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軍隊條令條例是搞好我軍三化建設

軍隊條令條例是搞好我軍三化建設

發布時間: 2021-12-30 20:12:53

『壹』 如何理解軍隊條令條例是我軍現代化建設的可靠保障

軍隊抄條令是指軍隊中用條文頒襲布的法規性文件。在中國,通常由軍隊最高領導機關或最高領導人以命令形式頒發,全軍組織實施。包括戰斗條令和共同條令。前者有:《合成軍隊戰斗條令》、《步兵戰斗條令》以及各軍種、兵種的戰斗條令等;後者有:《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警備勤務條令》等。軍隊條令是軍隊戰斗、行動的准則。在實踐過程中,出現影響這些准則的客觀條件(如軍隊成員狀況、武器裝備水平、軍隊體制編制和作戰思想等)發生變化,由制定和頒發條令的部門定期對條令進行修訂和補充,或重新頒發新條令。

『貳』 我軍新時期軍隊建設的總目標和總要求各是什麼

一、我軍新時期軍隊建設的總目標

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1981年9月,鄧小平同志指出:「我軍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肩負著保衛社會主義祖國、保衛四化建設的光榮使命。因此,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這就明確了軍隊建設的總目標。

二、我軍新時期軍隊建設的總要求

(1)政治合格:要求全體官兵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社會主義、維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繼承和發揚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安心服役,忠實履行職責,奉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官兵一致、軍民一致、鞏固和加強軍隊內部的團結及軍政軍民團結。

(2)軍事過硬:戰斗隊思想牢固,戰備工作落實,能隨時執行緊急任務和應付突發事件;掌握先進的軍事理論和科學技術,軍事技術精湛,熟練使用手中武器和技術裝備;

戰役戰術思想靈活,能正確實施組織指揮,諸軍、兵種能密切協同,達到打得准、開得動、聯得上、合得成,充分發揮部隊的整體作戰威力。

(3)作風優良:思想上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工作上堅持實事求是,積極進取,敢於負責,大膽創新,真抓實干;

作風上具有一往無前,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英勇頑強,壓倒一切敵人的勇氣; 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廉潔奉公,保持人民軍隊的本色。

(4)紀津嚴明:始終不渝地保證槍桿子永遠聽從黨的指揮;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按組織原則和隸屬關系辦事;一絲不苟地執行條令條例,一切行動聽指揮,保守軍事秘密;愛護人民一草一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密切官兵關系和軍民、軍政關系。

(5)保障有力:人員素質過硬,精通專業技術,懂軍事、懂技術戰術,能科學組織各種後勤保障;後勤裝備性能先進,實現後勤指揮自動化,提高交通運輸、裝備維修管理、給養保障和醫療救護能力;

管理機制健全,標准制度體系落實,強化監督功能,體制優化、精幹、合成,充分發揮後勤保障的整體效能,適應高科技條件下軍隊建設和作戰要求。

(2)軍隊條令條例是搞好我軍三化建設擴展閱讀:

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是一個互相關聯的整體。革命化始終是第一位的,決定著軍隊現代化的性質和方向,並為實現軍隊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現代化是我軍建設的中心,軍隊的全部工作都要圍繞現代化來展開。

正規化是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重要任務是要把革命化、現代化建設中的基本經驗,用法規和條令條例的形式確定下來,使軍隊各項建設都有明確的規范。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互相聯系,互相促進,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必須統一考慮、全面推進。

『叄』 鄧小平提出的軍隊三化建設具體內容指的是什麼

鄧小平根據新時期我軍肩負的歷史使命,為我軍確立了「三化」建設的總目標,即「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1.加強革命化建設,確保我軍政治上永遠合格。鄧小平深刻地分析了新時期我軍面臨的復雜環境,對加強我軍革命化建設,給予了極大的重視。

2.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努力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鄧小平指出:「現在我們一定要承認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差很長的一截。要承認我們軍隊打現代化戰爭的能力不夠。」

3.加強正規化建設是搞好革命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在強調加強革命化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鄧小平深刻闡明了我軍加強正規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對如何加強我軍正規化建設的問題,鄧小平特別強調要通過努力完善各種法規制度,來進一步提高我軍的正規化水平。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軍在完善法規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效,明顯地減少了工作指導上的主觀隨意性,提高了我軍的正規化水平。

(3)軍隊條令條例是搞好我軍三化建設擴展閱讀

「三化」照亮了武警部隊建設之路

時代發展、形勢變化賦予武警部隊建設新的內涵、新的標准、新的要求。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國家和軍隊現代化步伐加快、使命任務日益繁重、科學發展的時代課題都要求武警部隊要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從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三者彼此聯系、相互促進,缺一不可。革命化是方向,現代化是中心,正規化是保障。離開革命化,現代化就會迷失方向;離開正規化,現代化就會失去保證。加強「三化」建設要堅持聽黨指揮、做到能打勝仗、鍛造優良作風。

『肆』 為什麼說軍隊條令條例是我軍三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軍隊是政治工具,首先要確保的是他的可控性。也就是說軍隊能不能打仗和夠不夠現代化是第二位的,聽不聽話才是第一位的。而條令條例就是控制軍隊的韁繩。

『伍』 部隊三大條令

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部隊三大條令分別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5)軍隊條令條例是搞好我軍三化建設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條令,以法規的形式規定了軍隊日常活動,包括建立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生活秩序等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三部條令互相補充、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規范體系。

