線的距離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樹木距地下管線外緣最小水平距離單位:m

名稱新植喬木現狀喬木灌木或綠籬外緣

電力電纜1.503.500.50

通訊電纜1.503.500.50

給水管1.502.00--

排水管1.503.00--

排水盲溝1.003.00--

消防籠頭1.202.001.20

煤氣管道(低中壓)1.203.001.00

熱力管2.005.002.00

註:喬木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喬木樹干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離。灌木或綠籬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地表處分櫱枝幹中最外的枝幹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

5.8.2落葉喬木栽植位置應距離住宅建築有窗立面5.0m以外,滿足住宅建築對通風、採光的要求。

5.8.3在居住區架空線路下,應種植耐修剪的植物種類。植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CJJ75-97中表6.1.2的規定。

5.8.4居住區綠化喬灌木與其它基礎設施的最小水平距離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喬灌木與其他基礎設施的最小水平距離單位:m

設施名稱新植喬木現狀喬木灌木或綠籬外緣

測量水準點2.002.001.00

地上桿柱2.002.0--

擋土牆1.003.000.50

樓房5.05.001.50

平房2.005.00--

圍牆(高度小於2m)1.002.000.75

排水明溝1.001.000.50

註:喬木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喬木樹干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離。灌木或綠籬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地表處分櫱枝幹中最外的枝幹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

5.9居住區綠化苗木的規格和質量均應符合國家或本市苗木質量標準的規定,同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5.9.1落葉喬木干徑應不小於8cm。

5.9.2常綠喬木高度應不小於3.0m。

5.9.3灌木類不小於三年生。

5.9.4宿根花卉不小於二年生。

5.10居住區綠地內綠化用地應全部用綠色植物覆蓋,建築物的牆體可布置垂直綠化。

6開放式綠地設計

6.1開放式綠地的主要功能是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美化環境,改善局部生態環境。設計中應妥善處理和解決好這三方面問題。

6.2開放式綠地的總體設計、豎向設計、園路及鋪裝場地設計、種植設計、園林建築及其它設施設計等均參照CJJ48-92要求執行。

6.3開放式綠地要根據居住區的特點做好總體設計,同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6.3.1根據綠地的規模、位置、周邊道路等條件設置功能分區,要滿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特別是要為老人和兒童的健身鍛煉設置相應的活動場地及配套設施。兒童游戲場、健身場地等應遠離住宅建築。

6.3.2綠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廣場的設置應綜合綠地周圍的道路系統、人流方向一並考慮,保證居民安全。出入口不應少於2個。

6.3.3綠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線路,必須穿行時,居民密集活動區的設計應避開架空線路。

6.4地形設計可結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處理,微地形面積大小和相對高程,必須根據綠地的周邊環境、規模和土方基本平衡的原則加以控制。不宜堆砌大規模假山。

6.5綠地內設置景石時,可結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頭石等處理,置石量不宜過大。

6.6可結合不同居住區的特點,集中布置適當規模的水景設施。佔地面積不宜超過綠地總面積的5%。

6.7園路及鋪裝場地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6.7.1綠地內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鋪裝場地,鋪裝面積一般控制在20%以內。其位置必須距離住宅建築的前窗8m~10m以外。

6.7.2綠地內的道路和鋪裝場地一般採用透水、透氣性鋪裝,栽植樹木的鋪裝場地必須採用透水、透氣性鋪裝材料。

6.7.3綠地內的道路和鋪裝場地應平整耐磨,應有適宜的粗糙度,並做必要的防滑處理。

6.7.4綠地內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設計應採取無障礙設計,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要求。

6.7.5綠地內的活動場地提倡採取林下鋪裝的形式。以種植落葉喬木為主,分枝點高度一般應大於2.2m。夏季時的遮蔭面積一般應占鋪裝范圍的45%以上。

6.8綠地內建築物和其它服務設施等的設計以及綠地內各類用地指標,必須按照CJJ48-92要求執行,同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6.8.1小區游園內一般應設置兒童游戲設施和供不同年齡段居民健身鍛煉、休憩散步、社交娛樂的鋪裝場地和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務設施,如園亭、花架、坐椅等。