「共同條令」這個稱謂是從1951年開始的,當時為適應我軍建設從比較低級的階段進到高級階段,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提出要「制定共同條令,統一全軍的紀律和制度」。

在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領導和主持下,各項軍事法規的制定工作全面展開,從此,《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三部條令並在一起頒布,合稱為共同條令。

共同條令是從領率機關到基層部隊,從高級將領到普通士兵都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法規。

其中,《內務條令》是全軍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內外關系以及正規的內部秩序,履行職責,培養優良作風和進行行政管理的依據。

《紀律條令》是全軍維護紀律、實施獎懲的依據;《隊列條令》是全軍隊列訓練和隊列生活的依據。共同條令不僅規范了軍人的行為模式,而且規范了軍人行為的法律後果。

在眾多的軍事法規中,共同條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法規,是保障我軍各項法規貫徹執行的法規。

『陸』 條令條例對我軍三化建設的作用有哪些

參考一下現役軍官休假探親規定》●已婚軍官探望父母由四年一次改為兩年一次●軍官當年假期可以分段安排●未安排休假探親給予經濟補償●實行休假探親工作檢查報告制度經中央軍委批准,從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休假探親規定》。新《規定》發布施行,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體現了軍委、總部對廣大軍官的關懷。已施行20多年的休假探親政策,對促進軍官身心健康,保持軍官隊伍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時代發展,這些規定不夠系統規范、缺乏保障落實機制等問題日益顯露。《規定》從解決這些問題入手,充分吸收近年來部隊落實休假探親制度的成功經驗,對有關政策規定進行調整、充實和完善,作出了一些新規定。部隊獨生子女軍官越來越多,為使軍官安心部隊工作,《規定》明確已婚軍官探望父母由四年一次改為兩年一次。同時規定,當年內符合探親條件,探親假期短於休假假期的,按照休假假期執行。軍官尤其是各級主官難以一次性休完當年假期的,《規定》明確經批准可以分段安排。分段安排不超過兩次,累計天數不超過規定的假期。《規定》還明確,因工作原因未能安排休假探親或者在休假探親期間被召回未能安排補休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人年底的基本工資標准,給予相當未休天數基本工資的經濟補償。為保證休假探親制度落實,《規定》在明確各級首長職責的同時,規定實行軍官休假探親工作檢查報告制度。各單位每半年對軍官休假探親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並於年底前向上級報告。此外,《規定》還對各級政治機關的管理職責,軍隊院校畢業軍官和地方普通高校畢業入伍軍官享受休假探親的起始時間,軍官休假地點以及假期補休等,分別予以明確。據總政有關部門介紹,新的《現役軍官休假探親規定》發布施行,對於落實軍官休假探親制度,維護軍官權益,增強部隊凝聚力、戰鬥力,必將產生積極影響。

『柒』 我軍三大條令是什麼

解放軍三大條令之紀律條令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獎勵

第一節獎勵的目的和原則

第二節獎勵的項目

第三節獎勵的條件

第四節獎勵的許可權

第五節獎勵的實施

第三章處分

第一節處分的目的和原則

第二節處分的項目

第三節處分的條件

第四節處分的許可權

第五節處分的實施

第四章特殊措施

第一節行政看管

第二節其他措施

第五章控告和申訴

第六章首長責任和紀律監察

第七章附則

附錄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和鞏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正確實施獎懲,保證軍隊的高度集中統一,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鬥力,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軍隊實際,制定本條令。

第二條本條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紀律、實施獎懲的基本依據,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單位,以及參戰、支前的預備役人員。

第三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的基本內容:

(一)執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

(三)執行軍隊的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

(四)執行上級的命令和指示;

(五)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見附錄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要求每個軍人必須做到:

(一)聽從指揮,令行禁止;

(二)嚴守崗位,履行職責;

(三)尊干愛兵,團結友愛;

(四)軍容嚴整,舉止端正;

(五)提高警惕,保守秘密;

(六)愛護武器裝備和公物;

(七)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八)擁政愛民,保護群眾利益;

(九)遵守社會公德,講究文明禮貌;

(十)繳獲歸公,不虐待俘虜。

1984年頒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內容包括:總則、軍人及其職責、軍隊的內部關系、禮節、軍容風紀、作息、日常制度、值班、警衛、點驗、緊急戰斗准備和緊急集合以及裝備和軍馬、伙食和財務、衛生、營產、野營的管理等。這些規定體現了人民軍隊的建軍宗旨和原則。全軍貫徹執行內務條令,對於保持和發揚優良傳統,促進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捌』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大條令是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大條令(內務、紀律和隊列)

解放軍三大條令之紀律條令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獎勵

第一節獎勵的目的和原則

第二節獎勵的項目

第三節獎勵的條件

第四節獎勵的許可權

第五節獎勵的實施

第三章處分

第一節處分的目的和原則

第二節處分的項目

第三節處分的條件

第四節處分的許可權

第五節處分的實施

第四章特殊措施

第一節行政看管

第二節其他措施

第五章控告和申訴

第六章首長責任和紀律監察

第七章附則

附錄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和鞏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正確實施獎懲,保證軍隊的高度集中統一,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鬥力,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軍隊實際,制定本條令。

第二條本條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紀律、實施獎懲的基本依據,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單位,以及參戰、支前的預備役人員。

第三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的基本內容:

(一)執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

(三)執行軍隊的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

(四)執行上級的命令和指示;

(五)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見附錄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要求每個軍人必須做到:

(一)聽從指揮,令行禁止;

(二)嚴守崗位,履行職責;

(三)尊干愛兵,團結友愛;