6.8.2應根據需要設置不同形式的照明系統,一般不設置主要用於景觀的夜景照明。

6.8.3綠地內園林小品的設計,應盡量採取景觀與功能相結合的方式,正確處理好實用、美觀和經濟的關系。

6.9作為開放式綠地進行設計的宅間綠地除符合CJJ48-92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6.9.1以綠化為主,功能上只應滿足居民的簡單活動和休息,布局靈活,設施合理。不宜安排過多的內容。一般不宜設置游戲、健身設施等。

6.9.2宅間綠地設置的活動休息場地,應有不少於2/3的面積在建築日照陰影線范圍之外。

7封閉式綠地設計

7.1封閉式綠地一般包括宅間綠地和建築基礎綠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局部生態環境和美化居住環境,原則上不具有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的功能。

7.2封閉式綠地以植物種植為主,發揮降溫增濕、安全防護、美化環境的作用。

7.3宅前道路不應在綠地中穿行,應設置在靠近建築入口一側,使宅間綠地能夠集中布置。

7.4宅間綠地種植的喬、灌木應選擇抗逆性強、生態效益明顯、管理便利的種類。

7.5建築基礎綠地設計

7.5.1應根據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質布置。建築朝陰面首層住戶的窗前,一般宜布置寬度大於2.0m的防護性綠帶,宜種植耐蔭、抗寒植物。

7.5.2住宅建築山牆旁基礎綠地應根據現狀條件,充分考慮夏季防曬和冬季防風的要求,選擇適宜的植物進行綠化。

7.5.3所有住宅建築和公用建築周邊有條件的地方應提倡垂直綠化。

7.5.4居住區用地內高於1.0m的各種隔離圍牆或欄桿,提倡進行垂直綠化,宜種植觀賞價值較高的攀緣植物。

8居住區道路和停車場綠化設計

8.1居住區道路綠化設計

8.1.1道路綠化應選擇抗逆性強,生長穩定,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種類。

8.1.2有人行步道的道路兩側一般應栽植至少一行以落葉喬木為主的行道樹。行道樹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8.1.2.1應選擇冠大蔭濃、樹干通直、養護管理便利的落葉喬木。

8.1.2.2行道樹的定植株距應以其樹種壯年期冠徑為准,株行距應控制在5m~7m之間。

8.1.2.3行道樹下也可設計連續綠帶,綠帶寬度應大於1.2m,植物配置宜採取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的方式。

8.1.3小區內的主要道路,同一路段應有統一的綠化形式;不同路段的綠化形式應有所變化。

8.1.4小區道路轉彎處半徑15m內要保證視線通透,種植灌木時高度應小於0.6m,其枝葉不應伸入至路面空間內。

8.1.5人行步道全部鋪裝時所留樹池,內徑不應小於1.2m×l.2m。

8.1.6居住區內行道樹的位置應避免與主要道路路燈和架空線路的位置、高度相互干擾。在特殊情況下應分別採取技術措施。

8.2居住區停車場綠化設計

8.2.1居住區停車場綠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設的停車場用地內的綠化。

8.2.2居住區停車場綠化包括停車場周邊隔離防護綠地和車位間隔綠帶,寬度均應大於1.2m。

8.2.3除用於計算居住區綠地率指標的停車場按相關規定執行外,停車場在主要滿足停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應進行充分綠化。

8.2.4應選擇高大庇蔭落葉喬木形成林蔭停車場。

8.2.5停車場的種植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8.2.5.1樹木間距應滿足車位、通道、轉彎、回車半徑的要求。

8.2.5.2庇蔭喬木分枝點高度的標准:

8.2.5.2.1大、中型汽車停車場應大於4.0m。

8.2.5.2.2小型汽車停車場應大於2.5m。

8.2.5.2.3自行車停車場應大於2.2m。

8.2.5.3停車場內其他種植池寬度應大於1.2m,池壁高度應大於20cm,並應設置保護設施。

㈢ 北京市綠化條例的監督管理

第五十二條市和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綠化事業需要制定綠化規范和標准,加強綠化工作監督檢查,及時處理有關綠化違法行為的投訴和舉報,依法查處有關違法行為。
發展和改革、環境保護、規劃、建設、農業、財政等部門依照職責分工做好綠化相關工作。
交通、水務、市政管理、衛生、教育等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做好本行業、本系統的綠化監督與管理工作。
第五十三條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綠化工程的監督;對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綠化工程應當進行質量監督。
第五十四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綠化管理人員,做好綠化管理工作;對本轄區內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應當及時予以制止,或者向市和區、縣有關部門報告,並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發現本區域內違反本條例行為的,應當予以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五十五條市和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可以進行現場檢查,調查了解有關情況,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採取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等措施。
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人員不得拒絕、阻撓、妨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十六條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作出規劃許可前,應當就建設工程設計方案中有關綠化用地的內容徵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反饋意見。
第五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綠地的性質和用途。中心城、新城、建制鎮范圍內,因基礎設施建設等特殊原因需要改變公共綠地性質和用途的,應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改變其他綠地性質和用途的,應當經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因前款情形造成公共綠地面積減少的,建設單位應當在該綠地周邊補建相應面積的綠地。
第五十八條嚴格限制移植樹木。因城市建設、居住安全和設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確需移植樹木的,應當經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移植許可證應當在移植現場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同一建設項目移植樹木不滿50株的,由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一次或者累計移植樹木50株以上的,由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五十九條嚴格控制砍伐樹木。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樹木,經批准可以砍伐:
(一)已經死亡的;
(二)發生檢疫性病蟲害無保留價值或者發生其他嚴重病蟲害的;
(三)因撫育或者更新改造需要且無移植價值的;
(四)因城市建設、居住安全和設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確需移植但無法移植或者無移植價值的。
同一建設項目砍伐樹木胸徑小於30厘米並且不滿20株的,由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砍伐樹木胸徑30厘米以上的,以及一次或者累計砍伐樹木20株以上不滿50株的,由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一次或者累計砍伐樹木50株以上的,由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砍伐許可證應當在砍伐現場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第六十條未經批准不得臨時佔用綠地。因特殊情況確需臨時佔用綠地的,應當經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臨時佔用中心城公共綠地的,由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臨時佔用其他綠地的,由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臨時佔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年。臨時佔用綠地期滿後,佔用人應當按照規定恢復原狀。
第六十一條代征的城市綠化用地,建設單位應當自規劃驗收合格之日起30日內交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綠化,不得擅自轉作他用。
第六十二條市和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5年開展一次綠化資源清查,建立綠化資源檔案,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開展資源監測和效益評估。
市和區、縣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綠化植物的檢疫和有害生物防治,建立有害生物疫情監測預報網路,編制有害生物災害事件應急預案,健全有害生物預警預防控制體系。
林業植物檢疫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綠化植物的檢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㈣ 北京市關於綠地率如何計算的地方規范的規范名稱是什麼

《北京市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 DB11/T214 2003》
本規范由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03年9月20日發布,2003年10月1日實施內。
1、為加容強對北京地區居住區綠地設計質量技術指導和監督,提高北京地區城市居住區綠化設計質量和水平,依據GB 50180-9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02-04-01)、CJJ 48-92《公園設計規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1998-05-01)、CJJ/T 91-2002《園林基本術語標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綠化條例》、《北京市公園條例》,特製定本標准。
2、本標准適用於北京地區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層、高層樓居住區和居住小區,包括城市規劃中零散居住用地內的綠化設計。非城市地區的居住區綠化設計可參照執行。
3、居住用地內地下設施覆土綠化設計和屋頂綠化設計按照相關規范或指導書執行。

㈤ 請問,如果小區物業違反了綠化管理條例,應該找哪些相關部門反映

城市綠化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811號 《城市綠化條例》已經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日國務 城市綠化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三章 保護和管理 第四章 罰則 第五章 附則

㈥ 求北京市各區的綠地指標 包括人均公共綠地面 綠地率 綠化覆蓋率

國家園林城市標准
(2005年新修訂)