(四)軍容嚴整,舉止端正;

(五)提高警惕,保守秘密;

(六)愛護武器裝備和公物;

(七)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八)擁政愛民,保護群眾利益;

(九)遵守社會公德,講究文明禮貌;

(十)繳獲歸公,不虐待俘虜。

1984年頒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內容包括:總則、軍人及其職責、軍隊的內部關系、禮節、軍容風紀、作息、日常制度、值班、警衛、點驗、緊急戰斗准備和緊急集合以及裝備和軍馬、伙食和財務、衛生、營產、野營的管理等。這些規定體現了人民軍隊的建軍宗旨和原則。全軍貫徹執行內務條令,對於保持和發揚優良傳統,促進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1990年6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我軍的隊伍動作、隊列隊形和隊列指揮,正確實施隊列訓練,培養良好的軍姿、嚴整的軍容、協調一致的動作、嚴格的組織紀律性,以適應技術、戰術訓練和增強戰鬥力的需要,制定本條令。

第二條 本條令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文職幹部、士兵和參訓的預備役人員。
本條令沒有規定的有關內容,按照總部、軍(兵)種頒發的有關條令、條例和規章執行。
第三條 全軍必須嚴格執行本條令的規定。各級首長和司令部對貫徹執行本條令負有直接責任,必須嚴格要求,檢查、監督所屬人員認真貫徹落實。

第二章 隊列指揮和隊列基本生活要求

第四條 隊列指揮位置
指揮位置應便於指揮和通視全體。通常是:停止間,在隊列中央前;行進間,縱隊時在左側中央前,必要時在中央前,橫隊、並隊縱隊時在左側前或左側,必要時在右側前或右側。變換指揮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內用齊步),進到預定的位置後,成立正姿勢下達口令。縱隊行進時,可在行進間下達口令。
第五條 指揮員在隊列指揮時必須:
(一)姿態端正,精神振作,動作準確;
(二)清點人數,檢查著裝,認真驗槍;
(三)嚴格要求,認真維護隊列紀律;
(四)正確選擇指揮位置;
(五)口令要准確、清楚、洪亮。
第六條 軍人在隊列生活中必須:
(一)堅決執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按規定的順序列隊,牢記自己的位置,姿態端正,精神振作;
(三)集中精力聽指揮員的口令,動作要迅速、准確、協調一致;
(四)保持隊列整齊、肅靜、自覺遵守隊列紀律;
(五)將學到的隊列動作,自覺地用於訓練、執勤和日常生活中。

第三章 單個軍人的隊列動作

第七條 立正
立正是軍人的基本姿勢,是隊列動作的基礎。
口令:立正。
要領: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自然微屈,拇指尖貼於食指的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見第1圖)。
攜槍(筒、炮)的要領:
(一)肩沖鋒槍和81式自動步槍(40火箭筒)時,右手在右胸前握背帶(拇指由內頂住),右大臂輕貼右脅,槍(筒)身垂直,槍口(筒尾)向下,
(二)持班用機槍、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時,右臂自然下垂,左手將背帶挑起、拉直,由右手拇指在內壓住,余指並攏在外將槍握住,同時左手放下,托底鈑在右腳外側全部著地,托後踵同腳尖齊。

(三)持60迫擊炮時,右手拇指在內,余指並攏在外握炮口,座鈑立在右腳外側,鈑緣同腳尖齊,標線向左。
第八條 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於軍體操,執勤和艦艇上站立等場合,可與立正互換。
口令:跨立。
要領:左腳向左跨出約一腳之長,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落於兩腳之間。而手後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並擾自然彎屈,手心向後。
攜槍時不背手。
第九條 稍息
口令:稍息。
要領: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攜槍(筒、炮)時,攜帶的方法不變,其餘動作同徒手。稍息過久,可自行換腳。
第十條 停止間轉法
(一)向右(左)轉
口令:向右(左)--轉
要領: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和腳一致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右(左)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勢。
半面向左(左)轉,按向右(左)轉的要領轉45度。
(二)向後轉
口令:向後--轉。
要領:按向右轉的要領向後轉180度。
(三)持槍(炮)轉動時,除按徒手動作要領外,聽到預令,將槍(炮)稍提起(60迫擊炮手,右手移握架頭),拇指貼於右胯,使槍(炮)隨身體平衡轉向新方向,托底鈑(座鈑)輕輕著地,成持槍(炮)立正姿勢。

第十一條 行進
行進的基本步法分為齊步、正步和跑步,輔助步法分為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齊步
齊步是軍人進行的常用步法。
口令:齊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與最下方衣扣同高(著夏季作訓服時,與第四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與第五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與腰帶同高),離身體約25厘米;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於分列式和其它禮節性場合。
口令:正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綳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約7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變屈,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著夏季作訓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厘米),離身體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0-116步。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於快速行進。
口令:跑步--走。
要領:聽到領令,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在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上),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厘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步。

便步用於行軍、操練後恢復體力及其它場合。
口令:便步--走。
要領:用適當的步速、步幅行進,兩臂自然擺,上體保持良好姿態。
(五)踏步
踏步用於調整步伐和整齊。
停止間口令:踏步--走。
行進間口令:踏步。
要領: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著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齊步走或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
踏步時,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踏2步,再換齊步或跑步行進。
(六)移步(5步以內)
移步用於調整隊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領:上體保持正直,每跨1步並腳1次,其步幅約與肩同寬,跨到指定步數停止。
2.向前或後退
口令:向前×步--走。
後退×走--走。
要領:向前移步時,應按單數步要領進行(雙數步變為單數步)。向前1步時,用正步,不擺臂;向前3、5步時,按照齊步走的要領進行。向後退時,從左腳開始,每退1步靠腳一次,不擺臂,退到指定步數停止。
(七)持槍(炮)時,聽到行進口令的預令,將槍(炮)提起(60迫擊炮手,左手移握提把),使槍(炮)身略直,拇指貼於左胯,使槍(炮)身穩固,其餘要領同徒手。
第十二條 立定
口令:立--定。
要領:齊步和正步時,聽到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聽到口令,再跑2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踏步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攏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踏2步,再按上述要領進行)。
持槍(炮)立定時,在右腳靠攏左腳後,迅速將托底鈑(座鈑)輕輕著地。其餘要領同徒手。
第十三條 步法變換
步法變換,均從左腳開始。
齊步、正步互換,聽到預令,即換正步或齊步行進。
齊步換跑步,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兩臂前後自然擺動;聽到動令,即換跑步行進。
跑步換齊步,聽到口令,繼續跑2步,然後,換步行進。
第十四條 行進間轉法
(一)齊步、跑步向右(左)轉
口令:向右(左)轉--走。
要領:左(右)腳向前半步(跑步時,繼續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左)約45度,身體向右(左)轉90度時,左(右)腳不轉動,同時出右(左)腳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
半面向右(左)轉走,按向右(左)轉走的要領轉45度。
(二)齊步、跑步向後轉
口令:向後轉--走。
要領:左腳向右前邁出約半步(跑步時,繼續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約45度,以兩腳的前腳掌為軸,向後轉180度,出左腳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
(三)轉動時,保持行進時的節奏,兩臂自然擺動,不得外張;兩腿自然挺直,上體保持正直。
第十五條 沖鋒槍手、81式自動步槍手的握槍
(一)肩槍互換掛槍
1.肩槍換掛槍
口令:掛槍。
要領:右手移握護木(79式沖鋒槍,握導氣箍),右臂前伸將槍口轉向前,左手掌心向下在右肩前握背帶;兩手協力將背帶從頭上套過,落在左肩,使槍身在胸前約成45度(表尺中央部位位於衣扣線);右手移握槍頸(折疊式沖鋒槍,握復進機蓋後端),左手放下(閱兵等時機左手可握護木),成掛槍立正姿勢。
2.掛槍換肩槍
口令:肩槍。
要領:右手移握護木,左手移握背帶;兩手協力將背帶從頭上套過,落在右肩,槍口向下,槍身垂直;右手移握背帶(拇指由內頂住),左手放下,成肩槍立正姿勢。
(二)肩槍、背槍互換
1.肩槍換背槍
口令:背槍。
要領:左手在右肩前握背帶,右手掌心向後移握準星座;兩手協力將槍上提,左手將背帶從頭上套過,落在左肩;兩手放下,成背槍立正姿勢。
2.背槍換肩槍
口令:肩槍。
要領:右手掌心向後握準星座;左手在左肩前握背帶;兩手協力將背帶從頭上套過,落在右肩;右手移握背帶(拇指由內頂住),左手放下,成肩槍立正姿勢。