一、組織領導
(一)認真執行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的要求;
(二)城市政府領導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創建工作指導思想明確,組織保障,政策措施實施有力;
(三)結合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際,創造出豐富經驗,對全國有示範、推動作用;
(四)按照國務院職能分工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園林綠化行政管理機構,職能明確,行業管理到位;
(五)近3年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資金逐年增加,園林綠化養護經費有保障,並隨綠地增加逐年增長;
(六)管理法規和制度配套、齊全,執法嚴格有效,無非法侵佔綠地、破環綠化成果的嚴重事件;
(七)園林綠化科研隊伍和資金落實,科研成效顯著。
二、管理制度
(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修編)完成,並獲批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嚴格實施,取得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
(二)嚴格實施城市綠線管制制度,並向社會公布;
(三)城市各類綠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學合理的綠地系統;
(四)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符合建設部《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
(五)編制和實施城市規劃區生物(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城市常用的園林植物以鄉土物種為主,物種數量不低於150種(西北、東北地區 80種)。
三、景觀保護
(一)注重城市原有自然風貌的保護;
(二)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護歷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顯,文物古跡及其所處環境得到保護;
(三)城市布局合理,建築和諧,容貌美觀;
(四)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法規健全,古樹名木保護建檔立卡,責任落買,措施有力;
(五)戶外廣告管理規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顯。
四、綠化建設
(一)指標管理
1、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成果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各項園林綠化指標近三年逐年增長;
2、經遙感技術鑒定核實,城市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達到基本指標要求(見附頁);
3、各城區間的綠化指標差距逐年縮小,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相差在5個百分點以內、人均綠地面積差距在2平方米以內;
4、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5平方米以上。
(二)道路綠化
1、城市道路綠化符合《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道路綠化普及率、達標率分別在95%和80%以上,市區幹道綠化帶面積不少於道路總用地面積的25%;
2、全市形成林蔭路系統,道路綠化具有本地區特點。
(三)居住區綠化
1、新建居住小區綠化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動園地,舊居住區改造,綠化面積不少於總用地面積的25 %;
2、全市「園林小區」佔60%以上;
3、居住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資金落實,措施得當,綠化種植維護落實,設施保持完好。
(四)單位綠化
1、市內各單位重視庭院綠化美化,全市「園林單位」 佔60%以上;
2、城市主幹道沿街單位90%以上實施拆牆透綠。
(五)苗圃建設
1、全市生產綠地總面積占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以上;
2、城市各項綠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給率達80%以上,出圃苗木規格、質量符合城市綠化工程需要;
3、園林植物引種、育種工作成績顯著,培育和應用一批適應當地條件的具有特性、抗性優良品種。
(六)城市全民義務植樹
1、認真組織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實施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於85%,盡責率在80%以上;
2、組織開展城市綠地認建、認養、認管等群眾性綠化活動,成效顯著。
(七)立體綠化
1、積極推廣建築物、屋頂、牆面、立交橋等立體綠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2、立體綠化具有一定規模和較高水平的城市,其立體綠化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城市綠化面積。
五、園林建設
(一)城市公共綠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勻,服務半徑達到500米(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綠地)的要求;
(二)公園設計符合《公園設計規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觀,綠化面積應占陸地總面積的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規劃建設管理具有較高水平;
(三)制定保護規劃和實施計劃,古典園林、歷史名園得到有效保護;
(四)城市廣場建設要突出以植物造景為主,綠地率達到60%以上,植物配置要喬灌草相結合,建築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與周圍環境協調美觀,充分展示城市歷史文化風貌;
(五)近三年,大城市新建綜合性公園或植物園不少於3處,中小城市不少於1處。
六、生態環境
(一)城市大環境綠化扎實開展,效果明顯,形成城郊一體的優良環境;
(二)按照城市衛生、安全、防災、環保等要求建設防護綠地,城市周邊、城市功能分區交界處建有綠化隔離帶,維護管理措施落實,城市熱島效應緩解,環境效益良好;
(三)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扎實開展,效果明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60%以上,污水處理率達55%以上;
(四)城市大氣污染指數小於100的天數達到240天以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達到三類以上;
(五)江、河、湖、海等水體沿岸綠化效果較好,注重自然生態保護,按照生態學原則進行駁岸和水底處理,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明顯,形成城市特有的風光帶;
(六)城市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有條件的城市建有濕地公園。
(七)城市新建建築按照國家標准普遍採用節能措施和節能材料,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所佔比例達到50%以上。
七、市政設施
(一)燃氣普及率80%以上。
(二)萬人擁有公共交運車輛達10輛(標台)以上;
(三)公交出行比率大城市不低於20%,中等城市不低於15%;
(四)實施城市照明工程,景觀照明科學合理。城市道路照明裝置率98%以上,城市道路亮燈率98%以上;
(五)人均擁有道路面積9平方米以上;
(六)用水普及率9O%以上;水質綜合合格率100%;
(七)道路機械清掃率20%;每萬人擁有公廁4座。
園林城市基本指標表