(三)掛槍、背槍互換
1.掛槍換背槍
口令:背槍。
要領:右手握準星座,稍向上提,左手在左肩前握背帶;兩手協力將槍轉到背後,兩手放下,成背槍立正姿勢。
2.背槍換掛槍
口令:掛槍。
要領:右手掌心向前移握準星座,稍向上提,左手在右肋前握背帶;兩手協力將槍轉到胸前;右手移握槍頸(折疊式沖鋒槍,握復進機蓋後端),左手放下或握護木,成掛槍立正姿勢。
第十六條 班用機槍手、狙擊步槍手(半自動步槍手)的操槍
(一)托槍、槍放下
口令:托槍。
要領:右手將槍提到右肩前,槍身垂直,離身體約15厘米,槍面向右(狙擊步槍、槍面向後),手約同肩高,大臂輕貼右脅,同時左手握護木(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握表尺上方);將槍上提,左手將槍面轉向前(狙擊步槍、槍面轉向左;半自動步槍,槍面向右),同時右手拇指貼於托後踵(狙擊步槍,貼於托前踵),余指並擾握托底鈑,兩手協力將槍送上右肩(彈匣與肩同高),左手迅速放下;
槍身要正,托後踵與衣扣線齊(狙擊步槍,槍面與衣扣線平行);右大臂輕貼右脅,小臂略平,成托槍立正姿勢。
口令:槍放下。
要領:右手下壓槍托,臂伸直,使槍離肩,同時左手按握護木(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接握表尺上方),槍身垂直,槍面向前(狙擊步槍,槍面向左;半自動步槍,槍面向右);左手將槍面轉向右(狙擊步槍,將槍面轉向後;半自動步槍,將槍稍向下移),同時右手握調整器附近(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將槍稍向下移),同時右手握調整器附近(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移握上背帶環下方);左手放下的同時,右手將槍放下,使托底鈑輕輕著地,成持槍立正姿勢。
(二)肩槍、槍放下
口令:肩槍。
要領:右手將槍提到右肩前,槍身垂直,離身體約25厘米,槍面向右,上背帶環與鎖骨同高,大臂輕貼右脅,同時左手握護木(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握表尺上方),右手移握背帶(拇指由內頂住)向左後拉平;用左手的推力和右手腕的旋轉力迅速將槍送上右肩,右大臂輕貼右脅,槍身垂直,左手放下,成持槍立正姿勢。
口令:槍放下。
要領:用右手腕的旋動力,迅速將槍轉到右肩前,離身體約25厘米,同時左手握護木(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接握表尺上方),槍面稍向右後;右手握調整器附近(狙擊步槍、半自動步槍,移握上背帶環下方),槍身垂直,左手放下的同時,右手將槍放下,使托底鈑輕輕著地,成持槍立正姿勢。
(三)背槍、槍放下
口令:背槍。
要領:右手將槍提到右胸前,左手將背帶向左拉平;兩手將槍掛在頸上,右手移握下背帶環;兩手協力將槍轉到背後,同時右臂由槍和背帶之間伸出,兩手放下,成背槍立正姿勢。
口令:槍放下。
要領:右手握下背帶環,右手在左胸前握背帶,兩手協力將槍轉到身體前方,同時右臂由槍和背帶之間脫出,右手移握上背帶環下方;兩手將槍從頸上取下,左手放下的同時,右手將槍放下,使托底鈑輕輕著地,成持槍立正姿勢。
(四)半自動步槍的托槍、端槍互換
1.托槍換端槍
口令:端槍。
要領:行進時,聽到「端槍」的口令,繼續向前3步,於左腳著地時,右手下壓槍托,使槍離肩,同時左手接握護木;右腳再向前1步的同時,右手移握槍頸,並使槍面轉向後;於左腳著地時,兩手將槍導向前,槍面向上,左手掌心轉向右,槍頸緊貼右胯,右肘與兩肩成一線,槍刺尖約與眼同高,並在右肩的正前方。
2.端槍換托槍
口令:托槍。
要領:聽到「托槍」的口令,繼續向前3步,於左腳著地時,右手收至右胸前,右手向前下方推槍;右腳再向前1步,左手將槍稍向上提,右手移握托底鈑,同時槍面轉向右,於左腳著地時,將槍送上右肩,左手放下。
第十七條 40火箭筒手的操筒
(一)肩筒換托筒
口令:托筒。
要領:用右手腕的旋轉力將筒轉到右肩前,同時左手接握護板,將筒上提,筒身垂直;右手打開肩托,五指並攏移握筒尾,兩手協力將筒送上右肩(肩托卡於肩上),右大臂輕貼右脅,小臂略平,筒身要正,握把向下,左手放下,成托筒立正姿勢。
(二)托筒換肩筒
口令:肩筒。
要領:右手下壓筒尾,臂伸直,使筒離肩,同時左手接握護板,筒身垂直,右手摺回肩托,移握背帶(拇指由內頂住),將背帶向左後拉平;用左手的推力和右手腕的旋轉力迅速將筒送上右肩,右大臂輕貼右脅,筒身垂直,左手放下,成肩筒立正姿勢。

第十八條 60迫擊炮手的操炮
口令:扛炮。
要領:上體前屈,左腿微彎,左手使提把向上,掌心向前,虎口向正握提把下方炮身,兩手協力將炮送上右肩(標線向左),左手放下,右大臂輕貼右脅,成扛炮立正姿勢。
口令:炮放下。
要領:左手握把下方炮身,上體前屈,左腿微彎,兩手協力將炮放在右腳外側,成持炮立正姿勢。
第十九條 脫帽、戴帽
(一)脫帽。
口令:脫帽。
要領:雙手捏帽檐或帽前端兩側,將帽取下,置於左小臂,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帽前端中央處,小臂略成水平。
(二)戴帽。
口令:戴帽。
要領:雙手捏帽檐或帽前端兩側,將帽迅速戴正。
(三)攜槍(筒、炮)時,用左手脫、戴帽。
第二十條 坐下、蹲下、起立
(一)坐下。
口令:坐下。
槍靠右肩--坐下。
要領:左小腿在右小腿後交叉,迅速坐下,兩手自然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
攜槍(筒)坐下時,槍(筒)靠右肩(槍面向右、筒面向左),右手自然扶貼護木(折疊式沖鋒槍,移扶復進機蓋後端;40火箭筒,握護板),左手放在左膝上。肩沖鋒槍、81式自動步槍(40火箭筒)坐下時,聽到預令,將槍(筒)取下,右手移握護木,使槍背帶從肩上滑下;肩折疊式沖鋒槍時,右手移握散熱孔,將槍口轉向左前,左手虎口向右握彈匣,右手打開槍托後,移握散熱孔;肩40火箭筒時,用右手腕的旋轉力,迅速將筒轉到右肩前,同時左手接握護板,右手移握護板。攜60迫擊炮坐下時,可先架炮。
背背包時,聽到「放背包」的口令,兩手握背包帶,取下背包,轉體向右,右手將背包橫放在腳後,背包口向左,按口令坐在背包上。
攜槍(筒)放背包時,先置槍(架槍、筒)或兩腿夾槍,然後放背包。
(二)蹲下
口令:蹲下。
要領:右腳後退半步,臀部坐在右腳跟上(膝蓋不著地),兩手自然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蹲下過久,可自行換腳。
持槍時,右手移握護木(沖鋒槍和81式自動步槍、40火箭筒、60迫擊炮的攜帶方法不變),左手自然放在左膝上。
(三)起立
口令:起立。
要領:全身協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勢或成持槍(炮)、肩槍(筒)立正姿勢。
60迫擊炮架炮、班用機槍和40火箭架筒時,起立後取炮、槍、筒。
第四章 分隊、部隊的隊列動作
第二十一條 班的隊形
班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需要時,班可成二列橫隊或二路縱隊。隊列人員之間的間隔(兩肘之間)約10厘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後一名腳尖)約75厘米。
(一)步兵班的隊形(圖均從略,下同)
步兵班通常按班長、機槍射手、機槍副射手、步槍手或沖鋒槍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副班長的順序列隊,必要時也可按身高列隊。
(二)60迫擊炮的隊形
(三)重機槍班的隊形
(四)12.7高射機槍班的隊形
(五)82迫擊炮班的隊形
(六)82無座力炮班的隊形
第二十二條 排的隊形
排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
(一)步兵排的隊形
排橫隊,由各班的班橫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排縱隊,由各班的班縱隊依次向右並列組成。
(二)排長的列隊位置
橫列時,在第一列基準兵右側;縱隊時,在隊列中央前。
第二十三條 連的隊形
連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縱隊和並列縱隊。
(一)步兵連的隊形
連橫隊,由各排的排橫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連縱隊,由各排的排縱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連並列縱隊,由各排的排縱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連部和炊事班或連部、炊事班和60迫擊炮班分別以二列(路)或三列(路)
組成相應的隊形,位於本連隊尾。
(二)連指揮員的列隊位置
橫隊、並列縱隊時,位於一排長右側,前列為連長、副連長,後列為政治指導員(當編有副政治指導員時,為政治指導員、副政治指導員);縱隊時,位於一排長前,前列為連長、政治指導員,後列中央為副連長(當編有副政治指導員時,後列為副連長、副政治指導員)。
第二十四條 營的隊形
營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縱隊和並列縱隊。
(一)步兵營的隊形
營橫隊,由各連的並列縱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營縱隊,由各連的連縱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營部將汽車分隊和其餘單位官兵,分別編為三列(路)隊形,按編制序列列隊。
營屬機槍連、炮兵連,參照步兵連的基本隊形,按編制序列列隊。
(二)營指揮員的列隊位置
橫隊、並列縱隊時,位於營部右側,前列為營長、副營長,後列為政治教導員(當編有副政治教導員的,為政治教導員、副政治教導員);縱隊時,位於營部前,前列為營長、政治教導員,後列中央為副營長(當編有副政治教導員時,後列為副營長、副政治教導員)。
第二十五條 團的隊形
團的基本隊形,分為營橫隊的團橫隊、營並列縱隊和團縱隊。
(一)步兵團的隊形
營橫隊的團橫隊,由各營橫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營並列縱隊的團橫隊,由各營的營並列縱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團縱隊,由各營的營縱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團機關按司、政、後的序列,根據團隊形性質,司令部編為三列(路),政治處和後勤處各編為二列(路)隊形列隊。
團屬炮兵營、連和直屬各連,應採用同步兵營、連相應的隊形,按編制序列列隊;團後勤分隊,以建制為基礎,根據團隊形性質,按三列(路)隊形進行編組,位於本團隊尾。
(二)團指揮員的列隊位置
各種隊形中,團指揮員成二路。橫隊時,位於團機關右側,右路為團長、副團長(當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團長、副團長、參謀長)、左路為政治委員、參謀長(當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縱隊時,位於團機關前,左路為團長、副團長(當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團長、副團長、參謀長),右路為政治委員,參謀長(當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
(三)軍旗位置
掌旗員和護旗兵一列,橫隊時,在團指揮員右側;縱隊時,在團指揮員前。
第二十六條 軍(兵)種分隊、部隊的隊形
軍(兵)種的團及其以下分隊的隊形,應根據編制裝備,參照步兵團、營、連、排、班的隊形列隊;各分隊之時的間隔、距離,根據本章有關隊形的數據調整。
第二十七條 指揮員列隊位置的變換
連(營、團)長出列指揮後,其列隊位置,應由副連(副營、副團)長替補。
隊列內指揮員列隊位置的變換方法:
橫隊、並列縱隊時,政治指導員(政治教導員)左跨1步,與副連(副營)長對正,副團長向前1步,參謀長右跨1步。
縱隊時,政治指導員(政治教導員)後退1步,副連(副營)長右跨半步,副團長向前1步。參謀長左跨半步。
第二十八條 集合、離散
(一)集合
集合,是使單個軍人、分隊、部隊按規范隊形聚集起來的一種隊列動作。
集合時,指揮員應先發出預告或信號,如「全連(或×排)注意」,然後,站在預定隊形的中央前,面向預定隊形成立正姿勢,下達「成××隊--集合」的口令。所屬人員聽到預告或信號,原地面向指揮員成立正姿勢;聽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揮員集合(在指揮員後側的人員,應從指揮員右側繞過),自行對正、看齊,成立正姿勢。
1.班集合
口令:成班橫隊(二列橫隊)--集合。
要領:基準兵迅速到班長左前方適當位置,成立正姿勢;其他士兵以基準兵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齊。
成班二列橫隊時,單數士兵在前,雙數士兵在後。
口令:成班縱隊(二路縱隊)--集合。
要領:基準兵迅速到班長前方適當位置,成立正姿勢;其他士兵以基準兵為准,依次向後排列,自行對正。
成班二路縱隊時,單數士兵在左,雙數士兵在右。
2.排集合
口令:成排橫隊--集合。
要領:基準班在指揮員前方適當位置,成班橫隊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橫隊,以基準班為准,依次向後排列,自行對正、看齊。
口令:成排縱隊--集合。
要領:基準班在指揮員右前方適當位置,成班縱隊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縱隊,以基準班為准,依次向右排列,自行對正、看齊。
3.連集合
口令:成連橫隊--集合。
要領:隊列內的連指揮員或基準排,在指揮員左前方適當位置,成橫隊迅速站好;各排和連部成橫隊,以連指揮員或基準排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對正、看齊。