100萬以上人口城市 50—100萬人口城市 50萬以下人口城市
人均公共綠地 秦嶺淮河以南 7.5 8 9
秦嶺淮河以北 7 7.5 8.5
綠地率(%) 秦嶺淮河以南 31 33 35
秦嶺淮河以北 29 31 34
綠化覆蓋率(%) 秦嶺淮河以南 36 38 40
秦嶺淮河以北 34 36 38
備註:國家國林城區評審
國家園林城區的評審參照國家園林城市標准。下列項目不列入評審范圍:
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
2、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生物多樣性(植物)規劃;
3、城市大環境綠化;
4、按城市整體要求的市政建設。

㈦ 與園林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共7章70條,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同時廢止。

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

根據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決定》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 1979年9月1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令第二號公布試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

5、《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1985年6月7日由國務院發布,共17條。

6、《城市園林綠化資質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發,本辦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7、《城市綠化條例》
經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7)北京綠化條例擴展閱讀:

園林古建築行業作為受固定資產影響較大的行業,在城鎮化進程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以大唐芙蓉園為代表的城市園林古建築運營模式、以宋城文化為代表的影視文化園林古建築運營模式紛紛取得超額收益,並得到業界認可。

與此同時,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促使全社會日益重視生態環境。2001-2010年,全國城市綠化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投資額從163.2億元增加至1235.90億元,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2%左右,充分顯示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到2010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49.45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22%,綠地率34.17%,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10.66平方米。

園林古建築不但能很好的繼承了傳統文化,也對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在「十二五」期間,國家振興文化產業並更加強調環境保護的大趨勢下,園林古建築也將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

㈧ 園林綠化需要哪些規范

我將北京的一些政策法規寫給你吧
《北京市綠化條例》、
《北京市建設工程綠化用地面積比例實施辦法的規定及補充規定》
《市政道路設計規范》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CJJ/ T91-2002 《園林基本術語標准》
CJJ 48-92 《公園設計規范》
JGJ46-200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
CJJ/ 67-95 《風景園林圖例圖示標准》
CJJ/ 75-97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
國家標准
GBJ85-85 《噴灌工程技術規范》
GBJ 301 《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准》
GB50194-93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
GB50420-2007 《城市綠地設計規范》
北京市地方標准
DB 11/T213-2003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准》
DB11/T 211-2003 《城市園林綠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DB11/T214-2003 《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
DB11/T212-2003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DB11/T281-2005 《屋頂綠化規范》
DB11/366-2006 《種植屋面防水施工技術規程》
《北京市綠化植物保護技術規程》
《北京市垂直綠化技術規程》
《北京地區地下設施覆土綠化指導書》
《北京市大樹移植技術規程》

㈨ 我家在北京市東城區,如果自家小院里有棵樹,想伐了它,需要經過園林部門的批准嗎

需要的,我家鄰居家也是院里有棵樹,如果你想伐了它或者是樹死了,那麼要報園林局的,然後園林局會在你家門上貼個通知,就跟公告似的,寫著由於什麼原因樹怎麼怎麼樣了。

㈩ 何謂「代征綠地」和「代征規劃道路用地」

代征綠地和代征規劃道路用地是指該項目建設用地中,包含了社會公共綠化和公共道路,需要由此土地的開發者實現綠化或建設道路。

代征因為將綠化和道路的建設結合到了項目建設中去,一則給開發商提供一個建設良好周邊環境的機會,二則借開發商的手,快速實現地區的綠化條件和道路條件完善,減少政府包袱。應該說是個雙贏的局面。