『玖』 我軍條令條例建設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主席是我軍條令條例建設的奠基人

毛澤東主席在創建和領導我們這支人民軍隊的過程中,一貫重視以條令條例為主體的軍隊法規建設。是他提出了制定我軍法規,加強正規化建設的一系列理論,並且親自審查和修改我軍的共同條令、政治工作條例,提出了制定我軍自己的戰斗條令,為我軍條令條例建設奠定了基礎。

早在井岡山斗爭之初,毛澤東就為我軍制定了第一部法規,即《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部規范我軍紀律的法規,雖然只有幾十個字,卻包含了軍事紀律、組織紀律、群眾紀律以及俘虜政策等廣泛的內容。它伴隨我軍近八十個春秋,至今仍作為我軍紀律的重要內容,寫進了《紀律條令》。

1929年12月,在著名的古田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編制紅軍法規」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任務,在短短的9個月中,我軍第一批條令條例和其它法規就誕生了。1930年9月在中央軍事委員會召開的擴大會議上,通過了《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中國工農紅軍紀律暫行條例草案》、《中國工農紅軍編制草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軍制草案》,並於10月頒布施行,標志著我軍依法治軍的開端。

長征途中,戰斗十分頻繁,條件非常艱苦,為強化我軍紀律,毛澤東還與彭德懷一起簽發訓令,頒布了《獎懲條例》。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我軍修訂了《內務條令》、《紀律條令》、制定了《八路軍司令部〈軍、師、旅、團〉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等法規。

全國解放前夕,毛澤東又提出制定政治工作條例的任務。他說:「一九四九年必須使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在軍委政治部領導下,做出關於『新式整軍運動』、『黨委制』、『革命軍人委員會』、『連隊支部工作』等項的總結,並製成條例或章程,以便普及全軍,成為定製。」

羅榮桓元帥主持修訂政工條例

20世紀50年代初,我軍開展了正規化建設,當時准備實行「三大制度」(義務兵役制、軍官薪金制和軍銜制)。有的同志認為搞正規化建設,不必再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了,主張取消政治委員,實行單一首長制。時任總政治部主任的羅榮桓不同意這些意見。他建議認真總結我軍的豐富經驗,在頒布《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的同時,修訂和頒布我軍的《政治工作條例》。

1953年夏季,羅榮桓在北戴河療養。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來看望他,他向彭德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說:「現在有些同志認為政治工作制度過時了,政治委員作用不大了,要學習蘇聯,搞一長制。如果那樣做,從井岡山時期就搞起來的政治工作傳統不就丟掉了嗎?」彭德懷認真傾聽了羅榮桓的肺腑之言。他感到羅榮桓講得很有道理,從而更增強了堅持軍隊政治工作制度和發揚我軍光榮傳統的決心。

羅帥多次找編寫《政治工作條例》的同志談話,要求大家首先要學習好古田會議決議和毛澤東的著作,深刻領會我軍的建軍原則。同時,要認真總結我軍政治工作的歷史經驗,研究政治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和新發展,研究、借鑒蘇軍的有益經驗,編寫出適應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需要的條例。

1954年4月15日,經黨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批准,《政治工作條例》正式頒布全軍施行。

當然,《條例》的頒布也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部隊在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機械搬用外來經驗而忽視自身光榮傳統的現象時有發生。1955年至1956年間,羅榮桓抱病到部隊視察,親自了解了許多這方面的情況。

為了克服這一類忽視和削弱人民軍隊光榮傳統的傾向,1955年8月1日,在即將實行軍銜制的時候,他撰寫了《繼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一文,明確指出:「目前部隊中,削弱我軍光榮傳統的現象是存在的,並且有某些滋長,這是一個極端危險的傾向。」

葉劍英元帥主持制定戰斗條令

編寫我軍自己的戰斗條令,是我軍建軍史上的一個創舉。我軍打了幾十年仗,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領導下,創立了我們自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軍事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只是由於長期處於作戰環境,還沒有來得及寫成條令。在葉劍英元帥領導下,軍事科學院建院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編寫我軍戰斗條令。

為完成這項任務,經中央軍委同意,1958年底葉帥在武漢主持召開了有軍委各總部、軍兵種、各大軍區領導同志參加的編寫條令座談會。1959年1月,又召開了全軍科學研究工作會議。會後出現了全軍動手抓科研、編條令的新局面。葉帥提出首先編寫合成軍隊戰斗條令概則,然後編寫軍、師戰斗條令,再編寫團、營和連以下戰斗條令。並且先由軍事科學院、軍事學院和南京軍區、沈陽軍區等單位寫出6本合成軍隊戰斗概則,然後,對6個本子進行分析比較,取長補短,綜合成一個本子,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編寫出高質量的條令。

1959年7月,各大單位編寫的合成軍隊戰斗條令概則完成後,葉帥在南京主持召開了編寫戰斗條令概則專業會議。當時南京天氣炎熱,葉帥冒著酷暑,白天主持會議,晚間在地下室里親自動手修改。6本《概則》稿,幾十萬字,他邊看邊改,反復推敲,經常工作到深夜。同時他還組織到會同志進行綜合審修,最後整理成一個本子。在發動全軍專業人員修改《概則》的同時,編寫軍、師戰斗條令,團、營戰斗條令和連以下戰斗條令的工作也「兵分三路」展開了。後來又分別在北京、吉林、武漢進行匯稿和審修。

中央軍委於1961年5月頒布了《合成軍隊戰斗條令概則》和《步兵戰斗條令》,1963年5月頒布了《合成軍隊軍師戰斗條令》和《合成軍隊團營戰斗條令》。1962年以後,各軍兵種依據《合成軍隊戰斗條令概則》制定的《空軍戰斗條令》、《海軍戰斗條令》以及炮兵、裝甲兵、通信兵、防化兵、工程兵、鐵道兵等軍兵種戰斗條令也相繼頒布。這些條令的頒布,為全軍平時訓練、戰備和戰時作戰提供了依據。

劉伯承元帥譯校外軍條令

研究軍事學術和搞好軍事翻譯工作的入口處在哪裡?被譽為「軍事翻譯家」的劉伯承元帥認為,應該從條令入手。他把條令看作是過去作戰經驗的結晶,是未來戰爭制勝的指南。因此,在他的翻譯生涯中費精力最多的就是翻譯條令。

1930年至1931年初,劉伯承參加和主持翻譯了《蘇軍步兵戰斗條令》。1933年在反「圍剿」的緊張斗爭中,他又摘譯了蘇軍《步兵戰斗條令(第一部)》中關於「對空防禦動作」一節、《蘇聯紅軍野外作戰條令》中的游擊隊動作部分,選譯了《蘇聯紅軍司令部野外勤務教令》。在紅軍長征途中,他一直珍藏著長達300餘頁的《蘇聯紅軍司令部野外勤務教令》,1935年八、九月間,他又續譯了這部教令的剩餘部分,將它奉獻給紅軍官兵。

1938年12月,蘇聯紅軍頒布了新的《步兵戰斗條令(第一部)》。為吸取蘇聯紅軍的作戰經驗,戰勝日本侵略者,劉伯承與左權合作翻譯了這部條令。他在翻譯和介紹蘇聯紅軍戰斗條令時,特別注意弄清這些條令產生的背景和條件,從中體會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軍事思想和研究蘇聯紅軍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作戰經驗,並且緊密結合我軍建設和作戰的實際,精心撰寫「前言」、「後記」、「附言」。引導大家從我軍作戰的實際出發,靈活地運用這些條令。

新中國建立後,劉伯承擔任軍事學院院長,工作非常繁忙,仍然親自校譯條令。尤其感人的是在1953年夏天,他利用到大連休假重新校譯《蘇聯紅軍野戰條令(草案)》。這本條令軍訓部已經翻譯出版,並依據條令的內容編寫了教材,已經用於教學。但劉帥對校譯稿不夠滿意,他說:「條令是軍事學院最基本的教材,非常重要,一定要翻譯得十分准確,不能有含糊其辭的地方,不能有絲毫差錯。」當時他已61歲,僅有的一隻好眼睛又患上了青光眼,但他仍拿著放大鏡逐段逐句推敲修改,20多萬字的譯稿他修改了三遍。第一遍用墨汁改,第二遍用藍墨水改,第三遍用紅墨水修改定稿。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在他嚴格要求,精心組織下,付印的條令做到了不錯一個字,不錯一個標點符號。

劉帥不僅熱心翻譯、介紹蘇聯紅軍的戰斗條令,而且非常關心我軍自己的條令建設,嚴格、認真地貫徹執行我軍條令。1951年初,軍事學院成立時,准備舉行閱兵,有些同志認為沒有必要,劉帥等領導同志堅決依據正規化的要求,認真組織了閱兵。當時適逢我軍新修訂的《內務條令(草案)》、《紀律條令(草案)》和新編寫的《隊列條令(草案)》發到軍事學院,軍委委託劉帥組織軍事學院全體幹部、教員和學員對條令進行修改。劉帥認真組織大家修改這三部條令。條令頒發後劉帥又帶領全院同志認真貫徹執行,很快在學院建立了正規的生活秩序和教學秩序,促進了軍事學院的正規化建設。

『拾』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軍隊的三化建設是指什麼

人民軍隊的三化建設是指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這是新形勢下貫徹落實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黨關於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深化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著眼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的客觀要求。

(10)軍隊條令條例是搞好我軍三化建設擴展閱讀:

早在1949年,毛澤東就宣告:「在英勇的經過了考驗的人民解放軍的基礎上,我們的人民武裝力量必須保存和發展起來。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

1949年11月,空軍領導機關正式成立;翌年4月又建立了海軍領導機關。空軍、海軍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種。1950年,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空部隊、公安部隊的領導機關也相繼成立。此後,又建立了鐵道兵的領導機關。

熱點內容
勞動法公司工裝 發布:2025-07-13 01:59:08 瀏覽:915
屬於經濟法調整的 發布:2025-07-13 01:56:48 瀏覽:197
婚姻法24條貼吧 發布:2025-07-13 01:56:36 瀏覽:819
張金玉法學 發布:2025-07-13 01:47:10 瀏覽:779
高中道德作文 發布:2025-07-13 01:46:38 瀏覽:843
全國模範法官公示 發布:2025-07-13 01:40:52 瀏覽:657
律師雅稱 發布:2025-07-13 01:26:06 瀏覽:204
桐柏老法院 發布:2025-07-13 01:25:22 瀏覽:418
少數股東會決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3 01:24:38 瀏覽:815
法律知識全部普法 發布:2025-07-13 01:02:19 瀏覽:910