代征綠化是比較多的,代征道路很少,通常只在比較大的地塊中出現。因為道路建設的成本比較高,小地塊如果再修段路的話,開發商就不幹了。

政府代征綠地和代征道路的時候,整個宗地的價格會比較,或者在稅費方面給予開發商一定的優惠,或者在付款條件上給予方便,對開發商來說,可以獲得一定利潤,至少是平手。

但是,由於開發商自己解決周邊綠化和道路建設,那麼社區周邊的環境會和社區建設同時到位,對項目銷售有促進作用,這個是開發商贏的地方。

對於政府來講,雖然土地出讓金是很大的財政收入來源,但進入政府後,需要經過一系列審批、分配、使用流程,真正能用於市政建設的就不多了,而且時間很難保證。

如果開發商完成市政的綠化和道路建設,對政府來講快速實現了區域的市政成熟,體現了政府政績,這個是政府贏的地方。至於你說的補償,肯定是有的,只是多少和形式的問題,要由開發商和政府單獨談。

(10)北京綠化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設工程沿道路、鐵路、河道、綠化帶等公共用地安排建設的,建設單位按照北京市有關法規。

規章的規定代征的公共用地。代征地中的「代征」兩個字是廣義上的「代征」,不僅包含著「代徵用」,而且還包含著「代拆遷」,指的是代徵用、代拆遷等。

代征地的由來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提出用地申請,國家根據項目需要無償劃撥,企業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

企業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時由於往往有公共用地也同時需要徵用,政府多採取以項目代徵用的方式把這部分費用分攤在建設項目上,這在當時經濟體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企業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資產是國家的,國家拿國家的錢代征城市公共用地,企業無可厚非。

但是在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投資主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非國有經濟投資主體大量出現,特別是國家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制度後,若仍沿襲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規定不變,由項目建設單位承擔代征地費用,已暴露出較多問題,引發了人們對代征地問題的極大關注。

各個建設項目的代征地比例不一,代征地的費用差別較大,代征地的規劃用途不同,對建設項目的影響也不一樣。如果對代征地問題不做區別地對待,對建設單位顯然是不公平的。

尤其是目前中國已成功地加入世貿組織,各項政策規定也逐步與國際接軌,如果仍單純地依據過去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慣例指導.管理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建設項目,勢必會減弱准備前來投資的外國企業和個人的信心,不利於北京市經濟發展和形成有序的市場競爭。

從純粹的市場角度講,如果項目在規劃用途已經確定的情況下,發生了轉讓,那麼這表明代征地作為項目取得的一個條件,開發企業在決定接受該項目時,就已經接受了該代征地。

另外,項目在前期策劃或可研階段徵求規劃意見時,代征地已經明確,開發企業決定繼續開發該項目,說明項目有規劃代征地,開發企業也能夠接受。

換句話說,開發企業看好該項目的未來開發收益,它能夠承受代征地費用作為取得項目土地使用權時這一額外的費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代徵用地

熱點內容
收據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3 22:22:54 瀏覽:961
s5皮城執法官不 發布:2025-07-13 22:12:06 瀏覽:779
勞動法試卷及答案 發布:2025-07-13 22:06:55 瀏覽:741
河北大學法律碩士統考 發布:2025-07-13 22:06:48 瀏覽:61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237條 發布:2025-07-13 22:02:42 瀏覽:288
最新勞動法辭退規定 發布:2025-07-13 22:02:05 瀏覽:615
律師證真假 發布:2025-07-13 22:01:52 瀏覽:295
天津職務犯罪律師 發布:2025-07-13 22:01:09 瀏覽:257
合同法無權處分 發布:2025-07-13 21:59:11 瀏覽:131
開展基層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13 21:58:03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